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中醫對美尼爾綜合症的診斷與治療

  美尼爾綜合症為一突發的非炎性迷路病變,以眩暈發作、耳嗚、耳聾為臨床表現,並具有發作性及反覆性的特點。眩暈發作突然,可在任何時間發生,甚至入睡後也可發作。眩暈有幾種形式,最常見的是當病人睜眼時感覺房子或周圍景物在轉動,閉眼 時則覺自身在轉動;病人也可有身體不穩感,試圖走路時向一側傾跌或表現為前後左右搖擺。發作時病人往往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脈搏或快或慢,血壓多數偏低等一系列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美尼耳病患者早期可在一次大發作後安然無恙,有的可數日或數週反覆發作,間歇期長短不定。早期發作過後耳鳴,耳聾亦可完全恢復正常,多次發作後就會逐漸出現不可逆的耳鳴和感音性耳聾,發作前常有耳鳴加重,發悶,甚至感覺耳後發熱和鈍痛先兆。

中醫對美尼爾綜合症的診斷與治療

  中醫對美尼爾綜合症的診斷依據如下:

  1.以旋轉性眩暈為主要症狀,閉目難睜常伴有耳鳴或輕度耳聾,會有噁心嘔吐的表現但神志淸楚。

  2.發病突然,發作時間長短不一,從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發病間期為數月或更久。

  3.疲勞、思慮過度和劇烈情緒波動會引發患者發病。

  4.雖有耳鳴等症狀但並無耳部病變包括鼓膜檢查等多正常,在眩暈發作期間可有自發性水平或旋轉性眼球震顫。

  5.在做聽力測試時未發病期間與常人無異,發病時會有輕度的感音神經性聾,在甘油試驗中呈陽性表現。

  以上都是診斷美尼爾綜合徵即眩暈症的診斷依據。鑑於此病的特點在檢杳時要注意與暴聾、聽神經瘤、貧血、離血壓和其器官病變引起的眩暈等相鑑別避免誤診耽誤病情。

  由於美尼爾氏綜合徵病因較為複雜,病情持續或反覆性發作及病程牽延較長,在臨床上被界定為較難治療的疑難性疾病。醫學科技的發展使治療藥物不斷研發,西醫主要採用補液、營養、維生素、鎮靜劑等方法治療是為了擴張血管、鎮靜促進代謝作用。但是這些西醫方法都不是治療關尼爾綜合徵的特效方法。由於該病屬於中醫"眩暈"症,因此我院嘗試運用中醫藥治療和研究該病,並取得很好的療效。

  中醫辨證治療美尼爾綜合症的特色及思路:

  現代醫學認為美尼爾綜合症是由於內耳迷路水腫,平衡失調所致,以女性患者者居多。蓋因平素勞倦太過,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或睡眠不足、多夢、鬱怒,汗出溼衣等內外因素,使脾受溼困,消化功能障礙,釀溼生痰,痰濁中阻,蒙閉清竅而發病。祖國醫學早在《內經》中就記載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與"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因此在治療美尼爾綜合症上主要是補虛而瀉實,調整陰陽。虛證以腎精虧虛、氣血衰少居多,精虛者填精生髓,滋補肝腎;氣血虛者宜益氣養血,調補脾腎。實證則以潛陽、瀉火、化痰、逐瘀為主要治法。

中醫對美尼爾綜合症的診斷與治療

  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和病因病情辨證施治,以"一人一方"為原則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臨床應用更具針對性。

  三眩定暈湯組方依據:

  眩暈的發生,與風、火、痰、虛有關。急性發作時常以風火、風痰上擾為主,本著"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首當健脾燥溼,平肝抑陽,祛痰開竅,益氣定眩。三眩定暈湯是由二陳湯和旋覆代赭湯中的主要藥物為基本方,選用地道藥材,由多種名貴中藥,搭配合理,藥性平和,不燥不滯。二陳湯源於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半夏、陳皮、茯苓、生薑等組成,是燥溼化痰、理氣和中的常用方劑,正如《醫方集解》所云:"治痰通用二陳……",後世多首治療痰溼的方劑內均含有二陳湯的組成,如常用的藿香正氣散、杏蘇散、導痰湯、蒿芩清膽湯、半夏白朮天麻湯、保和丸等,方中用茯苓、陳皮、半夏、生薑燥溼化痰以治其標,兼以疏利氣機,和胃降逆,又能制約代赭石的寒涼之性,使其鎮降氣逆而不伐胃。旋覆代赭湯是張仲景治療呃逆的代表方劑,並非針對眩暈而設,但根據此方的組成功效,現代多家臨床報道用於眩暈症療效確切,方中以代赭石、旋覆花平抑肝陽,降氣消痰;人參補益氣虛之體,扶助己傷之中氣;方中當歸、川芎養血行血,活血祛瘀;黃芩清熱燥溼,化痰瀉熱。

  諸藥合用,不但治療眩暈,還對眩暈引起的相關症狀有一定效果,如通過補益肝腎,能減輕耳鳴、耳聾;如通過降逆止嘔,消除各種原因引起的噁心、嘔吐,解除腸道平滑肌痙攣,減輕腹痛腹脹、消化不良,還有良好的調節中樞神經的作用,能促進睡眠,安定情緒,且它不同於一般鎮靜催眠藥,並不呈現催眠效應。此外,三眩定暈湯可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消除其紊亂症狀,對其障礙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狀療效顯著。

中醫對美尼爾綜合症的診斷與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