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如何提高寫材料的能力?關鍵是掌握潛在規律

如何提高寫材料的能力?我認為關鍵的一條還是要

尋找寫材料的規律。過去李瑞環同志講過一句名言,“在這條路上,如果有一位同志跌倒了,那麼是個例,是特殊的情況;十個同志經過,有九個同志跌倒了,那麼就是有規律可循了”。“歷史和事實證明,凡是重複的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毛澤東同志曾經囑咐。同時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取得預想的效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觀外界的規律性,如果不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我理解這個“合”指的就是要正確把握事物的客觀規律。

那麼,綜合文字材料的起草主要有哪些呢?有領導講話、有工作總結、有調研報告等等。不管是領導講話還是寫工作總結,還是寫調研報告,其中是有規律可循的。

我首先要講的是寫材料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在辦公室工作了二十多年,寫了二十多年的材料,也不敢保證我能把每一個材料都寫好,可見寫材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寫領導講話。

我總結替領導草擬講話稿有三難。第一是我們沒有領導崗位的經歷,替市長寫講話稿,我們沒當過市長;經常替部長寫講話稿我們沒有當過部長,沒有崗位的經歷。

第二是我們沒有領導掌握的那麼多信息,因為領導每天彙報的時候我們不一定都在場。領導獲取信息也是多渠道的,我們不可能掌握領導那麼多信息。第三是我們的學識沒有領導高

所以給領導寫講話稿難處是顯而易見的。其實,這裡面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存在的,是我們個人素質的問題,這包括知識積累、洞察力的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包括創新能力等等,這些是跟個人素質是有關的。

同時也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就是方法問題。怎麼寫好材料,我講的是方法上的問題,歸納的是要寫好領導材料要注意四個方面

第一是要有針對性,一個材料寫得好不好關鍵是有沒有針對性。今天我們有一個會,有一位領導要講話,那麼首先要瞭解聽眾願意聽什麼,他們希望瞭解什麼。比如說華爾街颳起了“金融海嘯”,我們到一個金融企業講課,給他講怎麼加強理論武裝、加強思想作風建設是沒有針對性的。我們應該瞭解他們,金融企業怎麼在這次“金融海嘯”中能夠儘量的避免,減少我們的損失,要分析形勢、提出問題、找出對策,供他們參考。

習近平同志在上海當書記時曾經講過一段名言,他講“有的同志講話沒有針對性,就沒有號召力、沒有感染力。有的同志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體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這就是典型的講話沒有針對性。

我們寫材料首先要把握一點是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如果機關開一個會講內部建設,首先要找出內部建設存在哪些問題,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照著這個思路起草領導講話稿我們就成功了一半,這是我給大家講的第一點。

第二點搞好文章的佈局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文章的框架結構要設計好,大小標題要設計好,這一點同樣非常重要。我們黨的第一支筆桿胡喬木同志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寫文章和蓋房子一樣,要看如何佈局設計,是否經濟、合理、實用”。這是我們當第一隻筆桿子的畢生體會。

文章的框架結構怎麼確定?我認為每一篇文章、每一個講話、每一個調研報告、每一個工作總結,它的結構是不完全一樣的。我們認為是有變化的,從古到今就說寫文章“文章無定法”,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文章結構我認為可以簡單的歸結為兩種結構,

一種是塊狀結構,一種是條狀結構。塊狀結構可以理解為就是三部分,簡單說第一就是“為什麼”,第二就是“是什麼”,第三就是“怎麼辦”。

第一,“為什麼”,就是講這項工作有什麼意義。比如說,開一個幹部大會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加強幹部隊伍的思想文明作風建設。我首先要講為什麼要加強領導班子的幹部隊伍建設,有什麼樣的意義。它是我們做好工作的組織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條件,是工作進一步向前推進的基礎,這是我歸納的幾條意義。

第二,“是什麼”,就是這項工作的內容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的幹部隊伍建設、班子建設,要加強哪些方面的建設要給大家交代明白。我們的班子要配齊,怎麼配齊?我們的班子要配強,我們的幹部隊伍結構是怎麼樣,如何調整結構、改善結構,這是講“是什麼”。

第三,“怎麼辦”,要有措施,要提出要求。領導講話要提出要求,有幾個方面的要求。

所以說塊狀結構是最常用的一種結構,大家要有這個概念,拿這個結構寫任何文章都是管用的。比如說我們現在全黨要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怎麼開展好學習實踐活動,我們要提出要求,不就是這三部分嗎?其實再深入一層,每一段話都有一個小觀點,每一段話都可以體現這三個結構: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有些同志寫文章一籌莫展,實際上每一段話都可以寫三句話,大小標題拿出來都可以寫三句話,至少可以寫三句話,這是一種結構。

第二種結構條狀結構,開門見山講幾個問題。可以講三個問題,可以講四個問題,可以講五個問題。或者直接提出幾條要求,可以沒有前面兩個部分“為什麼”“是什麼”。領導講話就是提要求,我講五條要求,這也是講話稿,這也是一個材料。這種結構也經常遇到,沒有前一種那麼多。所以我歸納寫文章、寫講話無外乎這兩種結構,可以在這兩種結構裡面做一個選擇,這是寫材料方法裡面的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材料、觀點的統一。首先解決了針對性的問題,第二又解決了框架結構問題,那麼第三步就必須要實現材料、觀點的統一,這一點是文章有沒有高度,有沒有起色,能不能吸引人的關鍵。

一個材料裡面,一個講話裡面,如果只有材料,只有好多的數字、事實,沒有觀點的提煉,那是流水賬。如果講話裡面,材料裡面只有觀點,沒有一些材料來佐證那麼是空對空,同樣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寫文章必須兩部分相結合,我們既要有事實同時還要有觀點的提煉,把觀點用事實串起來。毛澤東同志講“要實現觀點和材料的統一”,大家都知道毛澤東同志的文章寫的大氣磅礴,引人入勝,深入淺出,在這方面主席教導了我們,即實現觀點和材料的統一。

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我們才能把握好,才能真的實現觀點和材料的統一。首先是提煉觀點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對局勢的把握、對問題的把握

,因為觀點是要符合中央的精神,要貫徹中央的精神。同時,這一觀點又要為群眾所接受,又要使之和實際緊密結合的,這是有難度的。事實證明我們聽聽彙報進行調查,都可以瞭解很多情況,關鍵是觀點的提煉。這是寫材料的第三點,最重要的就是觀點和材料的統一。

第四點就是語言方面的問題,語言表達的問題,要用群眾的語言,準確簡潔。如果我們寫文章、寫講話,拿一張報紙來抄,那是沒有先例的,是不會成功的。要用群眾的語言,我認為要用自己的語言,講心話,講實話,不要講大話、空話、套話、不著邊際的話。

在這方面,我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給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比如說小平同志講的一些大家都能記住,“發展是硬道理”,還有比這更高度的概括嗎?還有比這更能讓群眾記住的嗎?“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穩定壓倒一切”。胡錦濤同志記講:“

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歸納的很好也能記住。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在第一次龍源口戰鬥的時候有一位紅軍將領在回憶錄裡面寫過,他親自聽到毛澤東同志喊口號。在槍林彈雨中號召紅軍戰士“勇敢衝鋒,拼命殺敵,多繳槍炮,發展紅軍”,這紅軍戰士都能聽明白,而且也很有號召力。毛澤東同志曾經還講過“一天不讀報是缺點;三天不讀報是錯誤”,這個我們也能記住,他講的是學習的重要性。過去我們古代有一句名言:“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還有一句名言講“領導幹部要思考一些大的問題”。陳雲同志有一句名言“領導幹部要拿出一定時間‘踱方步’,考慮戰略性問題”,就是走方步,反覆思考。領導幹部應該有這麼一個基本功,戰略性問題一定要經常思考,要反覆思考,戰略方向如果出現錯誤,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語言非常重要,語言要有群眾的語言,我們不是搞一些生僻的詞,搞一些生澀難懂的語句來證明我們的水平,這是難以為群眾所接受的。同樣的

我們的語言應該準確、簡潔,特別是準確,這一點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