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家分晉真的是把晉國分了嗎?

魏晉美人


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韓、趙、魏三家將晉國瓜分乾淨,自此,晉國亡,韓、趙、魏三國並起,位列戰國七雄之其三。

三家分晉不僅是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更是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分水嶺。

六卿作亂

晉國之特殊在於它沒有公族,自唐叔虞受封建國到晉穆公時期,晉國還算安靜祥和,晉穆公之後,晉國內亂,最終“曲沃代翼”,晉國內部重新洗牌,晉獻公屠殺晉國公子,自此晉國無公族。卿大夫全部都是外姓人,原本是為了防止公子作亂,卻又引起六卿作亂。

重耳在列國間流亡十九年而歸,成為晉文公,大封跟隨他流亡的人,設三軍六卿,並不固定哪個家族,晉國的軍政大權由這些家族把持,遇到精明強幹的君主,他們就老老實實,遇到軟弱無能之輩,他們就兼併攻伐壯大自身勢力,由是晉國出現了十幾家大的世家。

到了晉平公時期,國內世家大族劃分完成,晉之六卿遂固定下來,為:趙、韓、魏、智、範、中行氏,這六家把持朝政,卻又相互攻打,試圖擴大勢力。

三家滅智

後來趙氏滅掉範氏和中行氏,趙氏被打壓,國內只剩四卿:智、韓、趙、魏氏,四家瓜分了範氏和中行氏的地盤。這其中智氏勢力最大,國政都有智氏把持,智伯瑤依仗自己的勢力,逼迫韓趙魏三家交出部分土地,韓魏畏懼交出了土地,而趙襄子不肯。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遂帶領韓氏和魏氏攻打趙氏,趙氏不敵,退居晉陽,智韓魏三家包圍晉陽,一年有餘而久攻不下,智伯瑤遂引晉水灌晉陽城,韓魏感唇亡齒寒,遂與趙襄子派來的說客合謀反智伯瑤。由是韓趙魏三家滅智,盡分其土地。晉哀公的權力被架空。

三家分晉

晉哀公死後,韓趙魏三家又瓜分了晉國的土地,晉幽公繼位後,管轄的土地只剩下了曲沃和絳城。

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三國正是被承認,到了公元前376年,三國滅晉,瓜分了晉國的最後一點土地,晉靜公被廢為庶人,晉國絕祀。

韓趙魏三國與秦楚燕齊遂成戰國七雄,昔日強晉灰飛煙滅。


尚宮女史


三家分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如果從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了智氏算起到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廢晉靜公,徹底瓜分了晉國最後的土地算的話那麼前後持續了差不多一百年,如果從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算起到公元前376年,也有三十多年。所以說三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開始的三家分晉也就是韓趙魏滅了智氏的時候,這個時候說三家分晉不如說三家分智。晉國自從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就一直把持著晉國的軍政大權,我們都知道在晉國發生了驪姬之亂之後晉國就沒有了貴族。這個在目前很火的電視劇重耳傳奇裡面是有的。所以這個也給晉國的分裂埋下了隱患。到了春秋末期的時候,當時晉國六卿只剩了韓趙魏智四家,其中智氏是最大的,當時智氏就聯合韓魏想滅了趙氏,結果反被韓趙魏三家算計,智氏被滅,之後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智氏,而且還殺了智氏兩百多口人,當時天下震驚。當時晉出公也是直接向齊國,魯國借兵討伐韓趙魏三家,結果晉出公出逃。之後晉哀公繼位,這個時候的晉國已經是名存實亡了,韓趙魏三家又瓜分了晉國的一些土地。

到了公元前403年,這個目前是公認的春秋戰國的分界時間,因為在這一年周王室承認了韓趙魏三家,分封了韓趙魏三家諸侯。到了公元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繼位了,這個時候韓趙魏三家繼續瓜分了晉國的土地,這個時候晉國王室只剩下了絳與曲沃兩個地方。到了公元前375年韓趙魏三家徹底瓜分了晉國,自此晉國徹底滅亡,徹底就從歷史上消失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三家分晉”事件,只所以那麼出名。是因為《資治通鑑》以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為起點。司馬光認為這一年,發生了影響重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三家分晉”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認。“三家分晉”發展到此時,尚還沒有完全瓜分晉國,晉室還有絳和曲沃兩邑。

直到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魏、韓、趙合力廢除了晉靖公,並瓜分了土地。晉室才算是完全絕祀,晉靖公成為了“家人”,家人也就是有家無國之人。

而在威烈王二十三年之前,晉國的重大事件,是三家分智伯。晉幽公由於害怕三家,所以就開始朝見韓、趙、魏,向三家稱臣。此時大約是公元前437年。

為什麼晉幽公會害怕三家呢?是因為更早發生的一個事件,就是三家滅智伯。大約是在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韓、趙、魏聯合消滅智伯,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而在更早之前,晉國還是四家。

周元王十一年,晉出公十七年,公元前458年。智伯聯合韓、趙、魏分了範和中行的土地,作為自己的食邑。此時,晉出公憤怒,想要到齊國、魯國借兵進攻四卿。當時晉國的四家,還是叫“四卿”。四卿由於害怕國外進攻,所以反攻晉出公,並將其殺死。那麼,此時,晉出公,能不能到齊國借到兵呢?能不能改變命運呢?答案是不能。

因為在齊國,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田常家族,就已經殺死了齊簡公,開始奪取齊國政權。而就在“三家分晉”後不久,田常家庭也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認,正式取得了齊國的所有權。

“三家分晉”中的周王室,無非就是站在已經腐朽的大樹上,宣告了這棵樹的死亡。晉國,不是分封式貴族樹林中,腐朽最快的一棵,也不是最後一棵,只是第一個被宣告死亡的。


歷史八卦陣


晉國是西周初期的封國,始封君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弟弟虞。成王將唐地封給虞,唐在河、汾之間。因此虞後來被稱為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改國名為“晉”,燮又稱為晉侯燮,這是第一位晉國國君。

平安渡過了西周時期,春秋時期的晉國曆史跌宕起伏,也可以說是精彩迭出。春秋早期,晉國就發生了小宗代大宗的事情,這是對西周宗法制的顛覆。曲沃一支的小宗取代了翼城的大宗做了晉國國君。接著就是晉獻公時的驪姬亂政,在混亂之中晉國公族也被誅殺殆盡。但是晉獻公時期晉國已經是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的強國。

下圖晉獻公和驪姬

晉獻公之後迎來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晉國先後戰勝楚國和秦國,並在王子帶之亂中扶助周王室,強大起來的晉國稱霸於諸侯。接下來的晉國在外稱霸,內有亂政,艱難前行。晉襄公、晉靈公、晉景公、晉悼公先公圖霸,晉國伏秦敗楚,會同諸侯會盟,讓中原地區在多戰亂的春秋時期能有難得的數年休養生息。

同時晉國內部六卿制度發展完善,卿族勢力的逐漸強大為以後晉國的分裂埋下了隱患。到了春秋末期,晉國國君被卿族勢力架空,晉國已經快要分崩離析了。其中有智氏的宗主荀申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一支,一度成為晉國的實際統治者,被稱為智宣子。智宣子的繼承人智襄子卻驕狂自大,最後智氏被韓、趙、魏三家宗主所滅。

韓、趙、魏瓜分了智氏封地,三家並立。這時候晉國國君晉幽公只有先祖的封地曲沃和國都絳兩個城邑。晉烈公時當時的周天子周威烈王賜封了趙、魏、韓三國,三國取得了諸侯的合法地位,晉國已經是名存實亡了。晉國的最後一代國君晉靜公於公元前349年被韓玘所殺,晉國滅亡,韓、趙、魏三家終於將晉國瓜分乾淨了。

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到來。


沅汰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三家分晉是春秋之終,戰國之始,是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三家分晉以後,戰國七雄格局正式確立,進入戰國時代。

春秋史基本上是晉國與楚國的爭霸史,秦國是後起之秀,甚至被強大的晉國堵住而不得東進,最後只能向西發展,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秦國也不可能之後暴打群雄,不一定最後一統天下,有些可惜了…


宋安之


首先要確認的是我們要說的是晉國而不是晉朝!晉國是春秋五霸之一的一個諸侯國,而晉朝是三國之後由司馬氏建立的一個朝代,兩者截然不同!

晉國是一個內亂頻繁的國家,三次內亂造成晉國大量公族精英受到屠戮,尤其是晉獻公時期的驪姬之亂,更是將晉國內亂推到了頂峰,晉獻公逐殺諸公子,太子申生上吊自殺,兩位公子重耳(晉文公)、夷吾逃到他國得以活命。從此以後,晉國曆代國君不再設立公子、公孫為貴族,這就是“晉無公族”!

公族之間是不會發生內亂了,但是得有人幫助國君治理諸侯國啊,所以異姓大夫開始崛起了,晉國大權慢慢的就被十幾家異姓大夫把持,而晉國國君的權利慢慢被架空了,這和各諸侯國慢慢架空周皇室如出一轍。

十幾家異姓大夫之間不斷爭鬥,到了春秋晚期,只剩下六家異姓大夫了,分別是趙氏、魏氏、韓氏、範氏、智氏、中行氏,史稱“晉國六卿”這六家決斷晉國所有大事。

公元前497年,趙氏受到中行氏和範氏的聯合進攻,智氏、韓氏、魏氏聯合趙氏一起討伐中行氏和範氏,中行氏和範氏失敗逃到朝歌;

公元前493年中行氏和範氏得到齊、鄭兩國的支持,與趙氏再戰失敗,次年中行氏和範氏逃出國外,兩氏滅亡;

公元前455年,實力最強的智氏,命令韓、魏一起攻擊趙氏,趙氏憑藉晉陽城固守不出,智、韓、趙圍攻兩年沒有攻下來,於是引水灌城,但是晉陽城的百姓寧死不降。 危急關頭,趙氏與韓、魏兩氏密謀達成協議,三家聯合一起滅了智氏,並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晉陽之戰,以智氏全滅告終;

公元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派使者拜見周威烈王,周天子順水推舟,封三家正式成為諸侯;

公元前375年,韓、趙、魏三家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晉國徹底滅亡,此事史稱三家分晉。






Callme不韋



風雨中的梅雲


當然,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在春秋戰國之際,當時晉國地主階級和奴隸貴族之間、各新興地主階級之間互相鬥爭。使晉被趙、韓、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晉君成為附庸。奴隸制的晉國也轉化為封建制的趙、韓、魏三國。並且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誌。


落鯨


是的。其實質是國家的權臣驅逐國君掌管國家大權。晉國是當時的強國,但後期國力孱弱,其國內有6個有權的公卿。分別是韓、趙、魏、範、中行、智氏。後智氏與趙、韓、魏滅範、中行氏,變成四卿並立。智伯最強勢力最強,尤其專權,擁立傀儡晉哀公。但其性格貪婪而霸道,經常欺凌韓趙魏三國,多次向韓魏索要土地,二家委屈服從。但趙國不從。於是,智氏聯合韓魏攻打趙地。在圍困趙地晉陽快要破城時,智氏得意地向韓魏君主炫耀自己的武力,造成後者的憂慮被滅,於是聯合趙氏一起攻打智伯,並殺死了智伯。之後韓魏趙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並把控了晉國的權力。最終周王室正式承認韓魏趙為諸侯,於是晉國不復存在。


幽文雅傑


趙魏韓三家當然是把晉國給瓜分了。公元前453年晉陽之戰後,原來晉國掌握實權的六家,只剩下趙魏韓三家了。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遷於端氏(今晉城市沁水縣)。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晉國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