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1 長生樂——詞牌名C部—17

長生樂----詞牌名C部—17

欲說《長生樂》,先說長生鳥。長生鳥,即傳說中的鳳凰,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鵾雞等,又叫不死鳥、火之鳥、長生鳥、火烈鳥,是傳說中的一種瑞鳥,是四靈之一,百禽之王。鳳凰和麒麟一樣,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其總稱為鳳凰。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 它跟龍的形象一樣,愈往後愈複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軀、燕子的下巴、雞的嘴。自古以來鳳凰就成了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長生樂——詞牌名C部—17

因長生鳥在中國古代社會具有很高的地位,故東晉晉葛洪《抱朴子·辨問》說:“長生不死,以此責聖人,何其多乎?”《太上純陽真經·了三得一經》亦云:“天一生水,人同自然,腎為北極之樞,精食萬化,滋養百骸,賴以永年而長生不老。”因此追求長生成為歷朝歷代人們,特別是帝王將相、士大夫之族的最高目標。宋代蘇軾詩云:“仙人拊我頂,結髮受長生。”就是這種思想的寫照。

而《長生樂》這首曲子,是人們追求長生在音樂上的一種反應。來自於唐都長安城郊的皇家園林長生殿(今西安市臨潼區的華清池)。長生殿最早建於唐代738年(天寶六年),為供奉唐代自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大聖皇后武則天、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及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李耳,共七位皇帝靈位之地,所以唐代該殿也被稱為七聖殿。

長生樂——詞牌名C部—17

長生殿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盟誓之地,白居易《長恨歌》所記載的“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經過諸多文學作品的渲染,早已成為流傳千古的中國古典浪漫愛情聖地。

  綜上所述,《長生樂》是古代國人追求長生不老在音樂上的一種反應,後來逐步演繹成專為帝王演奏的音樂。宋人晏殊將其作為詞調。《欽定詞譜》說《長生樂》這個詞調最早出現在晏殊的《珠玉集》中。

晏殊《長生樂》為雙調七十五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六句四平韻。

玉露金風月正圓。臺榭早涼天。畫堂佳會,組繡列芳

●●○○●●○ ⊙●●○○ ●○○● ●●●○

筵。洞府星辰龜鶴,福壽來添。歡聲喜色,同入金爐泛濃煙。

○ ●●○○○● ⊙●○○ ○○◎● ⊙●○○●○○

清歌妙舞,急管繁弦。榴花滿酌觥船。人盡祝、富貴又

○○●● ●●○○ ○○●●○○ ○●● ●●●

長年。莫教紅日西晚,留著醉神仙。

○○ ●○○●○● ⊙◎●○○

長生樂——詞牌名C部—17

晏詞二首,大同小異,其前段結句,例作拗句。又一體為雙調七十五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六句四平韻。

閬苑神仙平地見,碧海架蓬瀛,洞門相向。倚金鋪微明。處處天花撩亂,飄散歌聲。裝真筵壽,賜與流霞滿瑤觥。

紅鸞翠節,紫鳳銀笙。 玉女雙來近彩雲,隨步朝夕拜三清。為傳王母金籙。祝千歲長生。

此與前詞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韻,後段第三、四句俱七字異。

長生樂——詞牌名C部—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