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江蘇省十三個地級市裡,哪個地級市的發展最好,哪個地級市的發展最差?

西楚精彩


江蘇是我國經濟總量第二大省,2017年江蘇經濟總量為85900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江蘇13個地級市的經濟總量如下圖:

江蘇13個市中,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的有三個,分別是蘇州、南京和無錫,目前全國共有14個城市經濟總量進入萬億俱樂部,江蘇省就佔了三個,這從側面也反映出江蘇強大的經濟實力。江蘇13個市的經濟總量都進入了全國城市經濟總量100強,其中經濟總量最大的為蘇州市,高達17319億元,最低的則是宿遷市,為2610億元,蘇州的經濟總量約是宿遷的6.64倍。這樣看起來江蘇經濟發展還是有些不平衡,但是相比其它省份,也算好了。比如廣東,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最大的是深圳市,為22438億元,而經濟總量最低的雲浮市,為840億元,深圳經濟總量是雲浮的26.7倍。



若說江蘇哪個地級市發展得最好,非蘇州莫屬,2017年蘇州經濟總量高達17319億元,位居江蘇省內第一,全國第七。作為地級市,蘇州的經濟總量超過了除四大直轄市和廣州之外的所有其省會份城市。蘇州是我國的工業大城市,其工業總產值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未來蘇州經濟發展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



若說江蘇哪個地級市發展得不那麼好,筆者認為並非是宿遷,而是連雲港。

連雲港,江蘇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海州”,陸地面積約7615平方公里,人口449萬。連雲港地理位置優越,屬於沿海城市,擁有優良的港灣,可以發展港口經濟。同時連雲港又是1984年國務院批准的14個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這14個城市中,比如上海、廣州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國四大一線城市。就算是同為沿海開放城市,同在江蘇省內的南通市,2017年經濟總量為7734.6億元,其連雲港的2.96倍,連雲港擁有這麼好的條件,經濟卻位居江蘇倒數第二,確實差強人意。當然這是相對江蘇省內而言,連雲港的經濟總量仍然能進全國百強,還是不錯的,隨著振興蘇北戰略的推進,相信連雲港會發展得更好。


錦繡中源


最好的是蘇州,但是最差的並不是GDP排名最後的宿遷。

宿遷雖然是江蘇最年輕的地級市,但是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很好,京東帶動的電子商務發展很好,而且高鐵很快修好,也會帶了更多機遇,本身超越連雲港也就一兩年的事情了。

我表弟畢業後在徐州混了兩年去了宿遷,宿遷市政府對於人才的重視也是有目共睹,本科以上都有買房補貼。而且我表弟從事的技術轉移相關工作,看得出宿遷所迸發的活力。


忘了回答,最差的還是連雲港,套用以前我們老師的一句話,1984年的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連雲港混得最差,在省內竟然也是最差,真不明白那麼好的先天條件,怎會這樣的下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toutiao.com/c/user/92457530937/#mid=1623091592606723

視頻、圖文、圖集。站在崑山,放眼全國



老田的快樂生活


中國每個省份都有發展快和發展慢的城市,江蘇省也不例外。這個和人沒有關係,和地域有關係。比如蘇州,如果不是上海的輻射帶動,能發展這麼好嗎?

城市發展不能說好與差,只能說發展的強與弱,這個主要是看城市綜合發展實力,以及經濟總量的增長率。



根據我瞭解的信息,截至2018年一季度,江蘇省經濟總量增長最快的就是蘇州了,蘇州一季度經濟總量GDP為3861.27億元,遙遙領先江蘇省其他地級市。


沒有意外,宿遷一季度經濟總量GDP為547.28億元,繼續在江蘇各地級市墊底。


說句公道話,宿遷只所以在江蘇排名十三,主要原因,一個是地域,一個是宿遷管轄地少,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宿遷是江蘇最年輕的地級市,家底薄。


雖然宿遷在江蘇省經濟總量排名墊底,但在全國經濟總量卻排名第91位,在100強之內。可見江蘇省每個地級市的發展潛力都不可小覷。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題主作為參考。


曾經6029059217


蘇州毫無疑問是最好的,經濟總量最大、人均GDP最高、人均收入最高、旅遊收入最高。綜合實力在省內也是僅次於省會南京,在全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當中位列第11位,是全國所有地級市當中排名最高的。

最差的大概是宿遷,經濟總量墊底、人均GDP墊底、人均收入墊底、城建墊底。大概也是整個江蘇名氣最小、影響力最低的地市。在外地人看來,可能還不如崑山、太倉之類的縣級市出名。

要說最不爭氣的城市,應該就是連雲港了。因為連雲港的早期規劃以及自然條件在整個江蘇都是名列前茅的,作為第一批全國沿海開放城市,連雲港的發展卻連淮安都不如,長期和宿遷“競爭”倒數第一。

通過排名來看,蘇州和無錫在全國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地級市,能夠排在無錫之前的地級市,也只有鄭州、合肥兩個地級省會而已。


城市發展報告


1.徐州劃大,安徽碭山大部,宿州小部劃徐州,臺兒莊部分劃徐州,成立徐州大市,2.徐州新沂劃宿遷,成立宿遷大市,3.響水,濱海,劃到連雲港,成立連雲港大市,4.阜寧,寶應劃淮安,成立淮安大市,5.安徽天長劃揚州,成立揚州大市,6.興華劃鹽城,成立鹽城大市,7.東臺,海安,揚中劃泰州成立泰州大市,8.南通劃去海安不變成立南通大市,9.丹陽,丹徒部分劃常州成立常州大市。10張家港劃無錫成立無錫大市,11.鎮江市區大部,濱江新區劃蘇州,成立蘇州大市,12.句容劃南京,安徽馬鞍山大部,滁州部分劃南京,成立南京大市,成立南京國家級計劃單列市。成立蘇錫常太湖國家級經濟特區,省會設淮安,徐州設國家級交通樞紐。


贇峰1026


江蘇省十三個地級市,發展最好的是蘇州市,發展得最差的是連雲港市。

蘇州市的第一次崛起得益於改革開放後80年代蘇南鄉鎮企業的崛起,藉助上海的科研技術力量,藉助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師,使得蘇州工業在那個時期已經得到蓬勃的發展。這個階段蘇州發展的熱點地區是在吳縣、沙洲縣、常熟市。代表企業是沙鋼、波司登、隆力奇、永鋼等。


蘇州的第二次崛起是藉助外資和上海的資本溢出,是在九十年代中央決定開發開放浦東之後。這段時間,蘇州也配合上海大開發,設立了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和蘇州新區,大量高科技企業、大規模現代製造業企業入住蘇州,特別是臺灣、日本、韓國、美國企業。這個階段蘇州發展的熱點地區在園區新區,還有就是崑山、太倉。代表性企業有明基、臺達、仁寶、三星等。

現在外資大規模入住蘇州後,本地的鄉鎮企業大規模被衝擊,鄉鎮企業在用工、薪資、技術含量、競爭力方面都無法和外資企業相比。

不過蘇州本地民營企業湧現出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一家是沙鋼,一家是恆力集團。

為什麼說連雲港是江蘇發展最差的城市?雖然好像連雲港的GDP總量和人均GDP是倒數第二,還有宿遷墊底。但是連雲港從產業基礎、區位、基礎設施條件、歷史積累方面都遠勝宿遷。

連雲港在民國時期都是已經是重點打造的海港城市,連雲市,新海連市先後成立。而宿遷,江蘇最後一座成立的地級市,九十年代1996才成立地級市。

連雲港在改革開放初1984年就定位為14座沿海開放城市,得到很大的政策扶持,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江蘇最早的國家級開發區之一。而且,連雲港還作為亞歐大陸橋的亞洲起點!

可惜連雲港在這樣的區位條件、歷史背景、良好的政策環境的基礎上,都沒法崛起,成為蘇北門戶,引領蘇北的發展。

反而宿遷以一般的條件,實現了蘇中崛起,打造了自己的特色經濟。比如宿遷的玻璃、釀酒、電子商務、機電方面打造出成功的產業鏈和品牌效應。

中國名酒,宿遷站其二,洋河和雙溝。其中洋河還是中國就業上市公司中市值排第二僅次於茅臺的企業。

所以,宿遷崛起得比連雲港更快更成功!


武大東湖


發展最好的地級市是蘇州,可以超過除了廣州之外的所有省會。發展最差倒數第一的是宿遷,但放在別的省份能排到三四名。

蘇州不僅是江蘇發展最好的地級市,更是中國最發達的地級市,經濟發展是全國一線水平,除了一線城市廣州,所有的省會都要在蘇州之下。


無錫發展也是特別不錯,以前實力和蘇州相當,但這幾年蘇州發展更快,各方面已經拉開無錫不少。

江蘇發展最差的、GDP倒數第一的是宿遷,但雖然在江蘇倒數,放在別的省裡可以排三四名左右。所以江蘇雖然蘇南、蘇北發展差距不小,但相對全國已經算是特別均衡。


堅果旅行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3512c409dc0e9bb92d67931e1dd3ca46\

樹上的風箏f


嚴格意義上說,江蘇省有12個地級市,省會南京是副省級城市。

江蘇省至少是自唐朝以來,就是中國的重要經濟中心之一。在唐代,今天的揚州是中國當時最大最繁華的城市。江蘇經濟繁榮,民生富足局面一直持續到今天。

2017年江蘇省GDP85900億元,佔大陸經濟總量的10%左右,僅次於中國第一大省廣東。

當然,一國一省乃至一縣,由於內部資源稟賦的差異,必然出現經濟發展不一致的情況。有增長快的也有增長慢的,有富裕的也有相對落後的。即使像美國如此發達的國家,人均GDP高達5.8萬美元,各州之間也存在的貧富差距。比如紐約州人均GDP已經超過了10萬美元,而地處中部的密西西比州卻還不到4萬美元。

在江蘇省內不存在這三個發展梯隊。以蘇州、南京、鎮江、常州、無錫構成的蘇南為第一梯隊。揚州、泰州、南通組成蘇中是第二梯隊。以淮安、鹽城、宿遷、徐州和連雲港組成的蘇北是第三梯隊。

在這三個梯隊中,蘇南經濟發展最好,蘇中其次,蘇北最差。2017年,中國有14個城市的GDP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有三個城市——南京、無錫和蘇州,位於江蘇省,而且全部都是來自於蘇南。這三個市的GDP總量是39546億元,佔江蘇省經濟比重46%。若再加上常州和鎮江,蘇南地區的經濟總量達到了5萬億元。


再來看看各市的經濟發展情況。人均GDP是公認的用於評價一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最重要經濟指標。

江蘇省人均GDP最高的五個市分別是蘇州、無錫、南京、常州、鎮江,都是來自於蘇南地區。來自於蘇中的揚州、南通、泰州、排在第六至第八名。來自蘇北的徐州、淮安、鹽城、連雲港和宿遷排在全省的第九名至第13名。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江蘇省各市的人均GDP自南向北依次遞減。蘇州最高,宿遷最低。出現這種經濟格局的主要原因。一是歷史發展原因,二是地理配置造成的差異。


財經知識局


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市的經濟狀況。蘇州2017年的GDP為17319.51億人民幣,人均GDP為16.2萬人民幣,從這數據可以看出蘇州的經濟在全國是位於前列的。蘇州工業相當發達,是中國乃至全球工業大市;2017年蘇州一個市的工業產值3.6萬億元,已超過上海3.3萬億元。蘇州是一座現代化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和物流中心,也是中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蘇州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市旅遊業已經融入長三角城市群,打造“天堂蘇州、東方水城”的品牌。走出了一條蘇州旅遊業的發展之路。蘇州下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總面積8488.42平方公里。代管的崑山、張家港、常熟常年位列全國百強縣前四名,太倉位列百強縣第七名。全市整體經濟實力全國排名第七,江蘇排名第一。所以說蘇州的經濟實力相當雄厚,號稱中國第一地級市。



宿遷,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建市至今20餘年,下轄3縣2區,全市總面積8555平方公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000美元。2017年宿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為2610.94億元,位列全國地級以上百強城市。是江蘇省經濟總量最小的地級市。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主要旅遊景點有項王故里、乾隆行宮、駱馬湖、洪澤湖溼地等著名旅遊景點。是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金融生態市、聯合國環保節能新型示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宿遷雖建市較晚,但是經濟發展相當迅速,市內各區縣你追我趕,具有良好的發展氛圍。下轄沭陽縣為宿遷唯一全國百強縣,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宿遷也是中國酒都,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出產於此。號稱“中國白酒”之都。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宿遷跟蘇州的經濟是沒法比的。其實近年來蘇州沒少幫助宿遷發展,在省委省政府通盤佈局全省發展的框架下,宿遷的“蘇宿工業園區”和沭陽的“昆沭產業園”都是南北掛鉤的有力舉措。每年宿遷招商推介會蘇州都是重點地區,兩地合作頻繁,也結出累累碩果!相信在未來兩市的經濟發展會更加互動,相互取長補短,齊頭並進,互利共贏。為江蘇省提前實現現代化、走在全國前列再立新功,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