06.21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雲託邦公司早已搬空。

日前,廣西人陳述來到廣州珠江新城富力盈通大廈29樓,希望將此前投資超過35萬元買下的虛擬貨幣“雲豆”重新換回現金。但是,等待他的卻是空空的寫字樓,雲託邦集團消失了?

自2017年上線以來,廣東雲託邦集團藉助網絡平臺拋出“消費全返”“虛擬貨幣”“萬店通聯”等概念,吸引大量投資者入局。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位於珠江新城的雲託邦總部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近日,廣州公安查處雲聯惠一案,成功摧毀“雲聯惠”特大網絡傳銷犯罪團伙,敲響了消費返利這一投資模式的警鐘。4月2日,國家關於《防範“消費返利”風險謹防利益受損》的公告提示,“一些第三方平臺以‘購物返本’‘消費等於賺錢’‘你消費我還錢’為噱頭,承諾高額甚至全額返還消費款、加盟費等,以此吸引消費者、商家投入資金,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入局▶▷“萬店”模式頗具吸引力

“這裡就是奇蹟,是咱們這輩子的機會。”2017年3月,廣西柳州市柳鄉縣的陳述(化名)在同鄉口中得知了雲託邦,這個經營士多店多年的小營業主,被“萬店通聯”這種聞所未聞的銷售模式所吸引。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來到珠江新城富力盈通大廈雲託邦辦公地點,公司已人去樓空,只留下這張“員工回家辦公”的關門通知。

陳述是較早進入雲託邦投資“萬店聯通”的會員之一。工商信息顯示,廣東雲託邦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月,其經營範圍為商務服務業。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儘管目前雲託邦通過網絡平臺向外公佈擁有包括電商、新能源汽車、礦產、文化投資等十餘種業務。

同鄉告訴陳述,“雲託邦的萬店互聯”是一種最新的銷售模式,相當於把自家商店進的貨賣上“雲”端,在網絡上形成了一個閉環的“O2O”商城。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這種新模式,2017年5月8日,陳述跟隨老鄉來到廣州白雲區,參加雲託邦集團的“國資委授牌儀式”。雲託邦對外宣稱,除了有超過2000名省、市級代理外,還有多家“中字頭”單位領導來到活動現場。回家之後,陳述決定在自己44歲時投下人生的關鍵一筆,他籌來10萬元從雲託邦公司拿下了柳州柳鄉的區縣代理權。

深陷▶▷“炒幣”遊戲令人一夜暴富

萬店究竟如何通聯?雲託邦所宣傳的辦法,是依靠一種名為“雲豆”的虛擬幣。其舉例為,倘若投資者認為一家麵館美味,值得分享,推薦給其他消費者時,就可以得到老闆的推薦費提成,同時也可以得到消費的折扣。

投資者小程向記者展示了這一虛擬投資的流程,一款產品在電商平臺上通常定價為XX元,而在萬店通聯平臺上,則轉化為以“雲豆”結算。但是,實際的購物體驗卻令小程疑惑,一臺在市面上售價2000多元的洗衣機,最終按雲豆買下卻貴了將近一倍。

擊鼓傳花的模式,在雲託邦的線上商城中被重新演繹。充值1萬元到萬店聯通商城,平臺賬戶上就會擁有20萬虛擬雲豆,而這些雲豆將以每天萬分之五的利率進行返現,充值後不但可以用返點所得雲豆在商城消費,也可以累計到一定數額後提現。

2017年3月,小程充值1萬元到萬店聯通商城APP內,扣除掉5%的手續費後,按照平臺規則,小程在月底能賺到2160元,月利率高達13%以上。“你在平臺花一萬,就會分期全返回來。”小程告訴記者,由於返還金額會呈現遞減效益,第二天返回的數比第一天少一點,因此,為了維持高額返現率,加大投資成了不二選擇。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小程告訴記者,“為了拿到更多返利,很多會員甚至註冊多個賬號,以加大每天的投入產出”。

“第一天你如果拿了50元返現,第二天再拿40元你就無法接受。”小程回憶,為了享受每天如同定息一樣的返現額度,他無數個清晨在平臺內存入千元。

“起初就是當個理財項目,礙於親友面子投一點。”小程回憶,儘管雲託邦的返現利率很高,但有會員曾算過一筆賬,要把所有本金全部返還,需要至少六個月。

除了高額返現利率以外,在投資者眼中,真正讓大家“殺紅眼”的,則是在2017年底“雲豆”突然漲價。

“從人民幣兌雲豆1∶20漲價到了1∶14.4。”小程告訴記者,由於雲豆漲價,讓不少投資者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可能,有人通過售賣雲豆,一夜之間賺了十幾萬元。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謊言▶▷假借“國字號”背景宣傳

“當初要不是看在所謂國資委授權,誰會相信。”回憶起加入雲託邦項目,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他們所看重的,正是此前雲託邦不斷宣傳的國資委背景。

自2017年5月,雲託邦召開了一場名為“國資委授牌儀式”的活動後,雲託邦公司不斷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上曬出自己的授權招牌——國資委物資流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華南辦事處駐廣州工作站。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近日,物資流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辦公室工作人員卻向記者證實,此事與中心無關,同時強調中心並未下設廣州工作站。

雲託邦此前對外宣稱,有物資流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金融資產能源管理諮詢委員會主任出席了授牌儀式。記者在物資流通國際合作中心官網查詢發現,2017年12月31日,該中心曾發佈了一份公告,“近期,發現有部分人員以中心處、室、委員會進行虛假宣傳、違規開展業務等活動,嚴重的影響了我中心聲譽。”

同時,中心還撤銷了多個服務平臺,廢止有關證照、印章及免除各個處室相關人員的職務。而其中,“金融資產能源管理諮詢委員會”已於2017年6月30日決定撤銷。

記者梳理了過去一年雲託邦公司所發佈的項目宣傳稿,該公司對外宣稱在一年之間簽署了巴基斯坦新能源公交車、在澳大利亞投資礦產、萬老闆汽車超市、普惠金融等近十餘個項目。然而,究竟這些重磅項目是否落地,卻鮮有投資者知曉。

查詢雲託邦的工商信息可知,廣州市雲託邦商務服務有限公司註冊於2017年3月。該公司主要運營的萬店通聯商城,聲稱為“從衣食住行到買車買房雲端上的全方位一站式消費平臺”。據其宣稱,萬店通聯商城在2017年1月9日上線後,已簽約千餘家商家和五萬多家實體店,核心會員數量已超50萬。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有云託邦會員提供自己的加盟票據和銀行流水顯示,會員所投入的“萬店聯通”的加盟費以及所充值購買“雲豆”的資金最終卻流向了一家名為“天津華林”的公司。而常常出現在會員眼前的雲託邦CEO湯恩昊,工商信息顯示其真名為湯坪,其同時為天津華林萬店網絡科技公司的股東。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每當有新項目時,雲託邦會員投資的信心又增加一些。陳述告訴記者,在投下10萬元後,自己第二次大規模“加註”緣於2017年年底,雲託邦公司邀請會員到珠海港澳旅遊並舉辦投資大會。“整個大會有近千人參加,看上去很熱鬧,但實際上是會員自費。”陳述介紹,每個會員繳納會費後先被邀請前去港澳旅遊,隨後在珠海舉辦了一場空前盛大的年會,會上還邀請到了演藝明星駐唱,而自己也正是在此時,又追加了數萬元投資。

消失▶▷辦公室早已全部搬空

正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入局,“萬店聯通”平臺卻在年初突然消失。今年春節後,陸續有投資者發現萬店聯通商城內的雲豆投資無法提現,隨後,該APP長達近半年陷入殭屍狀態,近日已無法打開。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APP平臺提現陷入困難以來,全國各地的投資者逐漸陷入恐慌,在網絡上嘗試追回損失。一名投資者告訴記者,僅其所在的省份,就有數十個500人的微信維權群,而每人的投資金額也不盡相同,有人投入數萬元,有人則豪賭幾十萬購雲豆。

一年下來,陳述在萬店聯通APP上充值金額超過35萬,最終轉化為指尖近500多萬的雲豆,但這筆虛擬財富卻隨萬店聯通APP煙消雲散。

接到多名投資者的舉報,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珠江新城富力盈通大廈的雲託邦公司辦公點。然而,在公司門前僅僅留下一張令人咋舌的通知,“由於公司會員無序來訪,公司決定讓全體員工在家辦公。”

而在公司內部,除了前臺散落著雜亂的紙張,幾近破碎的招牌,辦公室早已全部搬空,僅留下四面空牆。

大廈的安保人員告訴記者,此前雲託邦公司所租借的辦公場所如今已經退租,場地也租給另外一家公司。而在同層上班的其他公司員工則稱,在今年3月左右,雲託邦公司內已經空無一人。說到消失原因,同樓人員則表示有所聽聞,“聽說公司欠人錢,於是躲了起來。”

35萬元買下“國字號”虛擬貨幣雲豆,換現時發現辦公室已人去樓空

一張在辦公室內留下的通訊錄顯示,雲託邦公司下設財務部、商品部、市場部、技術部、客服部。根據該通訊錄的聯繫方式,記者近日來多次嘗試聯繫該公司董事湯恩昊及下屬員工,始終無法接通。

有會員曾多次向湯恩昊等人發送微信,嘗試詢問關停後的措施,卻始終無人應答。無奈之下,會員們只能在其所在地的公安部門報案。目前,事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記者】徐勉

【實習生】黃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