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每当洪水来临,这座庙都会“浮”在水面上,村民:庙底下有东西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从古至今出现过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为何无法解释?只是没有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国许多朝代都有尊崇道教的传统,即便是佛教盛行时期,道家文化也未曾没落,只是以一种异常低调的方式发展,今天我们更是能从全国各地找出道教文化的痕迹,不得不说,道家文化已经深深的和中华文化联系到了一起。

每当洪水来临,这座庙都会“浮”在水面上,村民:庙底下有东西

城隍庙算是道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几乎每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都能找到城隍庙,而陕西省的一座城隍庙着实在网上火了一把,只因每当洪水来临时一种神奇的现象。

据说这座城隍庙始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当地多雨,据统计年降水量可达九百毫升之多!故而是洪水的高发地。

每当洪水来临,这座庙都会“浮”在水面上,村民:庙底下有东西

此庙位宁陕县,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不知经历了多少洪水的考验,但每一次都会安然无恙,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每当洪水来临时,到了城隍庙总会如长了眼睛一般“绕道而行”,而且每次都是分毫不差,不会破坏城隍庙一砖一瓦,洪水中的城隍庙就像是浮在水上的一处神秘宫殿,引得人们纷纷遐想。

结合道教的神秘传闻,当地便出现了一种“金鸭浮舟”的传闻,据说在城隍庙底下有一只硕大的“金鸭子”,每当洪水来到城隍庙始,金鸭子都会将庙驼到水面上,如此说法自然是无稽之谈,且先不说金鸭子是否存在,就算是有,也早就被人给挖跑了。

每当洪水来临,这座庙都会“浮”在水面上,村民:庙底下有东西

这种现象自然也引起了一些历史专家的注意,可是几经考察都无法得出城隍庙“浮出水面”的结论,就在众人以为这种现象要成为“未解之谜”的时候,事情出面了转机。

2006年的一天,三名学生无意间在城隍庙附近发现了数十块类似“犀牛”的巨大岩石,岩石表面光华平整,显然是经历过不少雨水的冲刷,然而就是这数十块岩石,解开了城隍庙百年不解的秘密。

每当洪水来临,这座庙都会“浮”在水面上,村民:庙底下有东西

原来这些岩石被当地人称为“犀牛背”,名字倒很形象生动,每当洪水泛滥时,必然会经过这些岩石,有趣的是这些“犀牛背”东高西低,路过的洪水皆被分流成两段,而且由于两边高度不同,必然会造成分流不均的局面。

西边岩石低的地方反而分流较多,而城隍庙恰好处于“犀牛背”的东边,在离心机的作用下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城隍庙浮在水面上的错觉,城隍庙也因此能在洪水中幸免于难。

每当洪水来临,这座庙都会“浮”在水面上,村民:庙底下有东西

这种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巧合着实少见,也不知当初修建这座城隍庙的人是否要有预见,若是人类能够如此利用自然,相信对于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会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