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抗战时期,趴在山上打伏击,敌方指挥官用望远镜应该可以看到,为什么还能伏击成功呢?

91飞歌影视


千万不要试图通过看现在的电影来理解当年的人民军队(60年代的军教片还是不错的)。事实上,算是北方10月左右的山头上,也并不是真的只有砂石,地表还是有植被的。人民军队也很善于开挖堑壕,将自己藏到地下。如果堑壕的伪装做得好,即便是直接用望远镜观察,也不一定能够发现地表以下隐藏的军队。

这里说的隐蔽,不光是简单铲起地表的植被和表土,然后将其盖在堑壕前面的胸墙上,甚至有些部队在地形比较糟糕,敌方拥有较高警惕性的情况下,会将堑壕挖出的土运到堑壕后放再处理掉,避免因为浮土暴露堑壕。类似的战例在抗战期间是出现过的。二战期间更是如此。大部分情况下,手拿望远镜的敌方指挥员并不可怕,但如果是经验丰富的侦察兵或者炮兵观测员,那么就相当要命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1940年10月关家脑战斗期间由徐肖冰先生为彭德怀司令拍摄的那张著名的照片。照片中彭总正在使用望远镜观察战场,而他正站在一道堑壕中。堑壕的深度并不大,但看得出周围布置了大量用于伪装的植被。

现实中,如果敌方拥有航空兵的支援,堑壕还要进行进一步的伪装,包括参战部队也要进行伪装。作为一支由农民子弟组成的部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土工作业和隐蔽方面被认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不弱于同样善于伪装和挖掘的苏联红军和日本步兵。


强武堂


很多人没有生活经验,所以无法理解。

举个例子吧,我老家属于江南丘陵,地理成绩好的同学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我家100米外就是山,山不高,林也不密。小时候条件差,需要山上去砍柴,既可以用来做饭,还可以冬天取暖,当然了,挑到市集上去还可以换钱。

所以,当年的我以及我的小伙伴们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应该知道了吧。但是,但是但是,我们那里的山都是有主的,山上的树木,柴草也是有主的,看官看到现在明白了吗?

我们经常去砍别的村庄的山上的树木柴草!而别的村的山是有人看护的,看山人,护林人,明白了吧?

那么,问题来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是怎么把柴砍回来的呢(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是偷回来的)?

其实很简单啊,山那么大,林那么密,藏个人太容易了,我们十来个小伙伴往山上的树林里一钻,护林人就算看见我们进去了也是只能望林兴叹的!碰到心狠的护林人,他会在我们回家的必经之路上躲着,等我们回家的时候抓人。我有一次就是这样被抓了,当时我挑着近百斤的柴火在山道狂奔,后面的护林人一边大喊“站住”一边狂追。只要我跑出他村的势力范围我就可以耍赖了啊,可惜😭……看看没希望了,我把扁担一扔,准备视死如归。突然一声“表叔”把我惊呆了,那位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对着我点点头,笑笑,“是表叔啊,你回去吧,柴挑走吧。”感谢我爷爷,娶了他老姑奶奶,让我逃过一劫。

太行山,大山啊,地形复杂,搞个埋伏还是可以的。想当年,我爷爷带村里人躲鬼子,我们那里的山,日本人都难发现。抗战时期,我们老家村里没有人死于鬼子之手


家有儿女初长成呢


伏击分待伏和诱伏两种, 待伏首先弄清敌人运动路线,首先选择在敌必经的通路之侧有利地形作为阵地,然后在伏击阵地的后方2-4公里处再选择一个待机地域,伏击时,只在适当距离上派出观察小组监视,所以伏击人员隐藏在待机地域,所以伏击阵地是空无一人的,无论敌方指挥官用望远镜还是派出搜索小分队都是什么也看不到的,加上伏击一般只伏击运输部队,很少去伏击敌人作战部队的,运输部队要赶路,敌人搜索小分队不可能毎一段路都搜索几公里外的地区确认安全主力再前进,要是毎一段路都搜索几公里外的地区部队一天也行进不了几公里,


当敌人搜索小分队进入伏击区时,冷静將其放过,直至当敌主力即将进入伏击圈时,伏击人员马上采取多路开进,在敌主力进入伏击圈前抢先进入预先设定的伏击阵地,运用堵头、斩腰、截尾战术打他个措手不及迅速解决战斗,迅速撤离伏击地区,当伏击企图被敌发觉时要马上以猛烈的火力打击敌人,然后迅速退出伏击地区,切忌优豫不决留恋无把握的战斗,


祝大家新年快乐


万乘之尊


伏击战是真实的,但是伏击战对部队的要求很高很高,稍微不慎,就有可能撤不出来。

比如为了隐藏,设伏期间肯定会放弃比较明显的制高点,设伏期间纪律严明,绝对不能暴露,甚至忍饥挨饿。设伏战场保密措施,需要老百姓的密切配合和支持。

设伏预案,一旦被敌人察觉,能否撤出来。如果设伏被敌人发现,对方正面牵制,来一个右勾拳。迂回到设伏部队侧后,反而让对方合围。当年八路军的参谋策划能力是相当强的,能够每次险中求胜,很难很难。

其实八路军经常设伏,几乎是十付一中,但是由于武器的劣势,必须经常设伏打击敌人。迟滞敌人的前进速度,让大部队,老百姓从容撤退,机动。

八路军的这些战术国民党军能做到吗?我认为不可能。

国民党军军纪很差,逃兵多,逃兵很容易成为泄密的。抗战期间,根据记录,国民党的几大主力即使不打战的情况下,每个月都有几百逃兵。设伏部队其实是虚弱的,为了不暴露,设伏部队不敢大规模构建工事,以免产生新土,植被破坏而让敌人察觉,也不敢将重兵设伏,人越多,越容易暴露。一旦暴露敌人合围过来,情况将会非常险恶。

一旦像国民党军那样经常出现逃兵,泄密可能就产生了,设伏部队得赶紧撤出,就逃兵这个问题,国民党军就不可能打伏击战了。

战前侦察,和老百姓的紧密支持。国民党站前侦察缺乏,甚至是低能的。国民党军经常出现,军师,甚至集团军指挥部让日军伏击。国民党军伏击战还没日军打得好,敢去设伏吗?导致国民党军指挥官根本不敢设伏,反而死得更快。

八路军可以通过每村的民兵,儿童团等组织,严密控制战场情况,并将情报即时上报。国民党军做不到。比如中条山,日军进攻后,国民党军在自己地盘上还搞不清楚态势,到处被伏击,说明国民党军指挥,侦察水平的低能。反观几次大扫荡,虽然日军对八路军造成损失,但是八路军都能有序撤退。

为什么八路军能打伏击战?因为八路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有完善的战场侦察和情报体系。国民党军不具备这些能力,不是不想打,其实是根本就没能力打。


小蜜蜂78382285


伏击战可不是神剧中描述的那样,随便找个山头趴在哪里,真实的伏击战事先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选择伏击地点和火力点分配是最重要的。

平型关大捷的背后,是林彪几天抉择,反复谋划后的结果。

抗日战争中第一个较大的胜利就是平型关大捷,当时消灭了整整一千多名日军,而这就是一场标志性的伏击战。但是从照片上来看,我们发现哪里都是黄土地,植被不算太茂盛,那为何日军发现不了呢?

原来在容易暴露的地方我们的八路军战士事先是挖好坑道壕沟,等到伏击战即将打响,再从壕沟中运动到伏击点。并且平型关是一个狭长居高临下的地势,所以为了使得火力最大化,每一挺机枪的摆放都是要考虑,必须最多程度上避免射击的死角。

伏击战不仅仅是一种战术,更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在游击战中我军就强调要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为什么当时八路军都是避免阵地战呢?原因就在于运动中的敌人比阵地中的好打太多。首先就是运动中重型武器难以展开,并且缺少掩护。其次就是运动中的敌人往往会有一定的队形,可以让第一波攻击产生最大的打击效果。

八路军打伏击时每人三发子弹绝不是夸张。往往是第一波攻击强火力压制,然后就是刺刀冲锋,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所以伏击点一般都是离敌人非常近。然而依靠铁的纪律和将领的“小机灵”,硬是拖住了日军雄兵几十万。


小司马迁论史


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抗日神剧里。伏击战,首先必须要选个好地形,峡谷地带适合口袋阵,隘口地形适合分段切,渡河地点适合半渡而击。但是无论碰到什么好地方,能成功埋伏不被敌人发现才是第一要务。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掩体,要么借助自然掩体,比如植被等,要么就是挖坑道。甚至需要提前在距离伏击地点较远的地方事先准备,等敌军进入伏击圈之后迅速行动,抢占高位有利地形打他个措手不及。真像题中描述的,敌军用望远镜都看到我军了,我军竟然还能成功伏击,那不是日军不狡猾 ,而是我军有神一样的导演和编剧在保佑着,不赢才怪。

日军真要那么好收拾,还会有几千万军民伤亡?

其次,找到了好地方之后 ,你还得保证日军会经过这个地方。如果选好的伏击地点是日军前进的必经之路还好,如果不是,那就要想办法把敌军往这个方向引。比如武汉会战时期,国军第三十一集团军第十三军第一一零师第三二八旅第六六五团廖运周部,就是利用了这种战法,在湖北和江西交界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他先是把一个营的人派出去,分兵两部分,一部分把守住日军前进路上的几个险要山头,余下部分绕到后路准备堵截。日军被山头国军阻击之后,见此路不通,想退走,这时候包抄的队伍又堵住了后路,日军以为被包围,只能改道进入了湖北和江西交界处的一条道路想要突围,而走这条道路必须要经过一个隘口,而这里正是廖运周主力埋伏的地点。廖运周部待日军先头部队通过之后,突然从中间切断了先头部队和后续辎重队伍之间的联系,两头再一截击,日军前后无法相顾,最后留下了一地的辎重和几百具尸体溃散而逃。

抗日名将廖运周将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场伏击战要成功,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

首先,要知道,廖运周主力埋伏的地方,是个小山包,当时距离日军也就几十米远而已,为什么日军只是警惕性的通过,而没有对周围地形仔细侦查后再通过?因为之前廖运周派出了部分兵力对日军进行了骚扰式的袭击,使日军不敢迟滞太久,只能快速通过,日军只能赌这里没有国军。这是心理战!

其次,日军本来是不经过这里的,廖运周分兵袭扰,让日军只能走这条道,而这里比其他地方更适合打伏击。这叫有条件上,没条件就制造条件。这可不是随随便便把队伍往那一摆就能打赢的。

最后,凭什么廖运周能够在人数和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获得对日军的压倒性胜利?除了掌握占据把握战机之外,知己知彼也很重要。日军先头部队战斗力非凡,但是辎重部队却是弱鸡,这是日本的军事文化传统决定的。日本军队文化的发展史大概是这样的——明治维新之前,日本陆军是军中老大,海军是后妈养的;甲午海战之后,海军大展神威,于是陆军部和海军部各种争风吃醋,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武汉会战期间,陆军部和海军部各种协调不畅,协调不畅的后果是,在之后的张鼓峰和诺门槛战斗中,日本海军部没有全力运送兵员和辎重后勤支援到内陆,导致内蒙地区的日军不管是人数还是补给辎重都跟不上,结果是日军被苏军大败……扯远了。即使是同属兵种,上战场的对搞后勤的也是极度鄙视的。总之日本人在自己的内部都奉行这种唯我独尊的恶习,那么同样属于陆军,打先锋的日军是极度被重视,运辎重的则严重被轻视,在训练、装备以及保护方面,辎重部队几乎也是后妈养的。他们根本不去过多考虑万一辎重后勤被端了是什么后果。所以廖运周可以轻易的把日军先头部队和辎重部队切开了打,因为日军很多时候真的顾头不顾腚的。

归纳起来,打伏击战考验的其实是对战局的把控,对战机的把握,还要知己知彼,更要果断出击。其实,抗战史上,先烈们不管是打正面战还是伏击战,大多时候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今天我们很多神剧,把来之不易的胜利归结于敌军的愚蠢,这是非常不合事实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独钓寒江


我生活在太行山区,平常喜欢户外运动,也算是半个军事迷,年轻的时候曾经到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神头岭和响堂铺伏击战遗址探游,还曾有当时参加支前的老人,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细节。

千万别被电视剧,尤其是现在的抗日神剧所欺骗。电视剧里的打伏击,就是我们事先挖好了战壕,把部队埋伏进去。等敌军一到,我军一通手榴弹轰炸后,冲锋号一响敌军投降,我军大获全胜。如果这么简单,谁都可以当将军指挥战争了。

伏击战是军事战术中,最具作战智慧和指挥艺术的战术之一,它需要指挥员有极高的战术修养,强大的心理意志力,以及对敌我双方力量的了解。尤其对伏击地点的选择,伏击前的埋伏准备,都需要一丝不苟认真细致。

据资料记载,为这次伏击战,总指挥徐向前副师长,曾经数次深入响堂铺查看地形,亲自制定埋伏措施。

每一场战斗,都是敌我双方指挥员斗智斗勇,战斗意志和指挥艺术的较量。彼此都熟悉伏击和反伏击战术,伏兵过近容易暴露,伏兵远了,又不利于突然袭击。所以伏击地点的选择正确与否,是决定伏击战是否成功的关键。

响堂铺地处河北涉县和山西黎城之间,中间是东西向的一道河谷公路。南北两侧是高山,南侧山势陡峭,不易大部队埋伏,北侧山势较缓且谷口沟壑较多,易于埋伏部队。当时,一二九师参与这次伏击战的部队,大部队就埋伏在北侧,南侧只有少量的警戒部队。

埋伏部队有山谷沟壑作掩护,且当时的树木植被茂盛,尽管是初春,仍然为部队提供了很好的掩护。不要说敌军指挥官用望远镜看不到,就是沿路放出的侦察兵也很难发现。

此次伏击战取得了圆满胜利,炸毁日军汽车181辆,缴获迫击炮,重机枪及各种枪支三百多支,以及其它军用物资。

军事战争指挥也是一门艺术,是双方指挥员的智慧和勇气的较量。决不像那些神剧所描述的那样奇葩。战争是人类的灾难和罪恶,维护和平消灭战争,才是人类发展的最高愿景。


无奈且向上


谢谢!小秘书我爱你!

抗日神剧坑死人啊!荼毒世人遗害无穷啊!

神剧为了强化英雄,愚化敌人,严重脱离了现实情况!

电视剧、电影里的伏击阵地几乎就和敌人近在咫尺,敌人居然都和瞎了一样进入口袋!哈哈!双方交火时的距离近的扔鞋都能砸死人!可以说是达到的一叶障目的最高境界!

当然这也是为了节约开支,因为要是实事求是的拍摄,成本太大。终究向《解放》、《大决战》那样的超长长镜头一般的剧组是完成不了的!

回到现实中,设伏杀敌,自古三十六计中的很多计谋就是体现在设伏杀敌上,以逸待劳、调虎离山、欲擒故纵、釜底抽薪、浑水摸鱼、关门捉贼、上屋抽梯....这些妙计中的精髓都能在口袋阵中体现!

其实按照陆军行军条例中的规定,行军在各种地形时都有不同的行军序列和规定(不细说了)!只说下山地行军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用大白话说说!

大规模山地行军会有一条很长的队伍,要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行进单元,先锋部队、前腰部队、核心部队、后腰部队、殿后部队。各个单元之间保持相对的距离,呼应前进。

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先锋部队必须派出侦察队,侦察分队若干。他们的任务就是提前于大部队1-2公里进行侦察前进。他们不会只是沿着公路前进,要对山头进行侦察和踏勘。侦察部队很辛苦的,就是所谓的“尖兵”!

电视剧中日寇的指挥官居然都走在队列前端来指挥,在现实中绝不会出现的!

对可以的山头不光是要打几枪、放几炮,尤其是放炮,小鬼子才舍不得呢!他们也穷着呢,对可疑的山头都要尖兵直接实地搜索并控制!甚至就是直接占领固守,在队伍完全过去后才撤离!

对于设伏的一方来说,寻找一个适合设伏摆口袋阵的地方是很难的!

要有两侧控制的险要山岭,山岭至谷底道路之间不能有障碍物形成射击死角。要有很好的反斜面来便于隐蔽,对重要的山头必须严格控制。有便于伪装的植被掩护。有能便于挖掘散兵阵地的土地结构!很多很多的要求!

我去过平型关,在但是林总所在的指挥部原地建起了“平型关战役纪念馆”。

站在那能够俯视整个战场,在那里我才第一次真正的知道了伏击战的战场应该是啥样的!两边山头离谷底的道路距离至少有500米以上!

平型关战役之初林总看到这个晋东北的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她才决定的打这场战斗!

战斗前两天115所属部队开始进入阵地,做好掩护等待敌人入瓮!

战斗其实进行的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整个平型关战斗进行了将近两天半才完事!

再有绝佳的地理位置的情况下,我115师因为装备落后,弹药有限,所以不能一蹴而就的歼灭板垣师团第21旅团的这支给养辎重部队!

每个战士手中的弹药有限,不能实现完全的火力覆盖,给单兵素质很高的日军很大的喘息的机会。尤其是关键的制高点“老爷庙”的争夺决定的这次战役的胜负。

真实情况下打掉这个辎重部队都这么费劲,想想要板垣师团的主力可能都不会成功!

为啥关键时刻我军要冲下山头与敌人近距离交战,原因很简单,我们要是有海量的弹药和炮弹,谁会冲下去啊!

平型关虽然歼敌1000有余,但是我们115师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也有千余人的伤亡,尤其是第5连百名壮士,凯旋时只剩30多人,连长曾贤生壮烈牺牲。战斗极为残酷,独8旅3个团一个补充营5000多人,损失一个团。

反之看神头岭伏击战的战场(我也去过),刘帅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冒着风险选择的。反其道而行之,日寇认为不适合伏击的地方反而我们却设伏。出其不意的获得胜利!

总之,伏击战就是以弱胜强,攥起拳头打击敌人的最好的方法!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大家没事多看看纪录片和多去战场遗址看看!别信那些神剧,!!!!


杜陵闲人


在我老家曾经发生过一次对日寇的成功伏击,一战歼灭了日军70多人。

当时小日本从县城里出动了300多人的讨伐队,打算攻打驻扎在我们镇的抗日武装。

这个消息被我方知道后,提前埋伏在了一座比较高的山上。

(类似于上图这样的山)

不要小看日军,他们在行军的时候为了避免中埋伏,会将部队分成前中后三军,如果其中一支队伍受到攻击其他两支会迅速支援,将伏兵击退。

当时是下午3-4点钟,因为正是初夏,平原上的庄稼绿油油的,山上的树木也非常茂盛,在里面藏着人根本就发现不了。

战斗是在黄昏打响的,日本前锋想占领的那座小山正是我军的伏击地点,正在他们往山上爬的时候,忽然四周枪声大作,顷刻间日军就死伤过半。大概一个小时之后,日军后续部队陆续投入战场,但是天已经黑了下来,借助夜色和树林的掩护还有对地形的熟悉,我军逐渐占据上风。战斗持续了一夜,最终以讨伐队失败而告终。战后统计,打死日军70多人,我方牺牲30多人。

我方之所以伏击成功,以下几点因素不能忽视:

  1. 信息灵通。日军动向被我军提前知道,才能够从容布阵。

  2. 地形熟悉。参加伏击的官兵大多是当地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无比,知道在哪里设伏。

  3. 季节优势。当时正值盛夏,到处郁郁葱葱,日军难以发现隐藏其中的伏兵。

  4. 日军骄横。日军出动了300多人,武器装备远超过我军,根本没把我军放在眼里,更想不到我军前出数里进行设伏!

后续,这一战之后小日本损失惨重,知道了我军的厉害,从此很少出去扫荡,让老百姓在过上了一段难得的安稳日子。所以说,和平是打出来的!


历史风暴


让我们来通过模拟一场抗战时期的伏击战来问答这个问题。

参战的部队分别是我八路军一个主力团和日军一个中队,兵力为1200人对180人。

时间为1940年10月末,地点在山西某处山区,山上无植被。

我军主力团李团长得到情报,日军一个中队将在第二天越过我主力团防区到丁村执行扫荡。李团长决心在日军前进途中设伏消灭来犯之敌。

从日军驻地到丁村全程60公里,日军采用摩托化行军方式,大约三个半小时到达。

经过仔细观察,沿途共有三个设伏地点可共选择。

地点A地形最佳,便于我军隐弊和射击,但离敌军驻过只有10公里,战斗打响后敌军驻地的一个大队的援军会迅速赶到,有可能对我军实行反包围。

地点B地形次之,也便于我军隐蔽和射击,离敌军驻地33公里。缺点是设伏战场长度不足,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包围态势。

地点C地形最不理想,设伏的山梁过于平缓,不利于我军隐蔽和防卫。好处是此处离敌军驻地45公里,便于我军快速撤离战场。

经过仔细权衡,李团长决定将地点C列为预设战场。他的部署如下:

一、一营做为团主力承担伏击任务,配属团迫击炮排和二营二连。在伏击战场利用地形在预设战场的进口、最高点和出口分别设置三个观察哨点。在山谷两侧利用地形构筑四个连兵力的野战工事并做好伪装。在工事后200米处建立隐蔽点,战斗打响后迅速进入射击位置。

二、二营一连在战场出口处公路上埋好地雷并负责打掉头车堵住出口。

三、二营三连在战斗打响后负责堵住打掉尾车堵住入口。

四、三营负责打援,在敌援军前进沿途利用地形建立四道连、排级阻击点,阻击和延缓敌援军。

五、团指挥所、卫生所、担架队设在战场西侧五百米处,四营做为团预备队。

第二天,各参战部队按部署进入攻击位置,上午10时20分,最高点观察哨发出敌军进入伏击圈的情报。团指挥所随即下达总攻命令,二营一连首先拉响地雷摧毁敌军头车,与时同时二营三连迅速击毁敌军尾车,并在300米后的隐藏点迅速跑到入口处,利用公路两侧路基做为掩体向敌军射击。随后一营进入山谷的野战工事对敌发起总攻。

战斗进行了两个半小时,全歼日军一个中队。敌援军被三营有效的阻击和牵制,待敌援军赶到战场时,我军早已撤离了战场。

从这个模拟战例我们可以看到,伏击并没有像影视剧拍的那么简单,你当敌人都是傻子呢。在部队行军途中,都会有斥候在前面探路的,比如团一级部队的行军,一般由一个营担任前卫,担任前卫的营会派出一个连做为搜索连为大部队探路;团部和直属分队会和主力营做为中卫行军;担任后卫的营会派出一个连做为收容队收容掉队的官兵。

要想打好伏击战,一、要有可靠的情报,二、在敌军行军途中有合适的伏击地点,伏击地点并不是越利于伏击就越好,你明白的道理敌军自然也明白。历史上成功的伏击战往往并不是最有利的地形,而是敌人最想不到的地形。另外伏击地点的选择还要方便我方迅速撤离战场,战场形势往往瞬息万变,你想打敌军,敌军说不定会反过来给你咬了一口。三、要有预备队随时补缺,打伏不留预备队的指挥员绝对不是一个好厨师。四、要有打援部队,你打敌人,敌人一定会增援。翻开战史因为打援不利而使伏击失败的战例比比皆是。五、在打之前要提前谋划好根据地,打完后敌人会找你报复,你的部队需要时间休整,伤员需要时间疗养,没有根据地麻烦的很。

另外想说明的是,伏击战场除非是非常利于隐蔽和射击,这种概率太小了。一般情况下,主力部队都会在预设战场后方隐藏,一线只会利用地形设置有限的观察哨,必竟敌军的斥候也不是吃干饭的。只有在战斗打响后,主攻部队才会进入攻击阵地。影视剧里关于伏击战斗的场面基本可以一笑了之。

最后,任何伏击战,打头,打尾,打援是成功的三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