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南寧海關圍繞打造“智慧海關”,在全國邊民互市貿易監管中率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自主研發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有效提升通關效能,促進邊民互市貿易商品市場繁榮,使國家興邊惠民的互市政策在廣西邊境地區得到較好落實。目前,這一“智慧互市”的“廣西經驗”正在全國推廣。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今年76歲的梁永珍在東興市江平鎮邊貿市場做小本生意,因為文化程度不高,從前填寫紙質單證都要找人幫忙,現在他只要刷一刷身份證、摁一下指紋,再點擊屏幕,無需動筆即可完成相關手續的申辦。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東興市江平鎮 邊民 梁永珍:以前讓別人幫填單, 現在以按指紋為準,我就用指紋了。

東興海關邊境貿易監管一科副科長 曹震:從申報完成到放行離場,不到10分鐘即可辦結全部海關通關手續,比以前通關時間縮短四分之三。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近年來,廣西邊民互市貿易年均增速高於50%,互市商品申報單數量、監管運輸工具數量及參與邊民人次均大幅增加,貿易總額在全國邊民互市中佔比超7成。從前互市申報需要填寫紙質單證,由於不少邊民文化程度較低,識字少,手工作業方式使海關監管服務任務不斷加重。同時,互市區(點)大都遠離城鎮,監管設施簡陋、一線監管人力不足、通關效率不高、執法和廉政風險加大,海關傳統的互市監管模式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為了適應新形勢,2015年,南寧海關自主研發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通過“外網受理,內網處理”即可實現海關對所有互市監管要素的精準管理,邊民有海關電子觸摸屏申報、商鋪電腦申報和窗口人工申報等多種申報途徑,實現了“管得住”“通得快”,留痕跡、有記錄、可追溯。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南寧海關技術處副處長兼數據分中心副主任 趙安:主要採用了雲計算、大數據、生物識別技術以及我們現在所用到的移動互聯等新技術來實現,最大便利惠及邊民。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邊民互市貿易管理系統的使用,極大方便了邊民通關,許多邊民紛紛走出山溝參與互市貿易。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廣西16個互市場所,11萬餘邊民備案,帶動解決數十萬人就業增收,“邊貿+扶貧”成為精準扶貧典範。原本迫於生計參與搬運走私貨物的邊民轉而參與到互市貿易中,也促進了邊境反走私綜合治理。

東興市江平鎮 邊民 許振華:現在互市都繁榮起來了,我們生活也好了,都蓋了樓房,很多人都買了車子。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2016年以來,該系統已被雲南、黑龍江、內蒙古等多個邊境省區借鑑、移植。今年4月,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這一系統入選全國147個實踐成果,應邀參展,獲得中央、海關總署充分肯定。目前,海關總署正在以該系統為藍本開發建設互市系統的全國統一版,啟用後將進一步惠及全國邊境9省區約2000多萬邊民群眾。

南寧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 黃伶俐:我們將進一步優化互市系統,將更多的紅利惠及到邊民,有效地強化邊境一線的安全主動風險防範和稅收風險防控。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智慧互市:“廣西經驗”獲全國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