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當人們還在思考和感受互聯網電商引發的銷售革命的時候,以上海為中心得新零售終端已經悄然興起。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新零售"不僅僅只是輿論場上的熱詞,它是未來商業的熱風。這場風還只颳了一年多的時間,且不說人類歷史,哪怕就現代商業史的維度來說也只是一瞬,然而阿里巴巴引領的這場熱風中,不僅有其"八路縱隊"快步突進,而且應者雲集,騰訊、京東、永輝、萬達等等,不斷加入的力量,讓中國的商業,尤其是城市商業的變革,儼然成為全球意義上的商業範式變革的前奏。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擁有悠久商業文明歷史的上海,在城市零售業的體量上,同北京一起領跑全國多年。目標躋身於"國際消費城市"之列。

近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統計局網站分別發佈了2017年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反超北京,時隔十年後再次重返國內第一。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被公認為"新零售模板"的盒馬鮮生,上海就擁有全國最多的盒馬門店,目前數量達到15家。而在原本就大牌雲集的上海,品牌商們也對新零售和創新熱情高漲,除了梅西百貨、迪士尼等品牌的數字營銷如火如荼,星巴克和聯通等一眾大牌顯然更加大膽:它們在上海開設智慧門店,大規模應用AR購物、雲貨架等技術手段,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渠道和服務。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而從消費者參與度來看,新零售的消費意識已滲透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上海是天貓小區和盒馬鮮生覆蓋最多的城市之一,主城區居民的一日三餐、日用消費都可通過天貓超市和盒馬鮮生一站式解決。另據口碑數據,截至2018年1月,上海已有12萬商家入駐口碑,2017年上海居民的線下的消費力位於全國之首。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憑藉"盒馬鮮生"等新零售業態的迅猛發展,上海被媒體譽為新零售之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登頂只是上海失之互聯網、得之新零售的結果表現之一。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2017年的新零售元年以來,上海愈發引起業界關注。阿里巴巴把新零售試驗的第一站選在上海,馬雲曾說過:"如果說要有一個城市能夠代表改革創新和發展的高度,我覺得只有上海。"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無疑,上海廣闊的市場和強勁的消費潛力,為新零售發展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撐。

上海市民的收入,長年領先於北京、深圳和杭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9萬元,是全國第一。其中,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佔比超過50%,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而在文化層面,上海的本地文化決定了他們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一種"小資、矜持、低調"的文化特色,這種追求精緻體面的文化,與憑藉屌絲經濟高速崛起的互聯網大潮格格不入,但正是這種文化對更高品質、更有創意的產品有著更高的接受度,願意為更高的品牌溢價買單。

上海成新零售之都,這個百年中國商業中心如何再立潮頭的?

這種小資情調的流行多少是要以安逸的生活為基礎的,過去小資和中產階級常常被聯繫在一起,雖然關於中產階級的標準還有爭議,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第一已經能說明一定問題。

無人店也好,新零售也罷,都蘊含著無數的可能性,不同場景,不同商品內容,不同的服務形式的組合,可以演化出無數的新商業形態和模式,無論你是否承認,一場革命正在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