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成都首个老小区自筹安装电梯成功!一二楼住户不出钱

注:本文转自【成都商报】,不代表本网观点。

6月9日下午,家园南街6号小区业主代表之一刘先生在工人的陪同下,试乘了刚刚在家门口装好的电梯。6月底,装在该小区11个单元的11部电梯,将有望通过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检测,成为成都市首个老旧小区居民自筹加装电梯成功的案例。

成都首个老小区自筹安装电梯成功!一二楼住户不出钱

该小区业主多为在西藏工作了大半辈子的退休民警,迈入老年后,行动逐渐不便,但小区内却没有电梯。于是在5年前,他们萌生了建电梯的想法。虽然现在电梯建成了,但与其他老旧小区一样,这个愿望实现起来困难重重。

“曾有老旧小区以单位的形式装过电梯,但民间筹建装好电梯的,家园南街6号小区是第一个。”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电梯装好

成都老旧小区居民

自筹加装电梯成功

“盼星星、盼月亮,电梯终于盼来了。”再过十多天,家园南街6号小区内的电梯将正式运行,上楼下楼,将不再是76岁陈爷爷的负担。

陈爷爷家住在5楼,十余年前他刚搬进来时,爬5楼对于他来说问题不大,但对于他年近90岁的老父母来说,却是个大问题。“曾经接他们过来住了一阵子,实在受不了爬楼,就回老家了。”陈爷爷说,没让父母在成都久住,是个遗憾。

陈爷爷在西藏当了大半辈子民警,身体素质一直不错,但多年艰辛的工作,最终还是患上了高血压和风湿病,爬起楼来愈发吃力,“散步还好,要是手上提了东西,爬半层就要歇一会儿。”去年,当小区业主们开始正式筹备建电梯后,他毫不犹豫投了赞成票。

成都首个老小区自筹安装电梯成功!一二楼住户不出钱

“我出了5万块钱。”在小区活动室内,业主代表之一李苏远告诉记者,小区业主多为在藏区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民警,退休后来成都安享晚年,年事已高的他们现在逐渐患上了心脏病、高血压、风湿等,所以对于用上电梯一直很迫切。

记者看到,该小区的居住楼均为6层,一共11个单元,现在每个单元门口都矗立着一部单梯,工人们在做着最后的调试工作。承接该小区电梯安装工程的是四川省万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军告诉记者,其中7部已经调试完毕,“目前四川省建筑科学院正在检测,预计6月底就能正式运行。”

“修是修好了,希望验收再快一点。”一名业主半开玩笑地告诉吴晓军。

并不容易

克服了3大难题终于破冰

装电梯,是困扰成都和其他城市许多老旧小区的难题。与它们一样,家园南街6号小区装电梯的历程也不平坦。“意见四分五裂、手续过于繁琐、资金筹备困难。”业主代表们告诉记者,这是他们遇到的三大难题。

难题一:业主意见难以统一

破冰:1、2楼不出钱,11个单元11个业主代表分头沟通。

业主代表罗荣华介绍,难以统一意见的,主要是1、2楼的住户,是否使用电梯对于他们来说意义不大。但根据相关规定,必须要全体业主100%同意,电梯才能开建。于是,11个单元分别选出了11位代表,分头做工作、开了多次畅谈会。最终业主们经过充分沟通后,决定1、2楼的住户可不出钱,但是表态同意修电梯。

但罗荣华也说,该小区大多数人是同事,所以相比其他小区沟通相对更容易。

难题二:手续过于繁琐

破冰:建委同意简化程序。

直到6月月初,帮助业主们代办手续的吴晓军,才收到了最后一张房产证原件。业主代表刘先生介绍,大多数业主的户口不在成都、有些还在西藏工作、有些回了原籍生活,而相关规定必须要收集齐所有业主的身份证、房产证等原件,才能通过手续。此后,在省市两级的关注下,成都市建委为他们开了“绿灯”,同意“边实施边补办手续”,个别业主无法到成都提供身份证原件,也通过网络得到验证。

难题三:资金筹备困难

破冰:承建单位提供优惠,业主按楼层交费。

业主代表刘先生介绍,去年业主代表们咨询过6家电梯承建公司,谈了一圈后,每部电梯的费用均报价50-60万,大家认为太贵。最后与万恺机电方面谈到了40万的报价,对方作为初创的电梯企业,出于拓展市场的目的,终于接受了这份几乎没有盈利的报价。

刘先生介绍,小区大多数单元是一层两户,3、4、5、6楼每户分别交付3万、4万、5万、6万。个别单元是一层三户,那么分摊下来就少给一点。

成都首个

谈经验:耐心沟通、团结一致

“曾有老旧小区以单位的形式装过电梯,但民间筹建装好电梯的,家园南街6号小区是第一个。”成都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得知该消息后,业主代表罗荣华告诉记者,他希望其他也在筹备建电梯的小区,能够耐心沟通、团结一致,哪怕摸着石头过河,也要尽可能去办,“一个单元工作做通后,其他单元看到了就会响应。”

罗荣华表示,未来11个单元的11位业主代表,将继续代表本单元管理电梯,“每个单元都单独办了张银行卡,专门用于电梯的维护。”

(成都商报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