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清華副教授完成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曾經是農村放牛娃

薛其坤,1963年出身于山東省蒙陰縣的一個農村,小時候家裡並不是很富裕,平時要幫助家裡人幹農活,學習時間非常少,雖然環境很艱苦,但是他十分努力,從來沒有放棄過學習,1980年9月,順利考入山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數十年如一日,不斷鑽研學習,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清華副教授完成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曾經是農村放牛娃

其實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取得如今的成就,背後是非常艱辛的,考研3次,讀博7年,曾經遠赴日本求學,身處異國他鄉,語言不通,學習艱辛,作息嚴苛,曾經失落與沮喪,但從未放棄,也是這段艱苦的求學經歷,成就了他對科學的好奇心、對工作的熱愛、對科研的責任,還促成了超刻苦的學術精神,並發現諾獎級科研成果。

清華副教授完成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曾經是農村放牛娃

2013年,一項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科學發現在國際上引發了巨大關注。很多領域內科學家都表示,這項科研成果,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對人類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楊振寧對科研成果的評價是:“這是中國本土首次諾獎級的實驗,也是第一次在本土實驗的基礎上,發表出了諾獎級的科學論文。”領導這一科研項目的科學家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教授。

清華副教授完成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曾經是農村放牛娃

薛其坤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高/低能電子衍射、光學探針以及各種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種金屬、半導體表面晶體結構/化學性質、異/同質結薄膜外延和低維納米結構的生長動力學和控制。在微電子工業上具有廣泛用途的化合物半導體GaAs和GaN生長表面的兩維晶體結構、光學性質以及相關異質結外延中應力釋放問題、InAs/GaAs量子點的形成機理和穩定性、納米團簇的生長、C60/C84/C70在半導體上的薄膜生長等研究中做過比較系統的工作。

清華副教授完成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曾經是農村放牛娃

研究興趣包括稀磁半導體的分子束外延生長和自旋注入、低維納米結構的磁性和在自旋電子學中的應用、量子效應對低維納米結構電子性質的影響(比如催化)等。

清華副教授完成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曾經是農村放牛娃

如今,薛其坤身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同時也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他成功的背後是不懈的努力和從未放棄。他的精神值得現在年輕人學習,不管你未來從事哪個行業,只要勤奮、執著、刻苦 ,就不會一事無成。

清華副教授完成科研成果—量子反常霍爾效應,曾經是農村放牛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