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天气为航班延误最主要原因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2017年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效率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民航运行效率稳中有升,而天气成为导致航班延误的最主要因素,占比51.28%。

2017年全国民航航班正常率为71.67%。其中,不正常航班多出现在6月至8月。除了这三个月航班量大以外,该时段雷雨天气相对较多,频繁、大范围影响航班正常运行。

航班运行对天气的依赖程度较高,航空气象预报更关注雷雨、风切变、积冰以及能见度等情况,对预报精度也有更高需求。据民航气象专家介绍,航空天气预报要求“定点、定时、定量”。“定点”是要将危险天气发生的空间精确定位,比如机场“航站预报”的范围就是机场周围8公里区域;“定时”则关注危险天气或气象要素发生和改变的具体时间点;“定量”就是要求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预报很准确,比如,平均风速的预报要求精确到“米/秒”的个位数量级。

为有效降低重要天气对飞行的影响,2017年,在民航部门与气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航空飞行领域实现管制信息与气象信息的充分融合,建立了天气与运行情况复盘机制,全年共保障各类飞行起降928万架次,同比增长10.4%。除此之外,开展对流天气对空余容量影响的研究,试点开展对流协同预报,将航管气象雷达综合显示系统应用于空管、航空公司等13个部门和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