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柳萍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柳萍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为深入推进《梁家河》学习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钻研梁家河的“大学问”,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留在梁家河的宝贵财富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获得教益,从《梁家河》中汲取思想营养和精神力量,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奋斗谱写新时代碑林区追赶超越的崭新篇章。

近期,按照碑林区委的部署要求,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梁家河》诵读活动,将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的部分诵读内容录制诵读音频。从6月7日起,在微信公众号“碑林发布”和“魅力碑林”连续推送。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柳萍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今天

碑林区委常委、

区委统战部部长柳萍

为大家诵读

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修身

习近平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

那时因为不通电,天黑后不久,整个梁家河就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习近平的窑洞还透出一丝光亮。没有人知道,这微弱的灯光给习近平带来了怎样的光明。

习近平常常看书至深夜,一边抽烟,一边看书。九分钱一包的“羊群”牌香烟,有时陪伴他一晚上。后来,梁玉明在福建见到习近平时,他已经把烟戒掉了。

看书用的灯是自制的煤油灯,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在墨水瓶里倒入煤油,瓶口垫块铁片,铁片中间打个孔,穿上粗一点儿的棉线当捻子,就做成了煤油灯。捻子头是灯芯,灯芯不能大,得调小一些,大了费油。

煤油灯烟大,为凑近那点光亮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的痰也是黑的。

诵读《梁家河》|今天,碑林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柳萍为大家诵读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柳萍 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中共西安市碑林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