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不经意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但父亲慈祥的笑容却一直留在我的心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奠先人、缅怀先人的日子,不禁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一向是身体很好的人,虽然他也没参加多少体育活动,但似乎没有太多生病的时间,每天都按时上班、下班,兢兢业业。自打父亲1991年退休后就没什么更多的活动,阿清、阿源半岁后送到思茅,被外公、外婆视作掌上明珠……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1993年7月母亲送阿清、阿源回昆明的第二天,父亲在思茅犯病了,而且是严重的脑溢血,幸好是邻居发现及时,在思茅统计局同事们的照顾下,父亲才转危为安,从这以后,他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过个一年半载的就要去住一次医院,期间犯过心肌梗塞、白内障、高血压等,在思茅住院时都是母亲和弟弟去照顾,我们远在昆明也帮不上忙。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父亲是个很认真的人,得病之后每天需要吃很多药,他每天晚上吃最后一次药时都会将第二天的药按品种、数量分成三份,用三个小瓶子装好,第二天按时吃药,绝不会耽误,同时还要定时测量血压,用一个小本子认真记下。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2003年,父亲、母亲搬到昆明来住,我们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尽尽孝心。这些年来,虽然每天都在吃药,父亲的身体一直还不错,还经常到街上转转,买些什么影碟啊、小工具啊、杯子啊、收音机啊之类的东西回来,不管它是有用还是没用。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2006年冬天母亲到美国探亲时,父亲犯了一次严重的病,住了一个月院。自从那时起,他的身体每况日下,差不多半年就要到医院住一次,随着身体情况的恶化,他的脾气、情绪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祥和、慈善的父亲突然变得脾气古怪起来,小心眼、生物钟颠倒,最要命的是把几十年前的事情翻出来毫无章法地说一通、再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让母亲无法接受,由此引发了一场场世界大战……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后来我们才明白,这些都是父亲健康状况恶化的结果,他得的是老年痴呆症、脑萎缩……虽然我们大家都很努力了,但仍然没能留住父亲,2008年5月10日,父亲离开了我们……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慈善、温和的人,从来不会对我们打骂教育,话语不多,却是一个做事认真、执着追求的人,记得当年他在统计局工作,每月的报表最后都是由父亲复核、誊写在表格上才报出的,那时没有计算机,全靠手写,父亲一笔一画地写出漂亮的仿宋字。小学、中学时代,我们每次开学发了新课本,都是父亲认真地用牛皮纸把书包好,再在封面上写上书名,很多课本现在还包着这些牛皮纸书皮呢……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父亲一生都是认认真真工作,与人为善,很少见他与人争吵,虽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做人要踏踏实实、做事要认认真真……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

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

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

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随想札记|清明时节,想起父亲的点点滴滴

虽然离开我们很多年了,父亲却一直在我们心中,对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那句话有很深刻的印象:“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别,忘记才是......”是啊,就算是分离得再远,这种与生俱来的骨肉亲情是永远无法忘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