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供应链金融怎么融资?融资模式有哪些?

范不凡的


新芽NewSeed(www.NewSeed.cn)3月19日消息,据上交所16日公告,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商融(上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商融保理),发起的德邦蚂蚁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券20亿元发行取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成为全国首单互联网电商供应链ABS(资产支持证券)。


本次项目是商融保理依托金融科技、大数据风控体系,对天猫商城和阿里生态中入驻的商户进行筛选和授信,并通过受让上游供应商对合格商户的应收账款进行资产证券化,为商户和上游供应商融资。


通过供应链与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度融合,高效率、低风险地解决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此外,由于入驻商户数量较多,该项目债务人较为分散,不依赖单一核心企业信用,更体现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资产先行、风险分散”的特点。


据了解,截至2018年2月底,天猫商城和阿里生态中开展保理业务的商户已超过250家,上游中小供应商数量更是接近1500家,单笔业务金额多在0-50万元之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发行完成后,将为上述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不仅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进一步促进供应链生态的良性协同。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ABS主要有两大特征,首先是基础资产通常为小额贷款。小额贷款适合核心企业对下游分销商的小额贷款,基于以往经营数据来决定授信额度,具有额度小、期限短、分散度高、贸易真实性的特征。


其次是,互联网供应链金融ABS产品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成本低、效率高、发展快的优势,又可利用供应链金融的贸易自偿性和大数据风控模式减少管理弱和风险大的劣势,提高资产池质量。


在今年3月6日,小米旗下重庆小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也首次发行100亿元供应链金融ABS,并获上交所无异议函通过。从公开资料来看,和上述蚂蚁金服产品模式类似,该产品也是在以小米上游供应商为核心的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基础上、围绕核心企业小米的企业信用反向衍生的保理债权ABS,发行方式上,储架式发行因避险、灵活成为这类互联网企业的首选。


新芽NewSeed


我们一般把依托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称为供应链融资,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供应链金融ABS,我们研究发现,2018年是供应链金融ABS(含企业债权、保理合同债权、应收账款等)爆发年,发行规模预计在4100亿左右,占ABS整个发行市场近30%,远超去年的1500亿,尤其在物流、医药、汽车、地产等市场巨大、符合消费升级、处于民生刚需的行业发展迅速。供应链金融+ABS的意义明显体现在:

(1)产业要发展,不仅核心企业需要资金,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因应收账款/账期长等行业问题更需融资,满足扩大运营、偿还债务等实际需要,供应链金融+ABS可以这类企业提供持续、稳定、低成本的资金,并借助ABS转移风险;

(2)合理设计ABS结构(如循环购买),可用较短期限资产满足长期限融资,让企业专注市场聚焦产品,更快发展;

(3)因合同、发票等存在不透明做假、篡改可能,资产信任存在风险,对合规经营、资产真实的企业融资有更大利好,并且有利于引入其他性质资本(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

衷心期待更多专业团队和资产服务机构同仁入局,提升资产辨识能力,供应链金融+ABS会迎来更大发展,一起切实改善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融资,助力中国商业腾飞!


融资亮点


1、由核心企业担保,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及库存抵质押的一种形式进行融资。

这是一个封闭式的资金链循环。因为供应链金融主要关系是上下游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关系。例某银行基于应收账款质押开展供应链金融,针对A核心企业,B\\C为上游供应商。B\\C依照与A的历年购销合同周期应付款金额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给予授信额度,偿还可以循环使用。银行要求A根据约定付给B\\C的应付款直接付给银行,这样可以减少供货商资金压力,也是大环境说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样的模式需要银行对A核心企业进行详细准确的判断,违约付款现象产生普遍,该如何把控?对B\\C这样的上游供应商把控在于供货是否稳定?产量及质量是否稳定?

例某银行基于库存开展供应链金融,针对A核心企业的货仓内货物的种类、数量综合授信。B\\C上游供货商的货物提前进入A的货仓,依据B\\C的入库数量价值给予B\\C授信,并且约定数量及价值不得低于约定值。这种动产融资模式需要借助核心企业担保第三方监管。解决B\\C的融资难问题。但是如何保证货物的质量及价值问题?


时代文艺青年


一、供应链金融是环绕中心企业,给他的上游和下流中小企业供给的一种金融效劳。

二、经商时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对上游,供货商向中心企业供货,产生应收账款,想要快速回笼资金

2.对下流,收购商向中心企业收购,存在资金短缺

三、对应的解决方案(融资形式)分别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订单融资,详细来讲:

1.对上游,中心企业向上游企业收购货品,一般要先货后款,有很长的结算期。上游企业供完货后可以开出发票,吸引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定制,找doctorZbp,质押给供应链金融效劳商,一般能回笼80%的资金。(上游企业还款可所以中心企业到期打来的货款或许其他资金)

2.对下流,中心企业卖货给下流企业,一般要先款后货,下流企业自筹20%的货款,供应链金融效劳商垫80%,然后货款以下流企业的户头一同打给中心企业。可是,中心企业收到货款后,宣布的货品要在供应链金融效劳商指定的库房进行质押监管。(下流企业还款可所以货品出售回款或许其他资金)


Z博士BP


一、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1、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是指在对供应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供应链的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已经脱离了商品融资单纯服务于大宗商品交易的范畴,从理论和实务上构成了一个业务门类。

2、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金融、物流金融的关系

图表:供应链金融、产业金融和物流金融的区分


供应链金融是为某供应链中一个或多个企业的融资请求提供服务,它的出现避免了供应链因资金短缺造成的断裂。在具体融资过程中,物流企业辅助金融机构完成整条供应链的融资,供应链金融模式不同其参与程度也不同。由于面对整条供应链的企业,金融机构易于掌握资金的流向及使用情况。

从风险控制体系的差别以及解决方案的问题导向维度,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分为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采取的标准范式为“1+N”,即以核心企业“1”带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N”进行融资活动,“+”则代表两者之间的利益、风险进行的连接。

3、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

从银行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银行融资的区别主要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对供应链成员的信贷准入评估不是孤立的。银行将首先评估核心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行业地位,以及它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如果条件满足,而且证明整条供应链联系足够紧密,银行将为成员提供融资安排,并且不会对成员的财务状况做特别的评估。对成员融资准入评价的重点在于它对整个供应链的重要性、地位,以及与核心企业既往的交易历史。其次,对成员的融资严格限定于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背景,严格控制资金的挪用,并且以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引入核心企业的资信,作为控制授信风险的辅助手段。另外,供应链融资还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即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

4、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三个运作主体: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其中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是融资服务的需求者,金融机构为融资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企业仅作为金融机构的代理人或服务提供商为贷款企业提供仓储、配送、监管等业务。

二、供应链金融发展驱动因素

1、网购发展推动供应链管理成长

从PC 端购物便利性推动网购从萌芽到腾飞,碎片化时间利用促进移动端网购爆发式增长,中国网上购物规模持续攀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 2016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5.16万亿元。网购更加推崇个性化体验,倒逼生产模式改革,小批量生产占比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作用更加重要。同时,网购便于生成客户偏好数据,能够更好根据大数据分析消费习惯指导生产。第三,网购形成数据奠定供应链各环节信用评价基础,为供应链金融提供有效支撑。

互联网发展降低融资门槛,为供应链提供资金支持。伴随互联网发展,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P2P 等模式迅速发展。相比传统从银行渠道获取资金模式,P2P 等网上融资渠道程序更加精简效率更高。虽然中国P2P 经历野蛮生长暴露出部分信用问题,但是行业发展趋势是向上的。未来行业规范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融资将会为供应链发展提供资金支撑。

2、城镇化水平提升驱动供应链管理发展

农村消费相对偏低,城镇化水平提振消费需求,推动供应链管理发展。中国城镇化水平相对偏低,2016 年中国城市化水平57%,低于美国81.45%,日本93.02%和俄罗斯73.92%水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城市居民偏低,所以消费支出也相对较低。伴随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升和城镇化水平推进,农村居民购买力有望释放,消费规模持续增长可期。消费市场持续扩张,需求多元化更加凸显,供应链管理受益。

3、政策利好支撑供应链管理发展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推动供应链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 年9 月,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中提出鼓励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建设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加快发展具有供应链设计、咨询管理能力的专业物流企业,着力提升面向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16 年2 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力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资。


四、供应链金融增值链分析

为了确保整条供应链能够顺利进行,企业就必须纵观全局,了解上、下游的企业具体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在许多案例中,客观上可以发现供应链一旦出现了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供应商无法正常按照合约(如:质量、数量、日期等)提供产品所引起的,并非是采购商无法支付货款所引起的。因此作为下游的企业更应当与上游供应商保持紧密联系,及时了解供应商的各种信息,避免因供应商无法及时交货而引起的供应链的中断。正如同之前所说的,企业通常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货物流上,仅仅关注于企业的货物是否按照要求及时地送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供应商不能及时提供货物的原因主要因为资金上的短缺。因此作为下游的企业更应该倍加关注整条资金流的状况。

通过梳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贸易依存关系,银行从企业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出发,银行结合物流企业的专业物流服务和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打造了供应链金融“四大增值链”构建了包括应收账款增值链、预付账款增值链、物流服务增值链和电子服务增值链在内的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供应链金融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