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济群法师:见性善知识的重要性

济群法师:见性善知识的重要性

在大小乘经论中,佛陀时常赞叹善知识的重要性。告诉我们:由亲近善知识,而能远离恶友,不再造作恶行,时时修习善行。所以说,依止善知识意义重大,为全梵行,即圆满一切修行的保障。

直指人心的顿悟法门,更离不开善知识的耳提面命。在《六祖坛经》中,多处标明善知识的作用:“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又道:“若自不悟,需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济群法师:见性善知识的重要性

虽然世人本具菩提之智,却身陷迷梦,无法认识本心。唯有真正见性的善知识,才能为我们开显上乘修法,示导见性。唯有真正了知修行途中所有激流暗礁的明眼人,才能引导我们避开重重陷阱,顺利前进。如果他自己尚在黑暗中摸来摸去,虽也能从不同层面给我们以帮助,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坛经》说的善知识,必须是已经见性的人。

翻开禅宗历史,千里寻师、为法忘躯的记载比比皆是,并留下许多禅林用语,沿用至今。如云水、行脚,皆指觅师求道的出家人,为寻访明师而跋山涉水,参访各地。宗门公案中,更屡屡出现善知识观机逗教,因人说法的生动故事。祖师座下,往往只须三言两语,即令求法者契入本心。除此而外,更有各种超越常规的特殊手段,如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德山棒等,皆为宗师点拨弟子的善巧。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公案记载的只是开悟的高潮部分,学人所以能言下开悟,也离不开之前的积累。这种内因和外因的结合,才碰撞出豁然开朗的刹那,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效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