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翁源400名扶貧幹部下沉農村一線 抓防疫促復工鬧春耕一體推進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脫貧攻堅工作帶來新困擾和新挑戰。疫情當前,翁源縣全力抓好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近400名扶貧幹部下沉農村基層一線,將抓防疫、促復工、鬧春耕等工作統籌謀劃、一體推進。

翁源400名扶貧幹部下沉農村一線 抓防疫促復工鬧春耕一體推進

扶貧辦工作人員到村指導工作

6天遍訪51個省定貧困村

翁源縣扶貧辦分別於2月4日至6日和24-26日走訪了全縣51個省定貧困村,調研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影響,看望駐村幹部並督促其認真做好自身和貧困戶的防護,全面瞭解疫情之下貧困村及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督促復工復產等。記者隨車參與了遍訪活動,所到之處,看見貧困村的村容村貌乾淨整潔,村民生活井然有序,春耕備耕工作如火如荼。

翁源400名扶貧幹部下沉農村一線 抓防疫促復工鬧春耕一體推進

沾坑村貧困戶在田間整地備耕

在翁城鎮明星村,記者看見駐村幹部與村“兩委”幹部帶領群眾一起擼起袖子整理村容村貌,清理衛生死角,把防疫工作落到實處。在官渡鎮官渡村,村支書方健芬介紹說,疫情開始以來,駐村工作隊堅守工作崗位,和村幹部一道組織開展群防群控,村裡的40多名貧困戶家庭成員主動參與,他們和村幹部、黨員群眾一起戴口罩佩袖章,制止勸導聚集群眾,疏導勸返外來人員,排班守路口、發放宣傳資料、噴灑消毒液……方健芬感動地說:“在關鍵時刻、緊要關頭,貧困戶識大體、懂感恩的情懷,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彰顯了脫貧攻堅的社會成效。”

翁源400名扶貧幹部下沉農村一線 抓防疫促復工鬧春耕一體推進

駐村幹部向村民發放口罩

在龍仙鎮李洞村,記者見到村黨支部書記鄭紹暢和駐村第一書記黃國良帶領村“兩委”幹部扛著米、提著食用油,送往五保戶、低保戶和有特殊困難的群眾家中,確保他們在非常時期足不出戶,安心在家防疫。黃國良表示:抓防疫不忘扶貧,關鍵時刻尤其要照顧好貧困戶的生活。對於今後的發展,村裡也有了規劃,今年爭取利用扶貧資金按“公司+村委會(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新的種植試驗項目,以點帶面帶動發展村集體和村民經濟。

多舉措推進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村民外出務工和農業生產,如何穩妥推進村民復工復產,翁源縣扶貧辦主任何小敏介紹說,扶貧辦主動聯繫人社部門和對口幫扶的東莞市,為貧困戶推薦外出務工的就業崗位,同時加強防控疫情宣傳,打消他們不敢外出的恐懼心理,動員他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儘快外出復工。據統計,截至2月26日,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總人數5824人,返崗就業人數4031人,有意願而尚未就業人數257人,兩者佔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總人數的七成多。

在翁城鎮沾坑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張朝春也向記者介紹了該村復工復產的情況,他說,截至2月26日,全村已復工復產228人,復工復產率97%;外出人員中貧困人口34人,已復工30人,復工率88%。

張朝春帶記者來到一片開闊的田地裡,貧困戶廖多富正在整地備耕,交談中得知,廖多富一家5口人,老母親年邁多病,妻子殘疾,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流轉土地9.5畝規模化種植果蔬,年純利潤約6萬元,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擺脫了貧困。這是沾坑村通過推進土地有序流轉,幫助貧困戶增收的一個縮影。全村有勞動能力的26戶貧困戶中,18戶種植果蔬,12戶種植面積5畝以上。今年春耕,該村最大的種植大戶流轉了30畝耕地,並實現了連片經營。為落實產業獎補政策,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駐村工作隊深入田間地頭瞭解貧困戶種植情況,對達到6畝以上種植大戶落實封頂的獎補。疫情當前的春耕,沾坑村駐村工作隊引導村民做好防護,將籌措到的一批口罩發放給一線工作人員,將熱心企業捐贈的消毒物資發放到種植大戶,用於生產工具清潔和消毒。

翁源400名扶貧幹部下沉農村一線 抓防疫促復工鬧春耕一體推進

駐村幹部到田間瞭解貧困戶蔬菜種植情況

扶貧幹部為大家舍小家

在官渡鎮龍船村,來自東莞市厚街鎮的駐村第一書記劉育強介紹了村裡的疫情防控及當前的春耕備耕情況。劉育強自大年初三提前結束假期回到龍船村開展疫情防控以來,連續一個多月堅守崗位,未曾回過家,兩個年幼的孩子只能在視頻裡跟爸爸見面。同樣是大年初三到崗的,還有寮步鎮駐龍仙鎮青雲村第一書記劉錦枝,一進村就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母親重病在床也無暇照顧,只是借回寮步鎮為青雲村籌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的機會,匆忙回家看了母親一眼。

這只是翁源縣400名扶貧幹部疫情開始以來工作狀態的一個縮影。在這些扶貧幹部中,特別是來自廣州、東莞、韶關市區的駐村幹部,遠離單位和家人,白天走家串戶忙工作,晚上孤獨地待在村裡,在家從來沒做過家務的大男人,現在每天為了解決吃飯的問題,把煮飯洗衣服當做了一種打發時間的樂趣。他們當中有許多人的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有年幼的孩子需要關心,但他們為大家舍小家,一心撲在工作上,他們的工作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和群眾的擁護,村幹部和群眾紛紛豎起了大拇指:為了扶貧工作,他們付出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