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誰是克里米亞爭端的罪魁禍手?

雪中風車


美國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歐洲國家是烏克蘭危機的推動者,俄羅斯是克里米亞爭端的佔領者,烏克蘭是最大的受害者。



1.烏克蘭危機爆發前,當時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執行親俄政策,這讓北約國家對亞努科維奇非常不滿。烏克蘭歷史上就是俄羅斯和蘇聯的殖民地,蘇聯為了防止烏克蘭獨立,把大量俄羅斯族人口遷移到烏克蘭地區,這改變了烏克蘭國內的民族結構。由於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夾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這導致烏克蘭獨立後國內民眾分化嚴重。烏克蘭東部人民親俄羅斯,烏克蘭西部人民親北約。這就造成了烏克蘭國內始終處於分裂狀態,也為歐美國家和俄羅斯干預烏克蘭內政制造了有利條件。



2.由於烏克蘭是歐洲的工業和農業強國,如果烏克蘭全面倒向俄羅斯,就會提升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不符合歐美國家的利益,因此美國希望挑起烏克蘭危機,把烏克蘭徹底從俄羅斯的懷抱里拉出來。歐洲國家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烏克蘭親俄,那麼俄羅斯就會在烏克蘭領土上部署軍隊和雷達,對歐洲國家的安全造成威脅。因此歐洲國家也願意支持美國挑起烏克蘭危機,並且推動烏克蘭西部人民,反抗烏克蘭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



3.歐美國家在2014年2月控制了烏克蘭議會,罷免了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俄羅斯隨即在2014年3月佔領了克里米亞地區。其實俄羅斯在烏克蘭危機爆發前,就已經制訂了佔領克里米亞的計劃,只是缺少一個藉口而已。而美國挑動烏克蘭西部人民,推翻了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這也給俄羅斯挑動烏克蘭東部人民,在克里米亞、盧甘斯克、頓涅茨克進行獨立公投製造了藉口。如果克里米亞人民不支持俄羅斯進入該地區,那麼俄羅斯也不會輕易佔領克里米亞地區。歐美國家和俄羅斯都是製造克里米亞爭端的罪魁禍首。烏克蘭與一個貪婪的俄羅斯為鄰,註定了它悲慘的國家命運。


香堂風子


關於克里米亞的罪魁禍手,有人說是赫魯曉夫,有人說是普親,有人說是烏克蘭政府,有人說是烏克蘭人民,但到底是誰,各自立場不同,看法也不一致。但弄清克里米亞的前世今生,恐怕更有助於我們回答好這個問題。


克里米亞在前蘇聯時期一直隸屬俄羅斯管轄,1954年時任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大筆一揮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由於當時俄羅斯和烏克蘭同屬一個國家,俄羅斯雖有不捨,但領導決心已定也就同意了,一直延續下來。

1991年前蘇聯解體,15個加盟共和國獨立。克里米亞理所當然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加入了烏克蘭,國際社會均予以承認。

克里米亞問題衝突發生在2014年2月。當時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推翻了親俄亞努科維奇。從此烏克蘭便奉行親美政策,並尋求加入北約。這樣克里米亞的戰略位置凸顯。 2014年3月,在俄羅斯支持下,克里米亞經過公投宣佈獨立脫離烏克蘭政府,並納入俄羅斯版圖。但烏克蘭政府宣佈公投無效,將俄羅斯告上聯合國,如今俄羅斯和烏克蘭為克里米亞問題鬧得不可開交。


克里米亞問題發展到今天,既有赫魯曉夫太任性考慮不周的因素,也有普京強勢介入的因素,還有烏克蘭政府反俄親美的因素,更有烏克蘭人民一味追求民主的因素,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便造成了克里米亞今天的局面。

誰到底是罪魁禍手呢?歡迎大家討論交流!


小甜嘟爸爸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罪魁禍首自然是普京

什麼烏克蘭革命驅趕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什麼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叛亂,什麼克里米亞俄羅斯人的分離傾向等等,都不是2014年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併吞的關鍵。

2014年克里米亞不管如何鬧,都是烏克蘭的內部事務。

普京下令俄羅斯軍隊實質性控制克里米亞才是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發生的罪魁禍首——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絕大部國家都不認可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領土的原因。

反對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的抗議遊行

為什麼說普京是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罪魁禍首

1、2014年2月21日,亞努科維奇被驅逐逃到俄羅斯,克里米亞議會在當天召開特別會議,要求亞努科維奇和反對派簽署協議,並沒有討論克里米亞從烏克蘭分離的問題。

2、2月27日,克里米亞韃靼組織聲稱支持俄羅斯;同日,俄羅斯軍隊和民兵佔領克里米亞會議大樓和兩個機場等重要建築。

在俄羅斯軍隊佔領克里米亞會議大樓的情況下,克里米亞議會選出謝爾蓋·阿克肖諾夫為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總理。

這是一場槍口下的議會選舉。

3、3月1日,俄羅斯議會批准普京派遣俄羅斯軍隊進駐克里米亞,理由是幫助謝爾蓋·阿克肖諾夫維持治安。當天謝爾蓋·阿克肖諾夫發佈聲明接管克里米亞所有軍隊、警察和安全部隊,並要求普京派兵進駐,同時宣佈克里米亞在3月30日均行公投。

4、3月2日到3月5日,在俄羅斯軍隊的全面推進下,駐紮在克里米亞的烏克蘭軍隊紛紛被迫投降,僅有少數堅持效忠烏克蘭的軍人拒絕投降。

5、3月8日,烏克蘭軍用偵察機在烏克蘭和克里米亞邊境被炮轟,偵察機偵察到有100多輛俄羅斯軍車從費奧多西亞向辛菲羅波爾方向推進,並有200多輛俄羅斯戰車在3月7日晚上在克里米亞東南部登陸。8日當日,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派遣的50多名國際觀察員三次試圖進入克里米亞時,均被鳴槍驅逐。

6、3月16日,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軍隊已經達到2.2萬,超過黑海艦隊駐紮克里米亞協議規定的1.25萬人的規定。

7、3月18日,克里米亞辛菲羅波爾烏克蘭軍事基地附近,一群身穿俄羅斯制服手持美式步槍的武裝人士,打死一名當地自衛隊隊員,由在襲擊軍事基地中造成一名烏克蘭士兵喪生。

8、3月19日,在塞瓦斯托波爾市的烏克蘭海軍總部被200人佔領,隨後,俄羅斯軍隊不斷的攻佔烏克蘭海軍基地。

9、3月20日,路透社報道,俄羅斯軍佔領辛菲羅波爾西南30公里處的巴赫奇薩賴烏克蘭海軍基地。

10、3月24日,G8凍結俄羅斯資格,俄羅斯呼籲中國支持它佔領克里米亞。

11、4月1日,在3月17日克里米亞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後,普京向俄羅斯軍祝賀,稱發生在克里米亞的事情是對俄羅斯軍隊的一次嚴峻考驗。

吞併克里米亞是普京的謀劃

在2月22日-23日和聯邦安全局的部長們討論如何解救親俄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會議結束時,普京明確就說:

“我們一定要開始設法讓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

普京成功吞併克里米亞的最大原因就在於:

在烏克蘭剛剛驅逐親俄總統組建臨時政府開展工作時,普京下令在克里米亞的俄羅斯軍隊實質性控制克里米亞,在槍口下讓克里米亞議會選舉新總理,然後以應克里米亞總理的請求為由出兵佔領克里米亞。

在俄羅斯控制克里米亞的情形下,克里米亞的公投已經沒有意義,更加沒有正義可言。

不要說克里米亞原本是俄羅斯的,1991年俄羅斯解體時,俄羅斯並沒有要回克里米亞,自然就沒有資格說克里米亞原本是俄羅斯的這句話。

1992年克里米亞宣佈獨立時,正是俄羅斯一心要求克里米亞留在烏克蘭,從沒有想過要回克里米亞的意思。

分家時你不要,以後自然就沒有資格說那些東西是你的。

PS:2017年7月,因為對普京的不滿,烏克蘭宇航員將當年烏克蘭流行的歌曲《普京傻屄》名字作為位於天鵝座和天琴座之間的恆星TYC 3541-945-1的名字。愛爾蘭網絡媒體

TheJournal.ie

如此寫到:

“在晴朗的夜晚,你能看見‘普京是個傻屄’。”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誰是克里米亞爭端的罪魁禍首?

克里米亞的歸屬權到底歸誰?克里米亞事件的發生,誰又是最終的攪局者?那麼就要簡單的先來了解一下之前的克里米亞的歸屬權。

在1954年之前,前蘇聯的時候克里米亞一直有俄羅斯實際在管轄,實際是在俄羅斯的版圖。在1954年2月的時候,為了紀念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300週年。當時的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通過蘇維埃最高會議將克里米亞劃為烏克蘭管轄。俄羅斯雖有不情,但同屬一個實體。歷史也就一直延續下來了……



在1991年前蘇聯政治體系出現崩塌,15個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克里米亞也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加入了烏克蘭,並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默許。當時的烏克蘭與俄羅斯兩國關係也算緊密,烏克蘭領導人走的是親和路線。克里米亞也未顯出尤為突出的矛盾……


2014年2月烏克蘭發生顏色革命,當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趕下政臺。烏克蘭徹底投入了美國的懷抱,並且開始尋求加入北約。並且成為了西方國家反俄的前沿陣地,這是俄羅斯所絕對不能允許的。這個時候克里米亞在黑海的戰略位置又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2014年3月,當俄羅斯軍隊順利進入克里米亞克。克里米亞經過公投後宣佈獨立成為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脫離烏克蘭政府。隨後克里米亞宣佈納入俄羅斯版圖,俄羅斯也隨即接納。

現在看來克里米亞爭端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呢?是1954年前蘇聯的領導人赫魯曉夫?還是把蘇聯整解體的戈爾巴喬夫?是烏克蘭當時發生顏色革命站錯了隊伍?或者是俄羅斯非法侵吞克里米亞,普京是罪魁禍首?

但總的來看,烏克蘭之所以走到這一步,克里米亞脫離了自己的版圖。這一切還是烏克蘭當局決策者的人失誤。

烏克蘭沒有很好的利用俄羅斯同美國及西方國家的矛盾,在尋找平衡的同時,使自己更有效的發展起來……而不是成為美國的馬前卒,成為西方國家的反俄急先鋒……


水煮老牛慢火燉


克里米亞,不管是烏克蘭危機還是克里米亞公投,那怕是個無人問津的破漁爛巷,從約定上就是烏克蘭的東西,至於歷史的真相,俄羅斯就沒有對周邊國家省過心。國際公約規定,領土主權和領土完整都神聖不可侵犯和分割,誰破壞了這個紅線明眼人一清兩楚。

克里米亞雖然是1954年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週年慶典時,赫魯曉夫大筆一揮劃給了烏克蘭,雖然同為前蘇聯共管,當時利於前蘇聯共同利益的。

1991年前蘇聯解體,雙方沒有異議的簽署了分割協議,克里米亞沒有爭議的歸屬到烏克蘭,因為俄羅斯黑海艦隊駐塞瓦斯托波爾港,約定租費9800萬美元。2006年,烏克蘭搞顏色革命,總統尤先科開啟了親美棄俄政策,俄羅斯果斷提高天然氣價格,烏克蘭懟以提高天然氣過境費,並將2017年到期的黑海艦隊租費提高到25億美元,這就給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留下了伏筆。

俄羅斯天然氣1/4歐洲給歐洲等國家供應,80%通過烏克蘭,烏克蘭坐收過境費,日子過得好不滋潤,卻豬油蒙了心,聽美國人攛活,搞什麼顏色革命,弄得烏克蘭內戰爆發,飽受戰亂的煎熬。

2014年7月28日,俄羅斯強兵佔領克里米亞,震驚了全世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顏面全無,揮起制裁的大刀,使俄羅斯損失慘重,屋漏偏逢連陰雨,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石油收入佔經濟收入53.2%的俄羅斯幾乎遭遇盧布崩盤的節奏,要不是我國預支5500萬美元,俄羅斯的日子不好過的很。

克里米亞的戰略地位固然重要,但俄羅斯認為的便宜一點都不便宜,俄羅斯修復與西方國家的努力一再失敗,還在2015年出兵敘利亞,又陷入泥潭,真是出力不討好,戰後重建還要繼續,敘利亞就是扶不起的阿斗,錢才是大問題,至於誰是罪魁禍首,誰說誰知道。



陳能先A



談論克里米亞爭端的罪魁禍首,不能把責任單純地推給某個領導人,或者某個國家。

從1921年10月起,到1946年間,克里米亞地區一直是一個自治共和國。1946年撤銷國家稱號,降為克里米亞州。一直歸蘇聯管轄。1954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從當時形勢來說,同屬一個國家,無可爭議。

但是從2006年開始,由於烏克蘭領導人尤先科做出親西方政策,令俄羅斯提高警惕,雙方從此開始了一系列經濟上的摩擦。包括天然氣過境費和克里米亞租賃費等等問題。雙方的關係由此越來越緊張,出於制衡,烏克蘭與西方也走得越來越近。這變相的激怒了俄羅斯,使他感覺到了來自北約的危險。最終兩國關係演變到不可收拾的局面。2014年2月28日,俄軍進入克里米亞,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舉行全國公投,3月17日宣佈獨立恢復主權國地位,同一天申請加入俄羅斯,獲得接納。

對於失去克里米亞半島,烏克蘭領導人痛斷肝腸,卻又無可奈何。總統波羅申科稱: 烏克蘭永遠不會承認克里米亞的地位。直到現在烏克蘭政府將克里米亞定性為“臨時敵戰區"。

這件事情將誰定為罪魁禍首呢?烏克蘭總統優先科?要知道,優先科如果不親美國他當不成總統,責任劃給俄羅斯總統普京?他是為了保住俄羅斯黑海出海口,因為這是個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責任讓美國承擔?抵制俄羅斯,一直是美國的政策,這是雙方從冷戰時就開始的對決,從大局來說美國也是為了自己的霸權主義。


2018年3月11日,普京強硬表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拒絕把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烏克蘭永遠失去了克里米亞。不管這個問題他如何難以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尤先科之後,烏克蘭的大多數領導人都對俄羅斯報以仇視態度,最後的一位親俄總統還被趕到了莫斯科。這種行為讓很多研究烏克蘭的專家難以理解。一個小國非要給身邊的大國製造摩擦的藉口,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最後受到傷害的是誰?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波羅申科不親美,他也將被國內的親美勢力趕下臺。


但是對於克里米亞的人民來說,他們有自己選擇的權利。翻開烏克蘭的歷史看一看,獨立後的烏克蘭對待自己的克里米亞州並不好,並沒有對克里米亞俄羅斯居民一視同仁。在這個面積約2.55萬平方公里的半島上,生活著大約250萬人,俄羅斯人佔60%,烏克蘭人佔24%。


夢裡青山1


普京。

之前有些人談到,克里米亞歷史上就是俄羅斯的,是蘇聯時期劃分給烏克蘭的,因此俄羅斯在2014年收回是有理由的。

但他們可能忘了,1997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簽署了友好條約,俄羅斯明確承認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的一部分。此後普京也認可了這個條約。這說明蘇聯時期的那段歷史已經不能作為俄羅斯奪取克里米亞的依據了。

國家是越流氓,越衰落。比如蘇聯打著友好的名義,到處侵略;喊著高尚的口號,到處坑人;結果蘇聯沒有了。

現在俄羅斯正在重蹈蘇聯的覆轍。騙烏克蘭銷燬核武器之時承諾對烏克蘭進行核保護,結果趁火打劫侵佔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經濟發展的不行,卻到處搞核訛詐,動不動以核武器到處威脅;……

現在還不能說烏克蘭失去克里米亞。只能說俄羅斯侵佔了烏克蘭的克里米亞。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之後,西方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一份提案,意思是要確保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最終聯合國大會對這個提案投票的結果是:100比11,有58個國家棄權。另外193個成員國中剩餘的24個國家缺席。

其中11個國家是反對的。從俄羅斯的立場上看,他們是支持俄羅斯的。它們是阿富汗、 玻利維亞、古巴、吉爾吉斯斯坦、尼加拉瓜、朝鮮、蘇丹、敘利亞、津巴布韋、委內瑞拉。

絕大多數國家支持克里米亞和當地城市塞瓦斯托波爾仍然是烏克蘭的一部分。中國當時投的是棄權票。

國際上一些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國家,正在通過經濟制裁、軍事圍堵、政治打壓、外交孤立,在迫使俄羅斯將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

俄羅斯對烏克蘭克里米亞的侵吞,是標準的侵略。是對國際法粗暴的踐踏。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反對的。俄羅斯侵佔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和當年日本鬼子侵佔我們的東北性質是一樣的,烏克蘭人民的心情和我們當時的心情也是一樣的,我們應該支持國際社會和烏克蘭政府為維護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相信在國際上一些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的國家的幫助下,烏克蘭最終會收回克里米亞。

俄羅斯如果繼續違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意志,不將克里米亞歸還給烏克蘭,最終必將自取滅亡。

從中外歷史和當今現實可以看出來,俄羅斯侵略成性、不守信用、善於趁火打劫的本性一直沒有改變。2008年俄羅斯妄圖肢解格魯吉亞和2014年俄羅斯意圖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都說明了這一點。象這樣的國家,大家都在時刻提防,怎麼可能會有朋友?

俄羅斯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中國一定要制定好國家戰略。一旦時機成熟,要迅速收回北方失地和西伯利亞。



伯樂公


罪魁禍首是美國和俄前領導人赫魯曉夫。

美國顏色革命搞垮了前蘇聯,並挑撥離間讓這些分裂出來的國家跟俄羅斯鬧矛盾,最終目標是你們搞,世界越亂,我美國越好,自己獨大。

赫魯曉夫是烏克蘭人,在他當蘇聯領導人時,把俄羅斯的克里米亞劃規了烏克蘭,由於以前是一個國,誰管都一樣,沒人在意這事,而今不一樣了,蘇聯解體,本就最件十分痛心之事,然而,美國和北約成天去搞人家俄羅斯,耍手段讓俄周邊國家和俄對著幹,並加入北約,這裡面做得露骨的就是烏克蘭了,拿了人家土地,還聯合死亂美國和北的與俄對著幹,平時沒人說啥,可遇到人家現在是一個獨立自主,並強硬的總統……普京。

那麼,你要當跳樑小醜,我也不講兄弟情了,就當機立斷拿回自己的東西……克里米亞。


爽客3


1.自古以來,克里米亞的情況就亂七八糟,甚至土耳其都有理論上的主權訴求。蘇聯時期,赫魯曉夫大筆一揮,為了民族友誼,把俄羅斯的克里米亞給了烏克蘭,但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也沒歸還克里米亞。

2.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烏克蘭還算相安無事。但烏克蘭季莫申科和亞採紐克等親西方派廢了烏克蘭中立化外交政策,還想加入北約,近期甚至獲得了申請國資格。這樣一來,克里米亞地理位置關鍵,一旦被西方獲得,俄羅斯的壓力就十分大了,事端肯定會再起的。

3.蘇聯解體後,西方一直在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普京大帝上臺後發起反擊,在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給了西方一擊,在敘利亞更是把中東的半壁江山囊括手中。西方不敢打核戰,就對俄羅斯施加制裁,關係很緊張。

因此,要說罪魁禍首,西方應坐頭把交椅。


全球不知道


木叔的態度很明確,俄羅斯要負主要責任。因為他們所說的兩點理由符合國際法和國際社會認可的現實。

第一,俄羅斯一些人認為,克里米亞是公投脫離烏克蘭的,所以是合法與民主程序。俄羅斯接納克里米亞是順其自然。

其實這是俄羅斯的小把戲,誰都知道。對一個地區脫離某個地區而言,公投是需要公平性的,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地區長期自治,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文化和體制,難以融入到國家整體發展的話,他的公投是首先需要獲得中央政府同意的。

而克里米亞的公投完全沒有獲得中央政府的同意。烏克蘭中央政府甚至反對和否認任何公投結果。要知道,當時克里米亞還在烏克蘭中央政府管轄之下,沒有一國政府同意就進行公投,不符合國際法,併入俄羅斯,更不符合國際法。

第二,俄羅斯一些人認為,克里米亞歷史上就是俄羅斯的,拿回來也是應當的。

歷史上屬於俄羅斯不等於俄羅斯就可以拿走。一個很好解釋的理由是,如果俄羅斯真的認為克里米亞是該國領土,在蘇聯解體後的1992年就應該把這裡吞併,而不是等到2014年過了12年才想起來,這是自己的領土。

此外,在這12年當中,俄羅斯黑海艦隊是租用克里米亞的薩瓦斯托波爾港口作為基地的,是給烏克蘭交租金的。這很明白無誤地說明,俄羅斯十多年來是承認烏克蘭對克里米亞主權的。就如同你租別人房子,給人租金,這等於認可這個房子不是自己的,否則你還用租?還用給別人錢?

因此,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普京和俄羅斯都應該為克里米亞爭端付主要責任,這也是聯合國絕大多數國家的看法。

2014年支持烏克蘭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聯合國決議投票時,俄羅斯的立場只獲得10個國家承認。什麼委內瑞拉、伊朗、敘利亞等。一個主流的國際行為體都沒有。這就很能說明事實了。


你怎麼看待這個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