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来了!它由京东物流出品

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来了!它由京东物流出品

2014年3月入职京东的姜珊最初在上海京东亚洲一号1号仓做分拣员,随着去年10月亚洲一号3号仓的启用,姜珊也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1号仓时,分拣员的工作需要我们每天不停搜索面单信息,同时要把货物搬上搬下,一天下来,不仅眼睛十分劳累,3000多次的弯腰动作让人疲惫不堪。但3号仓的开启,让我的眼睛和腰都无比轻松了。”姜珊提及的3号仓是京东首歌全流程无人仓,在这个仓库中,4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只能看到屈指可数的工作人员,姜珊就是其中一个,而她的工作只是核检设备运转是否流畅无碍。

5月24日,在一年一度的“6·18”开始前,京东首次公布了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并带媒体参观了这座几乎全自动化的仓库。据悉,在去年“双十一”的订单高峰的压力下,这个刚刚投入使用的无人仓从入库、扫描到打包、分拣、出库所有环节均在各种机器人的操作下有序进行。而它当前,正严阵以待地备战着即将到来的又一次“大考”。

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介绍说,在这个无人仓中,操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统,为京东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仓库管理、控制、分拣和配送信息系统等均由京东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个系统均由京东总集成。“基于十余年的物流经验积累和无人仓的建设实践,京东无人仓的建设标准遵循‘三极’、‘五自’和‘一优’原则。”

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来了!它由京东物流出品

据悉,三“极”是极高技术水平、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五“自”是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一“优”是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要读懂无人仓的标准,必须从‘作业无人化’、‘运营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三个层面去理解。”章根云说。

目前,京东无人仓创造了多个单项指标的行业纪录。其单日分拣能力达到20万单,40000平方米的仓库内各种机器人多达上千台,智能设备使用密度之高世所罕见;同时,无人仓使用了自动立体式存储、3D视觉识别、自动包装、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各种前沿技术,兼容并蓄,实现了各种设备、机器、系统之间的高效协同。而在这样的协同下,无人仓大幅度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

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短链、智慧、共生是构建无界物流的三大核心要素。作为共生理念的倡导者,京东物流愿意通过公开无人仓的建设标准,与国内、国际上与行业内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我们坚信,无人仓为代表的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的加持,将会深入影响物流的每一个环节,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将反向指导上游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来了!它由京东物流出品

京东认为,无人仓的表象是无人操作,实质是高精尖技术与智慧系统的结合体,从传统仓库到无人仓的终极形态,要经历5个层次的演变,虽然行业里大家都在提无人仓的应用,但实质上因为发展层级的不同有着天壤之别。要经过传统仓库、智能型仓库、少人型仓库、无人型仓库,以及终极无人型仓库五个迭代。在传统仓库层面,特点是使用输送机、叉车等设备,采用WMS系统。目前行业中大部分使用自动化系统的仓库均属于这类层次;智能型仓库,特点是在传统仓库的基础上,在存储、拣货等核心作业采用了智能设备,部分环节实现无人,系统具有自决策能力的基本雏形。目前京东天狼仓、地狼仓、亚洲一号中的shuttle仓均属于此类;少人型仓库特点是在智能型仓库基础上对特定品类实现了收货、存储、拣货、包装、分类、发货大部分环节作业的无人,复杂环节仍需人工辅助,系统具备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的基本能力;无人型仓库则除了实现全流程(收货、存储、拣货、包装、分类、发货)无人作业外,系统还需要具备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的全套能力。目前在B2C行业,京东无人仓属于全球唯一一个此类仓库;终级无人型仓库则还需要在无人型仓库基础上覆盖到全品类、全业务类型都实现了无人作业,系统遵循五自法则,达到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能力。未来,京东将朝着终级无人型仓库的目标迈进,无人仓的作业模式覆盖到所有品类、所有业务类型的无人作业,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应用,实现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的能力。

目前,京东无人仓标准得到行业专家的认可。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表示:“京东无人仓世界级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无人仓技术已经从自动化阶段进化到智慧化阶段,通过运营数字化、决策智能化和作业无人化,京东无人仓实现了物流系统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并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实现迭代升级,创造了智慧化无人仓的典范。在B2C领域,由于商品品类繁杂,配送需求多样,建设无人仓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关键在于建设一个能够自己决策的‘智能大脑’。而京东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