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天下雅事不离茶:一边是古时风雅,一边是今人挚爱

说起历代帝王中最嗜茶者,乾隆若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写下咏茶诗篇无数,几近尝遍天下名茶。

兴许因为嗜饮香茗,乾隆也是所有帝王里面最长寿的。据《清史稿》记载,乾隆于八十五岁提出要让位给太子,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却悠然说道:“君不可一日无茶也!”作为古代君子“四雅”之首,古人对品茗的重视,可见一斑。

以古鉴今。在蓝城小镇的理想版图上,已有西湖龙井、莫干黄芽、安吉白茶、余杭径山茶等冠世佳茗沁人飘香,实为“爱茶人的狂欢”。

如何细品好茶、品味饮茶之“雅”?且听蓝城一一道来。

天下雅事不离茶:一边是古时风雅,一边是今人挚爱

各式称谓 雅趣频生

好茶配好名。古时文人,爱茶者不计其数,不仅以茶悟道、陶冶情操,还为茶品赋予了许多雅称。

例如最有名的“雀舌”,因茶芽似鸟雀的舌头而得名。乾隆帝就很爱此类茶叶,并且要配玉泉山的泉水烹煮才行。 宋人沈括也于《梦溪笔谈·杂志一》中说:“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

又如,生于山巅云雾处的茶被称为“云华”,是不受污染的难得佳茗,有诗云:“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天下雅事不离茶:一边是古时风雅,一边是今人挚爱

宋朝学者李郛《纬文琐语》:“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茶水饮之甘甜可口,喝完更是唇齿留香、余味缠绵,所以称之为“余甘氏”。

除此之外,还有“仙芽”、“碧霞”、“玉爪”、“茶旗”、“鸟嘴”、“不夜侯”等佳茗雅称。一道道茶品,不但品着美好,听着也醉了人。

天下雅事不离茶:一边是古时风雅,一边是今人挚爱

以茶宴友 叙茶论道

作为早已约定成俗的雅人韵事,光是有好茶显然还不够“雅”。品茗之余,宜伴琴韵、花香、诗作,更少不了知己好友相陪。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在《与赵莒茶宴》中写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字里行间,无不是诗人对以茶代酒欢度茶宴的感慨之情。

到了宋代,茶宴之风更为盛行,许多士大夫还会定期举行“茶会”——邀三五好友,择一清雅之所,品茗斗茶。宋徽宗的作品《文会图轴》,描绘的也是文人学士在庭院中参与茶宴的情景。

可见,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朝廷官员还是文人骚客,早在唐宋,饮茶风尚就随大大小小的茶宴席卷全国,茶道也由此普及。

天下雅事不离茶:一边是古时风雅,一边是今人挚爱

△厦门桃李春风【艺术课堂】

天下雅事不离茶:一边是古时风雅,一边是今人挚爱

茶绘丹青 精雅之极

中华茶道技艺源远流长,“唐煎”、“宋点”、“明泡”各领风骚。其中,又以宋代点茶最受今人推崇。至于原因,无外乎一“雅”字。

确实,宋代茶道之精雅,堪称空前绝后,就连宋徽宗也夸口说:“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宋代点茶,对茶末质量、水质、火候、茶具都非常讲究。宋人认为,茶末以白色者为上品,水以山泉为上佳,火候以水刚过二沸为恰到好处,盛茶的茶具以建盏为宜。最后点出来的茶汤,则以汤色纯白、汤花鲜白、久聚不散为最佳。

若点茶人的技艺高超,还能通过茶末与沸水的反应,在茶碗中冲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即为分茶。据说,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便是一位分茶高人,她所作《满庭芳》中“生香薰袖,活火分茶”之句,描述的正是她所擅长的“活火分茶”绝技。

天下雅事不离茶:一边是古时风雅,一边是今人挚爱

△龙坞茶镇实景图

对古人来说,茶道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解与尘心消百事”的生活之道;于今人而言,品茗既是品味一种心境,亦是寻求精致生活的途径。

它与世俗庸扰无关,

就像每一位在蓝城小镇生活的家人,

都能在书房案头、

客厅茶几、庭院小椅之间,

与山水、日月、茶壶相伴。

做个古时茶客,

对一知音、一壶茶、一溪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