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飛天獎視帝張桐曾因抑鬱胖到200斤 自曝曾是張東健光替

飛天獎視帝張桐曾因抑鬱胖到200斤 自曝曾是張東健光替

憑藉在電視劇《絕命後衛師》中的精彩表現,曾在《亮劍》中出演魏和尚一角的演員張桐於上月初榮獲了第31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的榮譽稱號,成為飛天獎史上首個獲得該榮譽的80後男演員。

而在近日做客王江月主持的深度訪談節目《星月對話》時,他卻自曝曾因在某劇組被導演否定和指責產生自我懷疑,而患抑鬱症三年,甚至一度想要自殺,還好家人的陪伴給了他很大的鼓勵。

張桐曾在法國留學,錄製這期節目時,王江月專門和他去吃了法餐,聽他回憶傳奇的留法經歷。下午茶、買水果……漫步北京街頭,觀察人來人往,他們體驗了一把慢生活。在路邊買水果欲砍價時,攤主大姐一眼就認出了他是魏和尚,場面一度可是說是很搞笑了。

獲封飛天獎史上最年輕視帝

簡直太瘋狂了

對於獲獎,張桐在節目中表示,他本身是沒什麼期待的,和他一起提名的孫維民、董勇、於和偉、張譯,無論是名氣還是資歷,都排在他的前面。“《絕命後衛師》……”直到頒獎嘉賓宋春麗已經喊出了劇的名字,他還是有點不敢相信,“是不是念錯了?我站起來磨蹭了兩步,心想如果唸錯了,能趕緊回去坐下。之後果然叫出了我的名字,頒獎詞也響了起來,邊往舞臺上走,鼻子開始發酸。”

那段距離其實很近,但張桐覺得“好遠”。“這個獎對任何一個演員來說,都是一個完全大里程碑一樣的存在,我以為它只會頒給四、五十歲的老師們,或者知名度很高的演員,當我被提名以及確認獲獎的時候,我覺得簡直太瘋狂了,不可想象。”站在舞臺上發表獲獎感言時,張桐感覺有一束光在照著他,好像突然之間就與《絕命後衛師》中的某一個他相通了。

張桐不認為獲得了飛天獎,就意味著自己很厲害了,他說,從獎項給他的那一刻起,這份榮譽就已經過去了,“放起來、忘掉它,然後繼續過你的生活,藝無止境,可能你走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才會明白表演到底為何物。”

《絕命後衛師》於張桐來說是一次非常艱苦的拍攝和創作歷程,該劇以長征時期英雄部隊紅三十四師的壯烈事蹟為素材,講述了張桐扮演的陳樹湘在長征路上有勇有謀,為掩護主力部隊突圍,不畏生死,帶領著紅三十四師全軍覆沒的慘烈故事。接拍這部戲時,張桐很忐忑。他告訴王江月,是源於對錶演的貪婪。

“我20多歲時特別狂妄,覺得表演也就這麼回事,說說話,調動下情感,重新排列組合一下,到頂了,還能怎麼樣呢。等到了30多歲,狠狠給了自己兩個耳光,太無知,太幼稚,於是我把以前的東西扔掉,重新放空自己,才發現作為演員,除了保證自己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外,我可以把握的東西太少了,所以就導致我現在每拍一部戲之前都很緊張,而且現在觀眾審美在提高,你要是作假的話,他們一下就會看出來的。”

飛天獎視帝張桐曾因抑鬱胖到200斤 自曝曾是張東健光替

23歲合作李幼斌

知道了什麼是好的表演

張桐演過很多熱播抗戰劇,尤以《亮劍》中的魏和尚最為觀眾印象深刻。當年從法國留學回來後,他接到了兩部戲,一部是《歡天喜地七仙女》,另一部就是《亮劍》。兩部戲都播得很好,但外界對於《亮劍》中的他印象更深刻,業內也都以為他更適合這類角色。在當時的年輕演員都更願意去拍都市題材電視劇的情況下,張桐本人又認為戰爭劇和年代劇更考驗演技。

“拍多了,我就被貼上了一些沒有權利摘掉的標籤,我也要生存,在改變不了現狀的時候,不如改變一下自己,在相同中找不同,把每一個符號化的角色,經過我的解讀,演成一個真實的人,這是蠻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也是我應對的一種方式。”

《亮劍》中,23歲的張桐合作的是李幼斌、何政軍、張光北等實力派男演員,他很慶幸,演繹生涯這樣開始,“我沒有走歪路,他們在開始就讓我知道什麼是好的表演,什麼時候你要避免什麼,什麼時候你要堅持什麼,我又是一個知其然又願意去知其所以然的人,那個時候有很多東西我理解不了,但是我都記下來了,留待之後知識層面和演技達到足夠水平時,再去對照它。”

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亮劍》之後的張桐本應進入一個高速上升期,卻因為不會經營自己,一度連經紀人都沒有。導演郭靖宇曾說為了找他拍戲,甚至找遍了半個娛樂圈。

在“魏和尚”之前,張桐還通過自己的爭取,獲得過一次重要的學習機會,就是聽陳凱歌給演員講戲。當時,陳凱歌的《無極》劇組給張東健招光替,一天50元,他抱著想去看看大師級的導演怎麼給演員講戲的心態報名參加了,但最多也只是在監視器前晃悠,不能光明正大留那兒聽。那部戲裡,張東健有很多在地上爬行的戲份,身為光替的張桐因為爬的次數太多了,兩個膝蓋磨破了皮,但因為第二天還要爬,沒法上藥,直到持續10天后,地上都蹭出了血,一個工作人員看不下去了,就告訴了陳凱歌。

“陳凱歌導演特意從山頭上下來,說張桐,你的事兒別人跟我說了,我很感動,然後問我你在這個劇組裡頭,有什麼想學的,我說我就想聽您講戲,他就說,以後我再講戲的時候,允許你到我監視器棚子裡邊來旁聽。”

飛天獎視帝張桐曾因抑鬱胖到200斤 自曝曾是張東健光替

因某導演的否定和指責產生自我懷疑

抑鬱三年胖到200斤

節目中,張桐自曝曾有過一段抑鬱症的經歷,緣起是因為在拍一個戲的過程中經常被導演否定和指責,這讓他產生了自我懷疑。“我覺得不怨別人,就怨我自己的分辨能力,我既想有我的,又想包含你的,但是我要去包含你的了,我的東西又沒有了,我就放不過我自己,我是揉捏你呀,還是排斥你呀,它確實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我們簡單粗暴一點,就按我的來,也就沒事兒了。”

但事實是,他只是嘗試地說了一句,“這樣不好吧”,“畢竟對方是導演嘛,感覺太粗暴不太尊重別人,而且那是他導的第一部戲,我是一個協同性特別強的人,可能也跟家教有關係,我總覺得大家都挺不容易的,我希望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別人,但是可能我有點走極端了,步子跨得有點大,把自我失去了。”

彼時,張桐腦子裡無時無刻不在鬥爭和打架,後來發展到,只要出來一個想法,就會本能地去否定,甚至想要自殺,“到底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種狀態持續了大概三年,這期間,他沒有停止拍戲,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也不排斥跟別人說他有抑鬱症。“抑鬱症其實是正常的,不要去迴避它,心理的打開才是關鍵,我願意分享給朋友,打開它,傾訴它,去說說它。”

吃藥治療期間,張桐一度胖到200斤,節目錄制時,他自嘲生活簡直比電視劇精彩。“好不容易努把勁想往前的時候,得抑鬱症,再努把勁靜下心來的時候,你得了一個飛天獎,好傳奇。”

飛天獎視帝張桐曾因抑鬱胖到200斤 自曝曾是張東健光替

從計算機專業學生到80後中年男演員

40歲,希望更通透一些

張桐的求學經歷也很傳奇,高考的時候,他考上了南開大學的計算機專業,這應該是父母認可的孩子最好的成長方向。但是讀了一年後,因為無法忍受理科的枯燥和冰冷,張桐選擇從南開大學退學,隻身前往法國里昂藝術戲劇學院學習表演。這之前他跟表演沒有什麼交集,家裡也沒有從事藝術的人。

“我內心是有完全衝動、感性、甚至會不顧一切的這樣一種張力的,偶然有一次我聽了一個軍事教授講青年人的人生價值,觀點比較犀利,他問,你們這些年輕人,知道你們的價值和意義在哪兒嗎?知道你們選擇了這條路對於你們未來的意義有多大嗎?這些真的是你們想幹的嗎?每一個人回去都想一想。我回去真的想了,我發現這個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好像覺得有些遺憾,這個想法一旦露出來,根本擋都擋不住,我不管你們怎麼說,我就要走。”

“那為什麼選擇了表演呢?”王江月問。

“能出名,能掙錢,我那陣19歲,1米83的個兒,又瘦,小尖臉,我覺得天之驕子,得當演員啊,但那個時候流行陸毅、陳坤那種大眼睛、雙眼皮的長相,我是個小細眼睛、單眼皮,人家可能不要我,正好我小姨在國外,我就去了。”張桐說。

問張桐如果可以,想對19歲的自己說一句什麼?他說:“兄弟,你運氣好,好好保存你那一兩年,好好去體會一下目空一切的感覺。”

再過三年,張桐即將迎來自己的40歲,節目尾聲,問他覺得焦慮嗎,他說,沒有什麼焦慮的,只是內心有一個願望。“我希望自己能夠獲得智慧,不是聰明,是智慧,我希望能夠更包容一些事情,更通透一些事情,再少一些不必要的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