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02年世界盃中國隊之所以出線是因為韓日是東道主啊?

半永久小紋身美甲美睫


02世界盃國足出線,有“抽”出亞洲之說,關鍵在於這個抽字,日韓是東道主只是減少了國足抽籤的困難,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歷屆亞洲區預選賽,各支球隊分檔規則都不同,比如98年預選賽,亞洲區十強賽分檔原則是以上屆世界盃為標準,由於沙特,韓國在94世界盃的表現,被劃成第一檔次球隊,十強賽中位居AB兩個小組第一檔,其他球隊不再分檔,就被隨機抽籤進入兩個小組。

02世界盃如果仍然以上屆世界盃分檔原則,毫無疑問,儘管日韓不參加預選賽,98世界盃參加決賽階段比賽的沙特和伊朗毫無疑問是第一檔次球隊不能相遇,中國無論在哪個小組,都會遇到其中之一,拿到小組第一直接出線可能性不大。

但是張吉龍修改了抽籤分檔原則!張吉龍提出以前三屆世界盃和亞洲盃成績分檔,如此一來,本該是沙特、伊朗為第一檔次球隊,就變成了沙特、阿聯酋為第一檔次,中國、伊朗是第二檔次,這樣一來,按照同檔次球隊不相遇的原則,國足抽籤之前就決定了能避開伊朗,起碼少了一個勁敵,而抽到沙特的概率也只有50%。

最後的抽籤中,國足果真避開了沙特,同阿聯酋分在一組。

A組、沙特、伊朗、巴林、伊拉克、泰國

B組、阿聯酋、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卡塔爾、阿曼

如果伊朗取代阿聯酋成為第一檔次球隊,那麼B組的阿聯酋就成了伊朗,國足能擊敗伊朗拿到小組第一直接出線嗎?

所以,02世界盃雖然日韓不參加預選賽,減少了兩個名額,但並不是關鍵因素,分檔原則才是關鍵。

如果日韓分為第一檔次,沙特伊朗分為第二檔次,國足分為第三檔次,那麼即便增加兩個名額,國足卻要在小組中對付日本、沙特或者韓國、伊朗,國足有可能拿到前兩名嗎?


逸飛嶺伯爵


首先可以非常肯定的說02年中國隊是中國最優秀的一代,當時中國隊同阿聯酋、卡塔爾、阿曼、烏茲別克斯坦同組,最終8場比賽中國隊6勝1平1負以19分小組第一進軍世界盃。當時中國隊的確抽到了好籤避開了沙特伊朗等世界盃常客,但是當時中國隊的強勢表現也夠資格進軍當年的世界盃。當時八場比賽中國隊打進了13球才丟了2球攻防兩端都非常出色。





當時10強賽進球的隊員包括李肖鵬、范志毅、郝海東、祁宏、于根偉、李瑋峰、宿茂臻、曲波。後來這些球員現在都是足壇名宿,當時就算東道主韓日不自動進世界盃而分到兩個小組,中國隊依然還是很有希望以小組第二進軍世界盃的。當時中國隊給球迷們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憶,如今國足水平已經大不如前進軍世界盃希望也是很渺茫,讓我們珍惜回味當時的美好時光。


奇思妙想君


中國隊2002出現是必然的。

1997年我們擁有10年來最好的一帶球員,卻在大連被伊朗連扳四球,多少有對方馬達維基亞靈光一現的運氣成分。(後來他成為在德國踢球最成功的亞洲後衛,這也不是偶然)。後來去客場題沙特,郝海東發低燒強忍堅持比賽扳平後又創造點球,范志毅竟然罰丟,如果我們當時客場拿下沙特出現還有機會。這都是運氣不佳。而且當年我們的分組不利,沙特、科威特、伊朗都在我們小組

2002年我們的出現偶然中有必然。1997年的那幫隊員超過半數骨幹球員踢到了2002年,掰手指頭算算吧:孫繼海、范志毅、李瑋鋒(當年還是小黑子張恩華)、馬明宇、李鐵、郝海東。再加上祁紅、李宵鵬這樣的意外收穫。從概率上將,我們不能總分入1997年那樣的死亡之祖或者準死亡之祖吧? 於是我們有了阿聯酋、卡塔爾、烏茲別克這樣的相對較弱的對手。當然還有神奇的迷盧。他最不可思議之處在於擁有一盤棋的思維,比如第二輪比賽客場和卡塔爾,他排出了曲波和謝暉的前鋒組合,在郝海東和楊晨身體狀況都良好的情況下,這樣的安排乍一看令人費心,連當時的解說黃健翔都hold不住了直播時大加批評。但後來米盧透露:你讓卡塔爾有口活路,他會去拼,去幹掉其他對手,如果讓他兩戰皆負他哪有心氣兒去打阿聯酋和烏茲別克?這就是盃賽教練和聯賽教練的區別,也是國際一流戰略大使和此等教練的區別。

說實話,2002年那批隊員在前後30年的亞洲足壇都被證明是少見的。郝海東就不用多說了,90年代到21世紀初期亞洲最好的前鋒之一。楊晨謝暉都是德國聯賽隊內最佳射手,謝暉還當過德乙最佳射手。曼聯青訓出來的宿茂臻的頭球也是亞洲一流,勤奮勤勉也是其被譽為“足壇真漢子”。中長的馬明宇被意甲熱鬧亞挑中,李鐵和大頭李瑋鋒都是埃弗頓球員,范志毅範大將軍是亞洲足球先生能攻能守,孫繼海是英國足球史上最成功的亞洲後衛,連續6-7個賽季效力曼城。這個陣容在當年,儼然可以達到巨星雲集、世界頂尖的英超或者意甲下游隊的水準。


記者王冠


呵呵,一針見血!中國隊出線就兩個原因,最主要就是韓日是東道主!同時張吉龍長袖善舞將沙特和伊朗又抽到了別的小組,中國隊所以就出線了!這一點國足球員自己也承認。你想想韓國從多久就一直參加世界盃?算是新貴的日本從1998年後就一直參加世界。他們的世界盃連續出勤數是亞洲前兩位,你覺得是不是有道理?他們不在,國足的壓力驟然減少。加之米盧個人梳理好了各種關係,化解了范志毅一批人與郝海東一批人的矛盾,戰鬥力提高了,一切的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中國隊出線感謝張吉龍,也感謝日韓是東道主,這一點沒必要不好意思承認,人的成功都有機遇。就像相聲中說的,中國正好趕上了這一撥……


球哄哄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中國隊能夠出線,完全是佔了韓國、日本東道主的光?筆者想,很多球迷是在國足失去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的晉級資格之後才發出的感慨。自2002年韓日世界盃之後,中國男足在2006、2010、2014三屆世界盃衝擊決賽權失敗,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目前也僅僅是有理論上的出線希望。次次失望背後,肯定會有這樣的疑問。

2002年的世界盃,亞洲區一共有4.5個參賽名額。由於韓國和日本是世界盃的舉辦國,自動佔去2個名額,這次世預賽最後只能產生2.5個參賽名額,中國隊兩個強大的對手直接刨除在外。本次亞洲區世預賽總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小組賽、第二階段的十強賽和第三階段的附加賽。第一階段中,亞洲區40支參賽球隊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最後每個小組的頭名晉級下一階段。第二階段的十強賽,10支晉級的球隊分成2組,每組5支球隊進行主客場雙循環的較量。每個小組的頭名直接獲得世界盃參賽資格,而每個小組的次名則要進行主客場兩回合的附加賽。勝者晉級亞歐附加賽,與歐洲區預選賽成績最好的第二名進行主客場兩回合的較量,爭奪世界盃參賽資格。

中國男足能從如此複雜的局面中脫穎而出,絕非只有運氣。除了日本、韓國不用參賽之外,張吉龍也為中國隊抽了一個上上籤。當時亞洲範圍內實力最強的是伊朗和沙特,最終阿聯酋和沙特分到了第一檔。中國隊和伊朗隊分在第二檔,這樣的分檔好處明顯:100%避開當時中國最怕的伊朗,50%碰上實力不行的阿聯酋。只有籤運,沒有實力也不行。現在看來,中國男足當時可謂黃金一代:郝海東、孫繼海、范志毅、楊晨、李鐵等等。最後一點要說的是,“神奇教練”米盧將這支中國隊高度磨合,倡導“快樂足球”,在心態上給隊員釋放很多壓力。最終憑藉各方的運氣和努力,中國男足才最終登上世界盃的賽場。


今體育


很簡答,因為如果日韓加入,踢10強賽的話,基本上國足肯定會碰上伊朗、沙特、日本、韓國其中兩個,因為抽籤分檔分組的話,由於4.5個名,那0.5個基本上很難拿到,雖然的確那一屆國足也是實力很強的,但是如果有日韓在,那麼國足可能踢得就沒那麼順,沒那麼順,自然就不會那麼容易出線,像這屆12強賽,即使按照當時的國足實力,能贏烏茲別克、卡塔爾、敘利亞,那麼對伊朗、韓國基本沒戲,所以很可能就是爭到一個0.5的席位。


球道人


有人厚古薄今,有人厚今薄古,如此而已。

誠然,2002年韓日世界盃,作為兩支東道主球隊,韓國和日本沒有參加預選賽。但是請不要忘記,這兩支球隊是帶著兩個出線名額走的,而並非FIFA在亞洲區原本的名額基礎上另外增加兩個給東道主。也就是說,有日韓參與的情況下,亞洲原本應有4.5個出線名額,但日韓不參加預選賽而是直接佔用了其中的2個名額,因此亞洲區的出線名額就只剩下2.5個。從概率上說,對於參加最後10強賽的國家而言,倘若日韓一起出賽,那麼一支球隊獲得出線的名額就是45%,而在日韓不出賽的情況下,這個概率縮減為25%,也就是說,日韓不參賽,非但沒有增加出線機會,反而大大減少了出線可能。

當然,冷冰冰的數理統計容易忽視客觀問題,其實最重要的因素在於,那一屆的國足堪稱史上最強。四年前世預賽倒在最後一刻,其中不少因素要歸咎於主教練,之後的亞洲盃毫無懸念進軍四強,可以說是亞洲1.5流球隊並不為過。況且在2001年的10強賽上,國足並非艱難脫穎而出,而是在只有8場比賽的情況下提前2輪即告出線,可以說領先優勢相當大了。如果說籤運不錯沒有對上第一檔最強的沙特隊還值得探討,但若是隻說韓日的原因,就純屬無理取鬧了。

看看當年的國足,有多少球員都在海外高水平聯賽佔據一席之地,甚至連德乙銀靴謝暉都在國家隊中沒有位置,現在的中國球員呢?國家隊半主力中鋒張玉寧在不萊梅連板凳都沒得坐。中超聯賽水平真的已經高到可以不需要出國踢球的程度了,在這次12強賽之前,國足已經連續多少屆沒有進入到最後的決戰了?這難道還不夠說明中國足球整體水平下滑的趨勢嗎?

回到開頭的第一句話,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曾總結過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把這個道理套用在足球上,再合適不過。

1)任何在我出生時(或記事前、喜歡足球前)已經有的成績都是稀鬆平常的(即為薄古)

2)任何在我開始喜歡足球后誕生的球星、比賽都是改變足球運動的經典(即為厚今)

3)任何在我最開始喜歡的那代人退役後出現的球星、比賽都是不如從前的(即為厚古薄今)

所以,對待歷史要實事求是,不要總以為自己所經歷的時代才是最好的時代,要客觀冷靜的對過往的成就進行評價,也要對未來發生的事物抱有開放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理解足球運動的發展脈絡,成為更專業的足球愛好者。(Z)


仰臥撐


國足憑什麼進入02世界盃?

1,分組優勢,外交風雲

韓日做為東道主沒有參加世界盃預選賽的情況下,張吉龍外交上給國足爭取了有利的分檔。“龍哥之手”給國足抽了個上上籤,避開了沙特和伊朗。同組的阿曼,阿聯酋,卡塔爾,烏茲別克沒有哪隊的實力明顯超過國足。前兩者水平一般,後兩者不太穩定。

2,調整心態,快樂足球

歷屆教練中,米盧也許不是球隊的建設大師,但絕對是排憂高手。倡導“快樂足球”理念,讓國足放下“想贏怕輸”的心理包袱。關鍵時刻沒有出現“保平爭勝”,“黑色三分鐘”之類的慘劇。而且米盧做人圓滑,不但讓球員減少了外部干擾,也懂得恩威並重,利用各種契機化解派系矛盾。

3,精英盡出,四代同堂

當時球員年齡段構造也科學,既有像范志毅郝海東馬明宇這樣體工隊時期的老將,又有楊晨于根偉祁宏這樣當打之年的職業化時期的大牌。連霍頓國奧隊的李瑋峰孫繼海肇俊哲李鐵他們也開始挑起大梁,而“超白金”國青隊杜威曲波等人對於球隊也是一種補充。那屆國足按年齡輩分可謂是四世同堂,都是經過職業聯賽的洗禮,其中不少人還曾有留洋歐洲的紀錄。

4,眾志成城,永不言敗

那屆國足可謂是意志頑強,進退有據。前兩輪輕取對手,用好開局搶到好位置。客戰卡塔爾,比分落後到比賽尾聲,該場要是失利,積分榜就會被對手反超。關鍵時刻李瑋峰利用定位球機會頭球扳平,保住了積分榜榜首的位置。為接下來的賽程爭取主動。對陣烏茲別克,在本隊打不開局面且少一人應戰的情況下,范志毅李瑋峰先後打破僵局,為國足帶來寶貴三分。對陣阿曼取勝就能確保出線,國足沒有出現“想贏怕輸”的老毛病,小勝對手後提前出線。掌握主動,就不用擔心其他對手在最後一輪相互放水。

5,戰術實用,多點開花

米盧不一定是建設大師,但肯定是“押題”高手。每場比賽他都有明確的目的性。對於用人不拘一格,不迷信大牌,不過於依賴一兩名球員的發揮。打法簡潔明瞭,整體感強。在亞洲第一前鋒郝海東僅進一球的情況下,國足依然連戰連捷,就是因為本隊攻擊點多,進球人員分散,讓對手防不勝防。

綜合來看,國足那年能勝出,充分說明了打鐵還需自身硬,可不僅僅是因為分組有利的原因。若無實力做後盾,抽到好籤又能如何?之後的三屆世界盃,哪次國足不是抽到“上上籤”?但又有哪次能進十強賽?

原文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482732435808190989/

大家覺得國足下屆世界盃的前景如何?歡迎一起討論。


綠茵守望者


02年日韓世界盃,對於很多亞洲國家來說,都是一次圓夢世界盃的機會,不單單是中國!!

很多人總是拿陰謀論來評價這次中國隊的出線,而忽略了主教練米盧對國家隊的潛力挖掘,也忽視了那一批隊員的傾力付出,甚至有球迷說誰當教練都出線,簡直是無知又無恥!!

97年,大家只記住了金州的眼淚,伊朗兩回合把我們打的魂飛魄散,你們難道忘記了最關鍵的是和卡塔爾的兩場比賽了嗎???

02年世界盃,中國隊的對手在實力層面和中國隊一致,大家都是五五開,互有勝負,互有機會,其實這樣的比賽才最難打,每一場都幾乎是六分戰役,大家互相牽制,很有可能打到最後算小分出線,但是國家隊卻打出了幾十年來最穩定的一次國際大賽,最後提前兩輪出線,我們看到不是國家隊變強了,而是中國隊會打賽會制比賽了,穩定了,不隨意丟分了,這豈是運氣之說???

最後,米盧教練的遭遇真實的反映了我們的媒體和球迷的劣根性,第一,不能正視自己,第二,急功近利,第三,過河拆橋!


有故事的店


2002年世界盃中國隊出線很多人認為是因為日韓是東道主,為國足提供了千載難逢的良機。當然很多人這樣看主要是因為日韓成為東道主,那麼亞洲區十強賽就少了兩個實力最強的球隊。對於國足來說,少了這兩個勁敵,出線自然是要順利的多。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日韓聯合主辦世界盃,他們也希望國足能夠從亞洲出線參加2002年世界盃,因為中國球迷隨隊觀戰可以促進當地的經濟。

不過,日韓世界盃中國能夠得以從亞洲出線,除了少了日韓這兩個勁敵的阻攔外,還與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當時國足請來了神奇教練米盧蒂諾維奇,而米盧也堪稱國足至今最成功的主教練之一。他將國足隊員團結在一起,讓他們能夠更放鬆和自信的去面對比賽。當時在十強賽中,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阿曼、阿聯酋、卡塔爾同分在b組,中國隊最終憑藉6勝1平1負的戰績獲得小組第一,歷史性的殺進世界盃決賽圈。雖然國足的分組在現在看來也是一支好籤,但是國足在當時的出線戰中仍然遭遇了不少挑戰。畢竟此前國足在大賽中遇到烏茲別克斯坦和卡塔爾這類球隊時,也都沒有討到太多便宜。況且國足從來沒有過從世界盃預選賽中出線。對於國足來說,如何在關鍵比賽中保持一顆平常心,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畢竟國足在此前常常遭遇黑色三分鐘。可以說國足在2002年世界盃預選賽中出線,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相結合的結果。(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