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揭陽,別稱“榕城”,廣東省省轄市,粵東潮汕三市之一地級市,地處廣東省東部,榕江從市區穿梭而過,東鄰汕頭市、潮州市,西接汕尾市,南瀕南海,北靠梅州市。

揭陽素有“海濱鄒魯”、“國畫之鄉”、“小戲之鄉”、“龍舟之鄉”、“華僑之鄉”之美稱,是潮汕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粵東古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著名僑鄉,有華僑320多萬人,遍居世界各地,還有歸僑、僑眷180萬人。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揭陽的經濟是真的不發達,但也不至於說是落後。去過汕頭和潮州,個人感覺論經濟發展汕頭好過揭陽,不過揭陽還是好過潮州。基礎設施方面,大概是因為相比揭陽發展得較早,潮州和汕頭的城區給人一種老舊的感覺。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揭陽是粵東古邑,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廣東省最古老的縣份之一,見諸史載已有2200餘年,其歷史悠久,境內榕江流域地區曾是古粵東、閩南的區域中心和潮汕文化的發祥地。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

為了紀念民族英雄林則徐而建立的歷史人物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口村南面的林則徐銷煙池舊址內。林則徐銷煙池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收藏的文物主要有:銷煙池木樁、木板、鴉片煙具、林則徐手跡等。基本陳列《林則徐禁菸》分三部分:鴉片戰爭前的形勢;罪惡的鴉片輸入;林則徐與廣東禁菸。該館通過講解宣傳、錄像放映等形式向觀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1839年 6月3~25日,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1785~1850)把收繳英美鴉片販子的200多萬斤鴉片在廣東虎門鎮口海灘當眾銷燬。虎門銷煙這一偉大壯舉,充分表現了中國人民禁菸的決心和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意志。

虎門銷煙這一壯舉,有力地伸張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充分表現了中國人民嚴禁鴉片的決心和反抗虎門林則徐紀念館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在中國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為紀念虎門銷煙,紀念林則徐這位民族英雄,1957年人民政府在銷煙池舊址建立了林則徐公園,並設林則徐紀念館。1972年,將林則徐公園和林則徐紀念館改名為鴉片戰爭虎門人民抗英紀念館。1985年,恢復虎門林則徐紀念館。館區面積近 4萬平方米。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1987年,東莞市人民政府先後從海軍部隊接管了沙角炮臺和威遠炮臺,並分別成立沙角炮臺管理所和威遠炮臺管理所,交由該館管理。隨後,1989年把原有的紀念碑拆除,樹起了由林則徐銅像與花崗石臥碑像結合的“虎門銷化鴉片紀念碑”。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虎門林則徐紀念館是一座專門收集、陳列、研究林則徐、鴉片戰爭文物史料和保護有關文物遺址的紀念性和遺址性相結合的專題博物館。 虎門炮臺舊址、沙角炮臺、威遠炮臺、靖遠炮臺、鎮遠炮臺、南山炮臺、蛇頭灣炮臺、鵝夷炮臺都是十分重要的戰爭遺蹟。

蠔烙

蠔烙(潮汕話為o lua,潮汕話屬閩南語方言,o對應的字是“蚵”,所以潮汕也沿用了這個字)是廣東省潮汕地方特色小食,臺灣地區稱為蚵仔煎,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美食。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在潮汕城市鄉村小市集,常有這種小店或擺攤小販。這種蠔烙,是用地瓜粉溶於水,拌蔥珠,在一個平底的鐵鍋上煎,加上海蠣,再下蛋花,取起蘸魚露吃。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牡蠣,又稱蠔、生蠔(粵語地區)、蚵仔(閩南語系地區),別稱海蠣子、蠣黃、蠔白、青蚵、牡蛤、蠣蛤、硴等,屬軟體動物門雙殼綱。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在中醫藥方中的“牡蠣”,指的是牡蠣殼。牡蠣產於海水或鹹淡水交界處,以食浮游生物為生。

蠔烙的傳統做法是,先熱鼎落油,放下蔥花炒出香味,再把生粉水均勻地倒下,煎成圓餅形,約有一公分厚,至生粉水剛熟成形,即把蛋漿均勻淋上,再在上面放蠔(用粉水上漿)、臘肉丁等,略煎,用鍋鏟切成四角,從鼎邊再落朥,翻過來繼續煎至外香脆,內嫩滑。"蠔烙"的醬碟是沙茶加魚露。

榕江河畔的城市揭陽市(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