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执行工作做到规范 落到具体 达到细致 贵在坚持

“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已步入决胜之年,在过去的两年里,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不断夯实执行基础,稳扎稳打,执行工作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现阶段,该院紧紧围绕第三方评估工作,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核心、以阳光执行为导向、以执行保障为抓手、以提高执行质效为目标,同时注重探索信息化平台运用,促进执行规范化、精细化,将老百姓戏称的盖有官印的“白条”化为“真金白银”,提升司法公信力。接下来的执行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该院认为应继续做好以下几点:

一、阳光执行,全程节点公开

1、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该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法律文书,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在法定期限内作隐名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公布,方便群众查阅,接受百姓监督。

2、全程执行节点公开,让申请人参与到执行工作中。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刘贵祥专委在全国法院执行局长第二次例会中提到,执行法官在执行工作中应主动和申请人多沟通,让申请人知道法院正在做什么,接下来怎么做。为最大限度争取申请人对执行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该院要求执行法官定期电话告知申请人执行工作进展,紧抓时效,启用财产初查告知书和“家庭会议”等方式将申请人约到法院,将系统财产信息查控结果和线下调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申请执行人,并耐心听取申请人的建议和意见,化被动为主动,以此建立约谈长效机制。

3、法院采取强制措施,负有告知义务。执行查控系统威力显著,该院对被执行人财产采取强制措施后,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无论价值大小,都会在法定期限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双方当事人,并附卷存档。

二、全程留痕,加强警务与设备保障

1、警务保障上,该院执行局根据执行工作实务,将执行队伍分为三个执行小组,每个执行小组专门配备两名司法警察,为执行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身和现实保障。

2、周强院长在2018年2月16日的全国法院执行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人民法院要强化工作保障,加强设备和技术保障,实现装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芜湖经开区法院院长要求执法记录仪必须配备到位、应用到位,做到全程留痕,切实规范执行行为,同时为执行人员的正当执行行为提供有力保障。现阶段,该院执行局执行设备配备齐全,执法记录仪人手一台,全国无线对讲机人手一部,这些设备与该院执行指挥中心相连,执行数据与执行指挥中心相通。每个执行小组建立专门的执法记录仪数据分库,记录的每个执行视频有对应的案件案号,每个月末将数据上传至该院大数据库。不仅如此,对于敏感案件,要求刻录光盘随案附卷归档,将执行档案周审、月归、季传落到实处。

三、失信曝光,加大信用惩戒力度

“守信光荣,失信可耻”这句话早已深入人心。在全国各级法院的执行高压态势下,失信被执行人逍遥的空间愈渐狭窄。芜湖经开区法院在大门旁的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在芜湖多处小区公告栏定期粘贴失信被执行人海报。甚至在公交车上,失信被执行人“大头贴”抬头可见。加上限制被执行人出境、融资增容、高档消费、银行贷款等一系列执行举措相继出台,不难看出人民法院对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坚定信念,矢志达到让老赖们无处遁形、寸步难行,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效果。

四、逐案梳理,疑难案件商讨共解决

该院执行局自4月份开始,将每周一18:30—21:30确立为夜间执行例会时间,每个承办法官将未执结的案件拿出来进行逐案梳理。抱着不解决不罢休的决心,针对每个案件展开头脑风暴,提出解决方案,商讨解决办法,最后进行有效整合,次日落实。

诚如该院执行局长在执行例会上所说,第三方评估期限已正式进入倒计时,我们在肯定现有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每日三省吾身,切忌选择性执行和消极执行。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这条路上,我们必须硬着头皮往前上,带着微笑往上扛,坚持办好每个案件,才算守得住党旗下的初心,对得住向群众的承诺。

(芜湖经开区法院 宇声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