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山西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存量大、类型多、品位高。从“五四”运动、大革命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多类红色旅游资源一应俱全。山西深厚的红色文化土壤,为我们留下了众多革命遗迹。全省十一市都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特别是沿太行山、吕梁山及黄河一带,红色旅游资源尤其集中。著名的景区有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王家峪、砖壁,平型关战役遗址纪念馆,黄崖洞保卫战旧址等。这些遍布全省各地的红色文化载体,是发展山西红色旅游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宝贵资源。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今天的山西,继承八路军光荣传统,挖掘整理、创新创意地具象展示、体验、感悟、重点弘扬“八路军文化”,重点充实、丰富、凸显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的红色文化载体,弘扬伟大的“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以及右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八路军文化”作为一个引起全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目前正在武乡、黎城、左权、兴县等地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其中,八路军华北抗战的指挥中枢和首脑所在地时间最长之一的武乡县,拥有全国最大的一座全面再现八路军八年抗战光辉历程的八路军纪念馆的武乡县,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八路军文化交流平台和一个八路军文化展示的基地。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长治市的红色旅游系列景区主要有:武乡县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百团大战”砖壁指挥部旧址、黎城黄崖洞革命纪念地、沁源县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长治市太行太岳烈士纪念馆、平顺县西沟村等。

1.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武乡县城,1988年开馆,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2005年改陈扩建,它是全国唯一一座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综合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党风廉政教育基地。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纪念馆建筑宏伟、景色秀美,背倚凤凰山,襟带马牧河,主要由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八路军窑洞战景观、八路雄风碑林公园、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百团大战半景画馆、八路军纪念广场等景点组成。八路军抗战史陈列展线长1450米,陈列共分7个部分,展出各类图片、图表609幅,文物1037件(套);主展馆背后的凤凰山建有八路雄风碑林公园,山顶巍峨耸立着八路军抗战纪念碑,碑高19.37米,寓意八路军创建于1937年,碑体两侧谷穗与长枪组成的图案,寓意八路军“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军。纪念碑后面的青铜浮雕墙再现了八路军从改编出师到抗战胜利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纪念馆前是八路军纪念广场,由主题雕塑、抗战音乐喷泉等组成。

2. 上党战役老爷山遗址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上党战役老爷山遗址位于屯留县城西北25公里处的老爷山上,海拔1266米,由东、西、南三峰组成,又称“三峻山”。老爷山不仅有着“后羿射日”的美丽传说,而且这里自然风景独特,名胜古迹甚多,自唐代以来开始在山上修建庙宇,历代帝王都有重建和扩建,有先师庙、金禅庙、唐王庙、喜神庙、关帝庙、黑虎神庙等。目前,老爷山已初步开发成一个集旅游、避暑、生态农业、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教育于一体的旅游景点。

遗址现仅存一座莲花舍利塔,弹痕累累,清晰可见。该塔高13米,为方形9层密檐式建筑。为了缅怀革命先烈,1964年老爷山战斗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又修筑了纪念亭一座,立碑一通,碑文记述了当时的战斗经过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及艰难历程。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上党战役纪念馆位于老爷山景区南侧,2010年8月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主体建筑占地6000平方米,包括陈列区、藏品库区和配套设施等。馆内布展按照战前态势、战役决策、欢庆胜利、继往开来为主线,以图片、实物、雕塑、复原场景等形式,再现当年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与我军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较量。老爷山打援围歼战,是整个上党战役中关系极为重大的战斗。这场战役开创了解放战争之初我军以劣势武器装备战胜优势武器装备之敌的先例,也是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御敌取胜的范例,被毛主席赞誉为“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典范”。

3. 武乡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位于武乡县城东35公里处的韩北乡王家峪村。周围崇山峻岭,沟壑深幽。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和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等率领八路军总司令部和129师于1939年11月至1940年6月在此驻扎。旧址主体建筑是东、西、中3个农家院落,现有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陈赓、陈锡联等旧居,还有参谋处值班室、秘书处、茶炉房、警卫员住室、马棚原址等。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1939年11月11日,八路军总司令部从砖壁进驻王家峪。总部在王家峪驻扎期间,为了粉碎日、伪、顽的经济封锁,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八路军领导带领军民开展生产自救,并创办了黄崖洞、柳沟、梁沟、高峪沟抗日兵工厂。1940年清明节前后,朱总司令带领总部机关和抗大学员,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在王家峪一带植树2万余株。朱总司令还亲手在王家峪的寨湾栽下一棵白杨。树身笔直挺拔,树冠枝繁叶茂,最为神奇的是,树枝的横断面有一个鲜艳的五角星,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红星杨”“将军树”。老百姓说,这是朱总把自己的心留在了太行。红星白杨自此便成为武乡的一大奇观。

4. 武乡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位于武乡县城东45公里处,这里群山环绕,沟壑纵横,东靠太行山,南、西、北三面临崖,只有村西的一条峡谷马道通往山外,易守难攻,便于隐蔽,是个极好的战略要地。旧址由一个农家窑楼院和一个四合一的古建筑群组成,包括朱德、彭德怀、左权等的旧居,参谋处、秘书处、会议室、北方局高干会会址,以及朱德总司令帮群众推过的“连心碾”、彭总亲手栽植的“将军榆”,总部指战员挖掘的“八路池”“军民坝”和总部球场等。旧址展示有300余幅历史照片和200多件革命文物。是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961年,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就被国家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5. 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

我为旅游添光彩—红色旅游|长治篇(一)

八路军总部北村旧址位于潞城市西北25公里的文王山脚、漳水河畔店上镇北村,这里依山傍水,松柏成林,易于隐蔽。旧址坐落在村中广场的西北侧,是一座具有北方特色的四合院。现存6个院落,175间房屋,分别为总部、北方局、军法处等驻地,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房内陈列着当年朱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邓小平政委及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北村的230幅珍贵照片、56件实物和50余万字的历史资料。2005年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区。1938年10月25日至39年7月8日,八路军总司令部同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北村驻扎了256天。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等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进行了伟大的革命实践。建立了晋东南农、工、青、妇、武、文抗日救国总会。进行了多次“反摩擦”、“反扫荡”、“反攻”斗争,创建了华北大片敌后根据地,掀起了以上党为主的太行几百万儿女抗日热潮,为中国革命谱写了新的篇章。“朱德司令种南瓜”、“公文包之谜”等鲜为人知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