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百年前成都就有中國第一支消防警察,有照片為證!

  根據最新公佈的機構改革方案,消防部隊剝離武警成“公務員”,應急救援邁向“職業化”!

  今天,小更夫就帶大家看看早在清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全國首批成立了3支專業消防隊之一的成都消防,都是怎麼防火滅火的!

中國第一支專業消防在成都誕生

  在清光緒二十九年(即1903年),全國首批成立了3支專業消防隊,其中一個就是成都消防,當時它的正式名稱是“四川省警察局消防警察大隊”,辦公地點就在華興街。

  和四川省治所一直在督院街類似,成都消防在華興街也延續了近百年,幾年前消防支隊才搬到南延線。

百年前成都就有中國第一支消防警察,有照片為證!

  當時,消防隊員沒有電話、電臺,但他們自有特殊的方法發現火情。清光緒三十年,華興街總局修建了一座木製“望櫓樓”,高10丈、寬4丈5尺、上下共5層,在樓頂懸有一口銅鐘。發現火情主要靠眺望,一旦發現哪裡冒煙,眺望員就立即喊人並拉響銅鐘報警。此樓在華興街一直使用到解放初期,後因修建百貨樓而被拆除。

警局裡設瞭望塔消防隊員登高觀火

  “走馬街有火,走馬街有火!”100多年前的一天,成都華興街的“制高點”——“望櫓樓”鐘聲突然敲響,一群消防警察推著一輛有個大水桶的“人工壓力水龍”,穿過商業場、春熙路,擠開圍觀的人群,10多個身強力壯的大漢壓著大槓桿,把大水桶裡的水壓出來,噴向起火的閣樓……

  據《成都通史·卷七》(民國卷)記載,民國時期,成都房屋多為木結構建築,居民生活燃料多以木材為主,極易引發火災。在80年前成都消防還專門製作了消防宣傳廣告,告誡當時的成都市民“大火比盜賊還兇猛,須同防瘟疫一樣謹慎對待”,還提醒市民“菸頭、紙、煤、乾草需要妥善安置”,建議市民夜間家中要蓄水。此外,這份廣告還有一個人性化的提示,提醒市民遭遇火災時,“不可只顧財務”。

百年前成都就有中國第一支消防警察,有照片為證!

  除了文字,廣告還配上了生動的插圖,描繪出當時華興街警察局的大門和裡面觀察火情的瞭望塔,瞭望塔上還“飄”著一面寫著大大的“防”字的紅 旗。據瞭解,當年出現火情之後,市民大多敲鑼示警,消防隊員就會登上瞭望塔,查看何處失火方便救援。此外,當時消防隊常用的滅火工具手推式人力救火車、梯子等都登上了廣告插圖。

推著“水龍”赴現場

  在成都消防隊史館裡面有一個復原的“人力水龍”雕塑。“人力水龍”相當於現在的消防車,出火警時由人推著趕往現場。

百年前成都就有中國第一支消防警察,有照片為證!

  它的主體是一個橢圓形大桶,桶深、桶徑都在1米左右,能盛1立方米多的水。桶的上方有類似於槓桿的工具,桶的底部有滑輪,滅火隊員能將其隨意移動。

  它完全靠的是人力,從當時用“人力水龍”滅火的照片可看到,八九個身強力壯的滅火隊員圍站在水龍四周分工合作,靠深桶上方類似於槓桿的工具將水壓出,另外兩名隊員則將水帶接在桶的兩側,桶裡的水通過水帶噴出滅火,最高滅火高度可達10米,這在當時的功效不亞於現在的高噴消防車。

最早火警電話不是119是09

  家中或鄰里遇火警怎麼辦?電話出現後,成都市也公佈了三個火警電話:33,1000和9。在成都市檔案館出具的一份當時關於管理火事的臨時辦法中,就有提到“管區發生火警有不可收拾之勢,守望警士須以市用電話告知本隊……”而公佈的電話就為這三個。在此辦法中也提到,報警者需要將自己的身份名字同時申述以資聯繫。

1933年成都消防隊 編制僅有76人

  據《成都通史·卷七》(民國卷)記載,清末的成都警察機構,建立之初即設立了消防隊,人員約200名。1919年10月,成都單獨成立了消防隊,編制為68人,歸當時的四川省會警察廳消防督察處管轄。

百年前成都就有中國第一支消防警察,有照片為證!

  1933年,四川善後督辦公署督辦劉湘,飭令成都市公安局更名為“四川省會公安局”。在其行政科下設有消防隊,對外稱“四川省會公安局消防隊”,編制76人。有水龍3部、水標3支、水袋6根、水槍20支、 水桶80個、木梯3架,還有斧頭、十字鍬等工具。

  到了1937年四川省公安局奉命更名為“四川省會警察局”,消防隊也隨之改名為“四川省會警察局消防隊”,編制73人。而在1941年,四川省會警察局消防隊正是擴編更名為“四川省會警察局消防大隊”後,編制也增至194人。大隊下屬6個分隊,除一二分隊駐守華興街局本隊外,三分隊駐外東牛王廟,四分隊駐外南真武廟,五分隊駐外西回龍寺,劉分隊駐外北水神寺。

  當時消防警察大隊配備的消防器材,就有救火車一部,人工唧筒六部,還有水桶,火鉤,斧頭等工具181件。另外省會警察局分局,分駐所,派出所均配有唧筒18部,及簡易消防拆卸工具2000餘件。

  除了官方專職消防隊外,1905年四川通省警察總局規定除專職消防隊外,令就近轎鋪,茶坊,指定轎伕,水夫為“義務消防”,遇到火警便立馬到集合地發給消防工具,戴上安全帽提上水桶便前往火場。救火完畢歸還用具後,每名還給錢百文。這是成都義務消防隊的雛形。

  1934年,鑑於人口密集,火警時有發生,當時的四川省公安局採取混合消防形式,召集青壯男子組編義勇消防隊。在較密集街道,各街道成立一個分隊,小街道三四條街合編為一分隊,每隊40人,總計四千餘人。這也是成都市消防第一支正式義務消防隊。

百年前成都就有中國第一支消防警察,有照片為證!

  到1936年,成都共有消防隊警員和義務消防員4441人,還擁有了消防摩托水龍8部、普通水龍28部、水袋35根、水槍28支、水桶294個、拆卸器具若干。

當時消防工具都有些什麼?

  鑼鼓:用於失火後報警。

  斧頭、鋸子、梯子、火鉤等:用於“斷火”。因當時的房屋主要是草木結構,砍斷房梁、勾斷稻草可以控制避免火勢綿延開來。

  水帶、水龍、手搖壓水機:這些裝備通過人力,可以從水井、河道、太平缸取水滅火。不過由於是人力壓水,所以噴水量的大小和射程自然不能和現代工具比。

  “唧筒”,也稱“水龍”。外表像水槍,是一個可以上下伸縮的套筒。將它放在太平缸裡取水,提上套筒,水便被吸入內筒“腹腔”中,當再壓下套筒時,水即從噴口噴射出。

  “火燭車”,由紅木,青銅和鑄鐵構成。發生火災時,眾人將其沉入水塘,合力在塘中壓水救火。車下裝有4個直徑30釐米的鑄鐵輪,車身設有一個長方形的儲水槽。救火車內有一“主控制室”,設三個青鍋加壓泵,兩個小加壓泵是入水口。中間的大泵出口處窄,並有細密螺紋,可使大泵緊緊連接銅質噴水槍。救火時,大家通過上下襬動扶臂,利用槓桿原理帶動小加壓泵裡的活塞上下運動,將水壓進大泵,水通過大泵頂部的關口噴射而出。

小資料:成都消防的多個“第一”

  清光緒二十九年,中國首批成立了3支專業消防隊,其中一個便是成都消防。

  1993年12月30日,成都市郫縣消防隊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個政府專職消防隊。

  1998年3月5日,成都消防在全國第一個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有警必出、有災必救、有險必搶、熱情服務”。十六字方針如今已成為全國消防部隊的行為準則。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後,成都消防是第一支成建制抵達災區的救援隊,是營救倖存者最多、清理被埋者最多、救援生還率最高的救援隊。

資料、圖片來源:成都市檔案局(館) 、成都消防隊史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