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轉:江永寧折翼天使用堅守執著築夢信訪

轉:江永寧折翼天使用堅守執著築夢信訪

江永寧:株洲市信訪局綜合調研科科長。從事信訪工作20年。兩次獲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個人;2004-2006年連續三年獲全市維護穩定先進個人;獲2007-2009年度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個人並記三等功;2011年被評為全省信訪綜合調研暨宣傳統計工作先進個人;2012年被授予全省信訪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優秀督查員稱號及黨的十八大駐京維穩勸返先進個人;2016年10月,被評為湖南省“最美信訪幹部”。

上學的時候,同學們議論說,如果她的腿健全,她一定可以一飛沖天,因為她優異的學習成績讓他們羨慕欽佩;參加工作後,同事們評價說,如果她的腿健全,她一定會飛向更高更遠的地方,因為她超強的辦事能力讓他們刮目相看……是啊,年幼時那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導致她左腿終身殘疾,就像鳥兒折斷了翅膀,渴望著飛,卻怎麼也飛不高、飛不遠。但是,她並沒有在命運面前屈服,而是自強不息,奮力拼搏,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克服生活中的諸多不便,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她,就是株洲市信訪局綜合調研科科長江永寧,一個用殘缺之軀堅守信訪工作崗位二十年、用執著信念構築信訪事業和諧夢的信訪幹部。

二十年來,江永寧信訪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來經營,把上訪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來對待,敢於擔當、敢於作為、敢於“為民請命”,為黨分憂、為民解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幹出了不平凡的成績。

梅花香自苦寒來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同時又為你打開了一扇窗”。 江永寧出生於一個當年父親身份為廣州軍區某部隊下放農場勞動改造的“摘帽右派”、母親成分為地主的家庭,從小飽受偏見和歧視。半歲時,因患小兒麻痺症導致雙腿癱瘓,初中階段接受矯正治療後仍落下終身左腿殘疾,成為一生的痛。但是她並沒有被命運打倒,而是相當堅強。從小學到高中,她每學期都是學習委員、三好學生,考上大學後,她依然是三好學生、優秀實習生和甲等獎學金獲得者,甚至還拿過湘大藝術節象棋比賽女子組的亞軍。她始終不拋棄、不放棄,參加工作後,更是追求盡善盡美、大愛無疆的人生理想,用堅定、忠誠去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務實、創新去繪就信訪事業的美麗藍圖。

不愧蒼天不愧民

也許是父母的遭遇和自己的經歷造就了江永寧一顆善良的心,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上她都非常同情弱者,樂意去幫助需要幫助而自己又能夠幫助的人。到了信訪崗位後,江永寧的這種善良更是在上訪群眾身上得到多次體現。

李某、聶某兩人同屬原株洲電力機車工廠精簡下放人員,多次到市信訪局上訪,要求落實有關政策。江永寧抱著認真負責的態度,為他們的事情到工廠查閱檔案、到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諮詢相關政策,可他們的訴求卻沒有政策支持。望著他們失望而無助的眼神,站在大門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她為他們買來牛奶和麵包充飢,苦口婆心地疏導安慰,自掏腰包出路費讓他們回家。河南愛滋病患者張某在接訪大廳放聲大哭,沒人敢接近。時任市信訪局處信接訪一科科長的江永寧尋聲而去,面對面地聽取他的訴求。得知他是一名艾滋病人,享受了免疫關懷而又用掉了相關部門給的路費回不了家的境遇後,江永寧馬上與市民政局救助站聯繫買了一張火車票送其回家。

2014年,一個戴著高度近視眼鏡、身體瘦弱嬌小的老太太提著一大撂材料指名道姓要找江科長,說是慕名而來。江永寧把她接到辦公室坐下,泡上一杯熱茶讓她慢慢說。她說自己是株洲冶煉廠子弟學校退休教師趙老師,石峰區教育局不按她檔案裡的中教職稱發退休費,這幾年調整退休費幅度大她才發現自己與周圍同類人員退休費每月相差幾百元,要求石峰區教育局糾錯,補發其退休費並按職稱發放。因時過境遷,企業教師檔案早就移交地方政府,趙老師的問題解決起來難度特別大。但是,再大的困難也要迎難而上,因為這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源自內心的對自己的信任。江永寧到原來的工廠以及石峰區走訪調查,發現趙老師的檔案裡退休工資審批表與退休證上退休的時間不一致。正是從這裡找到突破口,又從市人社局找來職稱認定的相關文件,糾正了石峰區教育局的錯誤,補發並落實了趙老師的退休待遇。老太太爭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喜不自禁,請人做了一面寫著“辦實事人民好公僕,解難題教師貼心人”的錦旗送到江永寧手上,並告訴江科長受其影響,她已開始資助一名貧困大學生,以後還將盡力去幫助他人。

轉:江永寧折翼天使用堅守執著築夢信訪

春蠶到死絲方盡

在信訪工作崗位整整20年,江永寧同志執著地堅守,把青春和熱血都奉獻在這個她心愛的事業上。在孩子眼裡,她可能不是一個好母親。生孩子沒多久後單位人手緊張事情多,她忍痛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提前一個半月結束產假回單位上班;省裡來了督查組,需要加班加點趕材料做準備,她不顧孩子肺炎住院需照顧,工作到很晚才趕去醫院。在父母眼裡,她可能不是一個好女兒,工作二十多年她僅僅因為家中長輩去世休過一次探親假;全國“兩會”北京值班期間,她的老父親得了帶狀皰疹,十分危險,但是她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在丈夫眼裡,她可能不是一個好妻子,因為工作任務多,她沒有親手為他做過一頓像樣的飯菜,也經常不能去看望公公、婆婆。2009年公公得了肺癌,住院半年時間,她去探視的時間屈指可數,別提留在身邊照顧了,丈夫至今對她都頗有微詞。她虧欠他們真是太多了。但,即便青絲已變白髮,她始終甘於付出、無怨無悔。“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她的所作所為、言傳身教使曾經叛逆的兒子從不理解到理解,以母親為榜樣,生活上自強自立,學習上奮發圖強,於今年7月中旬被中國傳媒大學錄取。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江永寧同志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清苦的信訪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付出,弘揚了信訪幹部“忠誠、擔當、務實、創新、奉獻”的精神,不愧為一名優秀的信訪幹部、一名“最美”的信訪幹部。

【來源】湖南信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