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百味中原

文‖賈鳳翔

春秋時晉楚爭霸,打了三大戰役。

第一戰役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之戰,結局是晉勝楚敗。

第二戰役是公元前596年的邲(今河南滎陽東北)之戰,結局是楚勝晉敗。

第三戰役就是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戰。這次戰役亮點紛呈。

點燃戰火

鄭國夾在晉楚兩個大國之間,經常朝秦暮楚。楚共王得知鄭國參加了晉國召集的會議,派公子側帶兵打鄭國。鄭國即背叛晉國依從楚國。晉厲公大怒,出兵伐鄭。鄭成公派人去楚國求救。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平灶填井

楚兵進到鄢陵,晉兵在彭祖岡安營。第二天,是六月最後一天,名為晦日。按常規晦日不動兵,晉軍不做準備。

五更時,天還沒亮,忽然寨外喊聲大振,守營軍士來報:“楚軍直逼本營,排下陣勢。”

晉中軍帥欒書大驚:“我軍沒有地方排陣,這可咋辦呢?”諸將紛紛議論,無計可施。

中軍副帥土燮16歲的兒子匄(gài)出了個主意:“將鍋灶削平,把井用木板蓋上,就有了列陣的地方。”欒書聽從了士匄之計。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擒楚王子

戰前,楚軍中出了個小插曲,養繇基和潘黨比賽箭藝,惹得楚共王大怒:“大將以謀略取勝,怎麼能以一箭僥倖呢?”沒收了養繇基的箭,不許再射。第二天五更鼓響過,兩軍擊鼓進軍。

晉厲公頭帶沖天鳳翅盔,身披蟠龍紅錦戰袍,腰懸寶劍,手提方天大戟,乘著金葉包裹的戰車。右有欒書,左有士燮,打開營門,殺奔楚陣。誰知陣前有一灘稀泥,車輪陷於泥中。

楚共王的兒子熊茂少年好勇,領著前隊,驅車飛趕過來。這邊欒書的車馬也到,大喝:“小將不得無理!”

熊茂見旗上有“中軍元帥”字樣,知是大軍,吃了一驚,回車便走,被欒書追上,活捉過來。

晉厲公要殺熊茂,部下獻計:“楚王知道兒子被擒,明日必親自出戰,可把熊茂囚到軍前往來走動,引誘楚王。”晉厲公依從。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兩支神箭

黎明,晉軍開營挑戰,沒有幾個回合,晉兵推出囚車。楚共王看見兒子,急得七竅生煙,忙叫部下打馬上前,來搶囚車。

魏錡望見,徑直追向楚王,架起一箭,颼聲射去,正中楚王左眼。楚王忍痛拔箭,眼珠隨箭而出,掉在地上。有個士兵撿起來獻給楚王,說:“這是龍睛,不能丟棄。”楚王便放在箭袋裡。

晉兵一齊殺來。楚共王急喚神箭將軍養繇基速來救駕。養繇基慌忙馳過來,但身邊沒帶一支箭。楚王抽出兩支箭交給他,說:“射我的是綠袍虯髯的人,將軍為我報仇。”

養繇基領了箭,飛車跑入晉營,正撞上魏錡,一箭射去,正中項下,魏錡伏在弓袋上死去。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醉酒自盡

這時晉國搬來的魯、衛兩國之兵來到,距此只有二十里。楚共王大驚,便令左右召中軍元帥公子側商議。

公子側平日愛飲酒,每次飲酒不下百觚,醉得整日不醒。楚共王知道他有這個毛病,每次出兵,都告誡他不要飲酒。晉楚交戰,重任在身,更不允許公子側滴酒入口。

這日,楚共王中箭回營,又羞又怒。公子側進言:“兩軍都已經疲憊了,明日休息一天,讓我仔細考慮對策,務必為主公報仇雪恨。”公子側辭別楚王回到中軍帳中,坐到半夜一籌未展。

公子側有名心腹小卒,見主帥愁思勞苦,便想到居處還藏三罈美酒,就熱了一大杯送到公子側面前。

公子側嗅了嗅,驚訝地問:“是酒嗎?”

小卒說:“不是酒,是椒湯。”

公子側領會他的好意,一飲而盡,問道:“還有椒湯嗎?”

小卒說:“有。”滿斟獻上。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公子側不知飲了多少,酩酊大醉,倒在床上。楚共王命人召公子側,誰知公子側爛醉如泥。楚共王無奈,只得退兵,讓養繇基保公子側回國。養繇基令左右將公子側用皮帶綁在車上。

黎明時,晉軍來到陣前挑戰,看到空帳,才知道楚軍已經逃去。欒書要追殺楚軍,士燮極力阻止。這時探子來報:鄭國各處都有兵固守。欒書估計一時攻不下鄭國,便凱旋而歸,魯、衛的軍兵也都各自回國。

公子側行了五十里的路程,方才酒醒,羞愧自殺。

晉軍在此戰中表現出較高的作戰指導能力,出動軍隊及時,“先據戰地以待敵”,贏得一定的主動。在會戰中,既能根據楚軍的陣勢和地形特點佈陣,又能當機立斷,先發制人,並及時改變部署,加強兩翼,先弱後強,從而一舉擊敗楚軍。

楚軍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倉猝興師,行軍太急,“其行速,過險而不整”(《左傳·成公十六年》),造成軍隊疲勞。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2、一味強調趕在齊、魯等國軍隊到達前與晉軍會戰,過於急躁。

3、未能判明晉軍作戰意圖,並採取相應的行動。

4、會戰中缺乏權宜機變能力,以致被動挨打。

5、主帥不守軍紀,醉酒誤事(這真是奇葩),致使楚共王喪失再戰信心。

在晉楚爭霸戰爭中,取勝的晉文公、楚莊王都進入了春秋五霸。晉厲公不僅打敗了楚國,之前還打敗了秦國。那麼,晉厲公為什麼沒有進入春秋五霸呢?這跟他不善於處理國內矛盾有關。

晉厲公先聽三郤讒言殺伯宗,再聽胥童讒言殺三郤。放過了欒書、中行偃,卻被他們殺死了。於是,連他在鄢陵之戰中取勝也被打了折扣,被認為是楚國的失誤造成的。一個人想在歷史上樹立光輝形象不容易啊。

2500多年前的鄢陵之戰,竟然如此奇葩!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賈鳳翔,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為許昌市老幹部大學文學教師。在小說、散文、戲劇、影視、曲藝、詩歌、文藝理論、書法、音樂、攝影諸領域均有作品在國家級、省級發表或獲獎,出書三十餘本。系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名列《中國當代文藝家辭典》。博客被新浪總部評為全球十大新銳之一。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