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济宁什么时候建地铁?

冬天的杨树林666


我的答案是济宁最近三年内修建地铁的可能性不大,最乐观情况也得五年后能开工,具体原因如下:


1.十九大召开完后,国家发改委将地铁的申报标准提高了接近原来的三倍,之前的申报标准只需要地方财政预算达到100亿即可,而现在要接近300亿,当然这对于2017年财政收入达到380多亿的济宁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发改委的另一项要求却直接卡死了济宁市申报的希望,即中心城区人口要达到300万,而符合这一标准的在全山东省只有济南青岛两个市,对于中心城区人口只有不到两百万的济宁来说,离这个标准相去甚远。而按照济宁市的规划,济宁城区人口要达到300万需要等到2035年。

2.济宁目前城市的人流量还未能达到修建地铁的标准,如果盲目地上了地铁,到时候有可能面临着一天大部分时间跑空车的尴尬局面,而且由于修建地铁成本太大,全国大部分二线城市的地铁都是在靠财政补贴来运转,如果人流量再不足,那对于财政本来就薄弱的三线城市济宁来说只是赔本赚吆喝。如果真建了地铁恐怕只怕是便宜了开发商和炒房团,而大部分的济宁市民只能面对被地铁拉高的房价叹息,只有当本市的人均收入达到相当的水平,地铁才能给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3.山东省内对地铁的争取力度不足。看看隔壁的江苏已经有六个城市有地铁,四个已经通了。而山东目前只有济南和青岛有地铁,而且济南的还没通车,可见山东省对地铁的争取力度太弱,没有把握好当年地铁的申报潮,导致现在山东地铁面对其他强省严重落后,而山东本身作为全国排名第三的强省,这个成绩确实说不过去。在全省的大环境下如此,济宁想要申报地铁更是难上加难。

以上的情况对于临沂淄博和烟台等市也同样适用。值得一说的是,济宁和比亚迪合作的云轨项目已经开通,而极具科技感且造价低廉的云轨,让济宁的公共交通更上了一层楼,成了山东除了济青之外唯一一个没有地铁却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而济宁随着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大和济枣荷都市圈的规划,未来中心城区的人口将不断扩大,相信济宁迎来中心城区人口300万的日子将更快来临,届时将再无阻挡济宁地铁申报的门槛。


城市里的一粒尘埃


济宁最近三年内修建地铁的可能性不大,具体原因如下:

济宁暂时不具备申报地铁的条件,地铁并不是想建就建,下面是国务院出台地铁和轻轨建设条件:

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

很显然,济宁城区人口达不到要求,目前并不符合申报建设地铁的条件。只城区人口这一条件,山东只有济南和青岛有条件申地铁。所以,目前并不能确定济宁什么时候建地铁。

济宁目前城市的人流量还未能达到修建地铁的标准,如果盲目地上了地铁,到时候有可能面临着一天大部分时间跑空车的尴尬局面,而且由于修建地铁成本太大,全国大部分二线城市的地铁都是在靠财政补贴来运转,如果人流量再不足,那对于财政本来就薄弱的三线城市济宁来说只是赔本赚吆喝。如果真建了地铁恐怕只怕是便宜了开发商和炒房团,而大部分的济宁市民只能面对被地铁拉高的房价叹息,只有当本市的人均收入达到相当的水平,地铁才能给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大话济宁


大家好,我是老赵杂说!

山东邹城人!邹城市属于济宁代管县级市!

2017年济宁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0.6亿元、增长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2016年济宁全市人口835.44万人:包含2个区,7个县,2个县级市。如果去掉7个县,2个县级市,仅仅计算济宁市区的人口,不过200万人左右,还包括大量农村人口,当然还包括以前是县级市现在规划为区的兖州区!

再来看看,国家对城市地铁建设的要求条件:

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300亿元以上;

2.国内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以上;

3.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上;

4.规划线路的客流量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

把济宁的条件与国家要求一对比,城区人口首先就差了很多,单单这一条限制,济宁地铁就遥遥无期!

当然除了以上的几点,还有其它硬性要求

近三年的政府债务率不应高于120%,投资比例等等!

近年来,国家对地铁的审批越来越严格,对城市各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只有踏实的提高自身硬实力,才会距离地铁越来越近。

包头地铁本来已被国家发改委批复,已经开工建设了,又被紧急叫停;呼和浩特3,4,5号线地铁项目也被叫停。原因之一是过度举债!

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定价不宜太高。目前国内已经开通地铁的20多个城市,没有一个能够整体上实现盈利,全部需要财政补贴。三四线城市客流量小,民众出行对票价要求更为苛刻,所以地铁的运营压力会更大,对一个城市的财政状况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老赵杂说


为什么城市都争相建地铁

地铁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象征,对缓解城区交通交通压力,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合理配置,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截止到2017年1月,全国已经有30多个城市建成运营地铁,每年都有计划开工和上报待批复的城市,不乏三四线城市。地铁嫣然已经成为城市之间相互竞争的一个表现。

济宁暂时不具备申报地铁的条件,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建地铁

但是地铁并不是想建就建,下面是国务院出台地铁和轻轨建设条件:

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

很显然,济宁城区人口达不到要求,目前并不符合申报建设地铁的条件。只城区人口这一条件,山东只有济南和青岛有条件申地铁。所以,目前并不能确定济宁什么时候建地铁。

济宁云轨——成为山东第二个拥有轨道交通系统的地级市

地铁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建设成本极大,而且成本回收周期长,盈利难。据统计,内陆城市只有北京地铁4号线、机场线,上海地铁1号线是盈利的,其他城市都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说,城市并不是都需要去争地铁项目,盲目申报地铁会成为地方财政的巨大负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交通方式的选择要因地制宜。

以前济宁总喜欢与江苏徐州相对比,徐州地铁已经在2016年开工建设,济宁怎么不建地铁。今非昔比,徐州的城市地位已将明显高于济宁,跻身二线城市,济宁还是三线。定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GDP徐州比济宁多近2000亿。

所以说济宁应该审时度势,不能相互攀比,城区人口虽然不足,但是济宁和下面县市区联系紧密,因此济宁正在发展城际云轨。这也是轨道交通的一种,比较符合济宁的市情。

济宁轨道交通也叫济宁轻轨,该系统由轻轨和跨坐式单轨组成,主要服务于城际交通,相比于传统的地铁运输,有投资小,工期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其中济宁轨道交通5号线孔孟旅游快线的云轨车厢由比亚迪公司提供,目前5号实验线已建设完成,标志着济宁成为山东省内继青岛后第二个拥有轨道交通系统的地级市。

等到济宁的城区人口、人流量大、经济实力强等条件成熟了,自然会发展地铁。


奇趣影视馆


济宁这小城市还不足以修建地铁,虽然济宁市政府有规划五条线路,其中曲阜到邹城的比亚迪云轨算其中一个。但是这个云轨在邹城段建的差不多并且试车的时候,停止啦!属于未批先建项目,被上级一顿批。济宁人想在家门口坐上地铁,十年吧,五年内没机会。

更何况地铁造价那么高,山东省也就青岛济南开建地铁了,别的城市都没动静。


昨夜雨33


山东济宁,是山东省规划的鲁南中心城市,是山东省列出的六大中心城市之一。

济宁的地铁项目,的确有规划,而且规划的是四条地铁线路。一号线:起点大运河站,终点光府河站,全线路共设十个地铁站。

地铁二号线:起点是济宁站,终点是赵庄站,全线路共设置十个地铁站。

地铁三号线:起点王母阁,终点东外环,全线路共设置十五个地铁站。

地铁四号线:起点萧王庄站,终点龙行路站,全线路共八站。

以上这些仅仅只是济宁市的地铁规划而已,今年建设地铁的门槛又高了,需要想建地铁的城市,当年GDP要达到6000亿元,市区常用人口要600万人。包头市已经建设一百多天的地铁项目都下马了。以济宁现在的经济条件,估计也得十年以后才有实力建设地铁。不过现在济宁市已经开通了云轨,虽然不如地铁,但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过渡办法。



曾经6029059217


地铁这样大项目,首先地市级行政单位进行规划,然后送交省委和省发改委进行审批,然后送交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进行审批,然后由国家拨付一部分资金到省,省里再拨付一部分资金连同国家拨付资金到市里,最后地市级利用自筹资金和拨付资金进行建设。

而现在,国家发改委对新建地铁卡的比较严格,对经济总量和城市常住人口都有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批,所以济宁有的等了。


远方好书美食都不可弃


感觉济宁还没达到建地铁的条件,无论从人口,财力,城市规模都没达到,现在国家对地铁的建设也控制严了,济宁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建地铁。不过说回来,济宁不建地铁也是对的,这么个城市建了地铁真是实属奢侈浪费,有了地铁政府得贴进去多少钱,才能维持住地铁的正常运营?市政府不如把钱用到别处为老百姓办点实事。


枫ye红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螫


用户8720126631868


云轨应该快了吧,邹城到曲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