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楊絳與錢鍾書: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

楊絳與錢鍾書:最好的愛情是勢均力敵

感情的事,講究的是情投意合,合則來,不合則散,人能夠約束自己的是道德和責任,而感情卻很難被約束。從本質上來說,婚姻和愛情是背道而馳的。一段感情能否持久與牢固,很大程度上,是兩人之間的博弈,只有勢均力敵者方能走到最後。

所謂勢均力敵,主要體現在兩人的才學、性格、能幹、興趣和喜好上。楊絳與錢鍾書兩人的勢均力敵就是如此。

夏志清曾說:“2 0世紀中國文學界,再沒一對像錢鍾書和楊絳才華高而作品精、同享盛名的夫妻了。”

胡河清也讚歎:“錢鍾書、楊絳伉儷,可說是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錢鍾書如英氣流動之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楊絳則如青光含藏之雌劍,大智若愚,不顯刀刃。”

胡喬木很喜歡楊絳的《幹校六記》,曾對它寫下了十六字評語:“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纏綿悱惻,句句真話。”

楊絳的散文,是渾金璞玉般的存在。女兒錢瑗一語道破玄機:“媽媽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還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濃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就連錢鍾書自己也承認,“楊絳的散文比我好。”他還說,“楊絳的散文是天生的好,沒人能學。”

相比楊絳,錢鍾書自然是毫不遜色,他可以說是中國最優秀的學者與作家之一,被稱為“文化崑崙”。錢鍾書記憶力超群,國外學者說他有“照相機式”的記憶力,這並不是誇張之語。稍有名氣的中國古典小說,隨便挑選一段來考他,他都能倒背如流。

在藍田的國立書院任教時,圖書館的《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叢書集成》、《古今圖書集成》等大部頭叢書,錢鍾書都讀過,除此之外,明清別集,他至少看過千餘種,不管是大家、名家,還是二三流的小說,別人隨便拿一部來問,十之八九,他都能複述其中的內容。

1979年,將近七旬的錢鍾書在美國訪問,再次證實了自己的記憶能力。同行的費景漢回憶說,“耶魯大學在場的老外都嚇壞了!”

錢鍾書的博學,亦是近代史上無人能及的。夏志清稱他為“當代第一博學鴻儒”。錢鍾書曾對李慎之說:“西方的大經大典,我算是都讀過了。”這要是換個人,別人肯定以為對方是吹牛,偏偏放在錢鍾書身上,卻令人信服。

至於小說創作,《圍城》暢銷多年,是無數人心目中經典,也是婚姻小說的範本。

由此對比,楊絳與錢鍾書的確是勢均力敵,一雌一雄,可謂是琴瑟和絃,鸞鳳和鳴。不僅如此,在性格方面,兩人也是有非常好的互補,錢鍾書為人耿直坦率,往往容易書生意氣,對於看不慣或是不喜歡的人與事,不惜奚落諷刺,不免尖酸刻薄,與人產生芥蒂。而楊絳則是沉穩周到,往往能補錢鍾書的疏漏之處。要是沒有楊絳的悉心照料與周到體貼,這位聞名海內外的國學大師,無疑是要吃太多苦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