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钢筋工程中如何控制钢筋排距及保护层厚度?

點聚人生


钢筋工程中如何控制钢筋排距及保护层厚度,搬砖的浪子告诉你。

一、钢筋排距的控制:

1、一般情况下用短钢筋垫在钢筋与钢筋之间(也就是上下排的中间),短钢筋的的直径不得小于主钢筋的直径。

二、钢筋保护层:

(一)、钢筋保护层用垫块控制厚度,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m,以确保保护层厚度(垫块强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二)、什么是混凝土保护层?

1、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三)、保护层的作用是什么?

1、防止钢筋锈蚀(确保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影响结构安全的锈蚀);

(四)、保护层的厚度确定:

1、影响保护层厚度的因数,取决于混凝土所处环境类别决定;

2、可以参考图集16G101-1;


(五)、柱子保护层一般用钢筋塑料卡子控制厚度;

三、保护层的其他要求:

1、构件中的受力钢筋的保护层都不要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2、砼强度等级≤C25时,最小保护层要增加5mm;

3、基础地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0mm;

4、保护层不得超厚。


谢谢阅读!我是搬砖的浪子~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建筑工程技术知识分享给大家~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


搬砖的浪子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从钢筋外侧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钢筋的外侧在一定厚度混凝土的严密包裹之下,避免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侵袭,钢筋在混凝土的握裹之下,可避免腐蚀引起钢筋生锈的破坏性情况发生,确保其正常的安全使用功能和年限。 下面本人结合项目做法谈谈如何控制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实测合格率:



1、柱、墙是支承建筑物的主要竖向结构构件。在柱钢筋绑扎之前,应根据楼面上弹的柱定位线,把四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调到合适的位置,在柱筋根部位置,利用预埋筋焊上顶模筋既可控制纵向钢筋的正确位置,又可控制模板的位置。


2、保护层垫块垂直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0m,柱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在各面均需设置,可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护圈,但塑料护圈的刚度太小,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是以水泥砂浆垫块较佳。

3、墙体高度在不小于1.5m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1.5m的垂直梯子筋,在垂直梯子的上、中、下设置3道顶模筋,顶模筋长度h=墙厚-2mm。







4、水梯形筋设于上层板面上200mm处,沿墙长通长设置并与暗柱、附墙柱等的定位箍筋相连,梯子筋位置宜避开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



5、绑扎竖向梯子筋,可直接按照梯子筋上设置的梯档筋布置墙体钢筋。梯形筋绑扎要求横平竖直,可利用钢筋绑扎时搭设的脚手架或设置临时支撑进行固定,竖向梯形筋的梯档筋同一楼层标高应统一。





6、检查钢筋是否偏位,如果偏位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一般处理方法是移位小于或等于40mm时,可采1:6比例弯折进行搭接 ,错位大于40mm时,应加垫筋或垫板焊接或凿去下部部分砼进行加筋焊接,或钻孔浆锚主筋,焊缝及锚固长度按规范规定。墙根混凝土凿毛,将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松散石子全部剔除,使得坚实石子外露三分之一、内含三分之二,并用清水将剔凿面冲洗干净。


7、浇筑钢筋混凝土构件时对钢筋的扰动会引起钢筋位移,在浇筑柱、墙体混凝土时不得随意推拉纵向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得用振动棒来撬动钢筋,利用振捣钢筋来传导振捣力,这样会造成纵向受力钢筋的移位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偏差。 更多精品请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