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雲端”都還沒搞清楚,又來了個“霧端”?

“雲端”都還沒搞清楚,又來了個“霧端”?

“雲端”都還沒搞清楚,又來了個“霧端”?

若你好不容易才弄清楚技術界所說的“雲端”是什麼意思(沒人能100%肯定其含義),那我們帶來的可能是壞消息:人們已經開始談論 “霧端”了。

好消息是,這個比喻並不若聽起來那麼模糊難懂。

有時候,你依賴本地設備來完成重要工作,比如在筆記本上編輯Word文檔,在手機上修圖,或打印機發出“紙張不足”的提醒。

而另外一些時候,你需要的是雲端,比如在Google Docs上與他人協作,在微博上分享照片,或上傳公司年度報告供地球另一端的同事查看。

本地操作和雲端操作各有其優勢,本地操作能反應更快、不受網速影響並且可以更好地控制數據的使用和保存;而云端操作則有可靠的中央服務器來管理數據、能處理和儲存大量信息以及人與設備之間可以輕鬆協作。

“云端”都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个“雾端”?

微軟和思科等公司近來頻繁使用“霧端”這個術語,那“霧端”究竟是什麼呢?從本質上講,“霧端”指的正是本地操作和雲端操作的折中方式:無論負責處理數據的是工業傳感器、筆記本電腦還是智能手機,數據不僅可以在相對靠近設備的網絡服務器上進行處理,也可以在本地設備端處理,這取決於用戶的需求,數據也可以單獨或同時被上傳到雲端服務器上。

3月份,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發表文章對“霧計算”及其好處進行闡釋之後,“霧端”的說法或多或少變得正式起來(思科聲稱創造了這個術語)。

一般而言,霧計算是一種更靈活的操作,並非一股腦地將所有信息轉移到一個遠程數據中心或完全在本地設備上展開計算。反之,霧計算可根據時間、空間和處理能力限制來將數據轉移到最適合的地方。“因為霧節點經常與智能終端設備同地協作,所以,這些設備生成分析和數據響應的速度要比集中化的雲端服務或數據中心快許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說。一個叫做“邊緣計算”的類似概念同樣將數據處理從中央服務器轉移到網絡的外圍或者邊緣上。

“云端”都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个“雾端”?

類似技術界開放霧聯盟(Open Fog Consortium)的支持者認為隨著物聯網的快速普及,霧計算將大有前途——因為在物聯網中,大大小小的設備連接起來產生的數據必須快速進行處理,其對速度的要求超過了雲端寬帶的能力。比如,自動駕駛汽車就能用到霧計算:這些汽車依賴的是遠程服務器,但在緊急關頭它們必須可以自己做決定,即使在沒有網絡連接的情況下。

若霧端和雲端的比喻還不夠,有些網絡還添加了一層“the mist”。這通常包括比霧端更靠近網絡邊緣的傳感器和其他設備的低功耗計算機,目標是實現更低的延遲。

不過到頭來,霧端也可以被看作硅谷用來推動服務銷售的浮誇術語。它聽起來就像舊金山灣區的陰霧天氣一樣縹緲,但可別忘了:雲端,霧端或各種其他的計算都意味著大量的發熱設備和大量冷冰冰的現金。

“云端”都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个“雾端”?

文 | Steven Melendez

圖片 | FastCompany.cn

翻譯 | 陳嫻

“云端”都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个“雾端”?

全球創意人物100

「閱讀原文」,就可以看100個創意故事啦~

本期封面:瑞茜·威瑟斯彭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轉型製片人,如何一出手便是《大小謊言》這種橫掃艾美獎的作品?

“云端”都还没搞清楚,又来了个“雾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