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德國的統一進程要把奧地利排除在外?

葉子評論


(如果你覺得這些跟著巴登大公一起向威廉歡呼的人是要締造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那你就把德意志各邦君主的覺悟想的太高了)

要討論為什麼1870年德意志帝國建立的時候把奧地利排除在外,必須首先正確的理解1870年的這個小德意志帝國的性質。如果你把這個帝國理解為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那你的出發點就錯了。1870年建立的這個德意志帝國絕對不是什麼統一的民族國家,最符合它性質的描述應該是一個比較緊密的聯盟,或者如俾斯麥自己所說的那樣“一個比較緊密的邦聯”。

(美因河是以俾斯麥為首的普魯士貴族心目中“新教的北德意志”和“天主教的南德意志的分界線”)

1870年的德意志帝國沿著美因河可以分為南北兩部分,其中美因河以北的部分是1867年成立的北德意志聯邦。對這部分地區,普魯士的霸權和統治是不言而喻的。俾斯麥從不掩飾普魯士對美因河以北的新教德意志地區的野心,也從沒有否認過普魯士要把這些領土納入普魯士版圖。1867年以後普魯士吞併了漢諾威王國、黑森-卡塞爾選侯邦、拿騷這些小邦,隨後普魯士戰爭部就把普魯士的義務兵役法推廣到了這些被吞併的小邦領土上。如果說這只是普魯士吞併的必然結果,那麼1867年以後隨著北德意志聯邦的成立,普魯士的義務兵役制也被推進到了那些名義上保持著自己獨立的小邦領土上。而小邦完全無力抗拒。所以美因河以北的德意志確實通過普魯士的霸權而被統一起來了。

(普魯士的北方和南德意志各邦的關係)

但是在美因河以南普魯士對待南德意志各邦的態度要比對待北德意志的小邦溫和太多了。事實上遲至1869年俾斯麥都曾經公開表示“或許有一天美因河以南的德意志各邦”要被納入到統一的德意志國家裡去,但至少他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了。遲至二十世紀初,巴伐利亞王國依然保持著自己駐羅馬、巴黎、聖彼得堡和維也納的外交使館。如果你覺得這是正常的。那麼遲至20世紀初,加拿大還沒有自己的外交使館,你覺得統一的德意志帝國裡的巴伐利亞在外交上保持著比英帝國的自治領加拿大還大的外交自主權還正常麼?

(美因河是心理上的分界線,但事實上南北德意志並不是嚴格的按照美因河劃分的)

事實上在德意志帝國之內以美因河為界,存在著名義上僅僅是普魯士佔據主導地位,但事實上已經統一起來的北德意志,和以巴伐利亞王國、符騰堡王國、薩克森王國和巴登大公國半獨立的南德意志各邦。

如果德意志帝國是一個統一國家,那麼德意志帝國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應該具備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何一個邦的法律都因為帝國憲法的通過而自動降格變成地方法。如果存在著違憲的內容還應該依照帝國憲法進行修改。但事實上1870年通過帝國憲法之後,只有天主教中央黨的議員提出動議,應該對各邦憲法與帝國憲法牴觸的部分進行修改。而他們提出的修改內容也僅包括與天主教信仰自由有關的部分。結果沒有得到任何其他黨派的支持。

(在這位帝國宰相和教皇之間還有一個可怕的對手,天主教中央黨)

《德意志帝國憲法》通過了,但是卻沒有為此對任何一邦的憲法進行修改,德意志帝國和以普魯士為首的各邦對帝國憲法和各邦憲法的差異采取了鴕鳥政策,都裝看不到。結果就是1871到1918年之間的四十多年裡,一個柏林人當他去投票選舉普魯士邦議會議員的時候,他的選舉權是依照三級選舉制的,而當他去投票選舉帝國議會議員的時候,他的選舉權是一人一票的普選制的。

德意志帝國宰相和普魯士總理雖然在很多時候都由同一個人擔任,但事實上這兩個職位從來沒有合二為一。俾斯麥曾經在帝國建立之後一度把普魯士總理的職位讓給1862年幫助他成為普魯士總理的恩人羅恩將軍,但是隻持續了不到一年,就不得不要求要麼羅恩辭職,要麼自己辭職,因為俾斯麥發現如果不兼任普魯士總理,那麼帝國宰相就什麼也辦不成。

(興登堡之後的德軍東線最高統帥巴伐利亞的利奧波德王子,是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的女婿)

如果我們認識到德意志帝國這種畸形的政治制度,我們就很容易的發現為什麼1870年的德意志帝國根本容不下奧地利。首先是如果奧地利作為奧匈帝國的德意志人部分整體加入這個帝國,那它的實力就太強了。如果奧地利、波希米亞、西里西亞整體加入德意志帝國,那麼它無論是面積還是人口還是工業發展水平都遠比巴伐利亞來得強大。如果它同時還保持著自己的哈布斯堡王室,那麼巴伐利亞的魯普雷希特攝政王還是弗朗茨·約瑟夫皇帝的兒女親家。則在這個強大的奧地利的支持下,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這些1866年曾經和奧地利一起流血犧牲抵抗普魯士的國家,很可能在德意志帝國之內形成一個國中之國。而帝國在它的憲法框架之內還無法阻止,如果要越過憲法框架去武力鎮壓就可能遭到列強的干預。

(帝國議會大廈利的中央黨議員,跟他們在一起的還有另一個反對黨被吞併的舊漢諾威王國的代表“韋爾夫黨”)

其次是奧地利和奧匈帝國之內的德意志人大部分都信奉天主教,如果他們加入帝國,在帝國普選的議會里天主教黨的勢力就會更大。在德意志帝國的歷史上,隨著普選權的授予,崛起的最快的兩個黨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民主黨和天主教的中央黨。那是崛起的天主教中央黨和它的小夥伴巴伐利亞人民黨,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今天德國的基民盟和基社盟。而如果在奧匈帝國同樣風頭正盛的奧地利基督教社會黨也與他們建立三黨同盟,天主教黨將一舉越過社民黨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第一大黨。

那是俾斯麥除了發動政變之外毫無辦法,但一旦發動政變,就必然導致南德意志各邦的反抗,再次招致列強的干預。所以俾斯麥從1866年就認定絕不能摧毀奧地利帝國,更不能把奧地利併入德意志帝國。因為俾斯麥追求的與其說是德意志統一不如說是普魯士擴張。俾斯麥想要的就是讓普魯士奪取美因河以北,而德意志帝國只是這個北德意志的大普魯士為了維護自己安全和和平的皮包公司而已。


克羅採和春天


關於普魯士在統一德意志之後,為何將奧地利排除在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為大家解答。

德意志統一後內部政治形勢需要

由於德意志地區在中世紀,幾乎為神聖羅馬帝國所覆蓋。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作為神聖羅馬帝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長期持有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其政治影響力在德意志地區非常深厚,即使普魯士在18世紀的迅速崛起,成功的統一了德意志地區後,奧地利也仍然是該地區的重要影響勢力。為了減少奧地利對普屬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影響力,確保德意志地區只有一個政權作為代表發聲,普魯士必然需要將奧地利排除在由普魯士建立的新德意志地區之外。

奧匈帝國二元君主制政體多民族性質影響

我們知道奧地利是純粹的德意志民族構成,但是此時的奧地利自從被拿破崙打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神壇之後,就不斷深耕發展東部的匈牙利、波西米亞、被意大利和部分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地區,當普魯士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的統一時,面對已經成為多民族國家的奧匈帝國,普魯士是不願與奧地利組成不純粹的德意志國家的,所以與其說是將奧地利排除在外,不如說是將奧匈帝國排除在外。

減少奧地利天主教對南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

德意志地區是一個宗教情況十分複雜的區域,原本該地區的宗教完全由天主教所支配。但在新教領袖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興起後,德意志北部地區基本都已成為了新教國家,這其中的代表就有普魯士與英國控制的漢諾威。當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意志地區之後,為了保證南部德意志信仰天主教的各邦不受奧地利的天主教信仰影響,則也必然將奧地利排除在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奧地利失去幹預德意志內部宗教問題的理由。

普魯士不具備吞併奧地利的實力

雖然普魯士通過俾斯麥發動的三次王朝戰爭,以及多年的經濟建設,國力得到了空前提升,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奧匈帝國即使實力有所減弱,也依然是歐洲的傳統五強之一,其領土涵蓋著奧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及被意大利和部分南斯拉夫地區。所以普魯士在沒有能力吞併奧地利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受到奧地利的反噬,只有先將它排除在德意志的政治版圖之外,以後在考慮。而二戰時奧地利被德國吞併就是這一戰略思想的真實反映。

歐洲三強不會坐視普魯士吞併奧地利打破大陸勢力平衡

此時的歐洲強國,並不僅僅只有普魯士和奧地利。還有著英國、法國和俄國這三個強國。它們可以容忍普魯士在德意志範圍內強大後,挑戰並削弱奧地利的實力。但是絕對不會希望看到一個吞併了奧地利,成為中歐霸主的德意志來挑戰它們所代表的歐洲主宰地位。

所以,從以上五點,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政治需要還是民族宗教問題,亦或是雙方的實力對比,以及外部列強的干預影響,都註定了普魯士對德意志的統一,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在排除奧地利之後完成小德意志的統一。

我是【今古言堂】,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今古言堂


德國統一進程是由普魯士完成的,普魯士為什麼將奧地利排除在外,主要是基於兩點考量:

普魯士並非德國正統,但是想爭當德國統一以後的正統

眾所周知,德國在統一以前,是一個鬆散的邦聯,即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表面上幅員廣闊,實際上卻四分五裂。除了普魯士和奧地利以外,還有幾十個或大或小的邦。而奧地利是其中的正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國家。

因此,德國要想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基礎上實現統一,最有可能成為德國皇帝的是奧地利皇帝,因為當時的“正統身份”還是非常重要,普魯士偏居一隅,就算統一,也沒有威信號令包括奧地利在內的統一以後的德國。

在這種情況之下,普魯士才不得不將奧地利排除在外。因為把奧地利排除在外以後,就沒有哪一方勢力有能力和普魯士正當正統了。這樣的德國,對於普魯士而言,才達到了以普魯士為核心的目的;

另一方面,當時的奧地利太強了,普魯士不得不避其鋒芒

在德國統一以前,奧地利還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普魯士崛起以後,雖然打敗了奧地利,但是奧地利依然還有很強的國力,普魯士也無法徹底滅掉奧地利。

因此,在德國統一的進程中,如果奧地利和普魯士都存在於其中的話,一山不容二虎,兩強必然會大打出手。而就算一方暫時屈服,在德國統一以後,也會是德國解體的潛在威脅。況且,普魯士只想單獨掌控德國。因此,德國的統一進程,將奧地利排除在外,也是自然之中了。

歸根到底,德國的統一是由“庶子”普魯士完成的,必須把“嫡子”奧地利排除在外。反過來,如國德國的統一是由奧地利主導的,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奧地利也不至於把普魯士排除在外。


蘇綻


從中世紀晚期盧森堡王朝絕嗣,哈布斯堡家族重新獲得皇位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就一直被該家族佔據,成為了德意志諸邦國名義上的領袖,雖然其對諸侯們的控制力愈加軟弱,而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又加劇了德意志諸邦國與皇權間的離心力,直到三十年戰爭結束時,以和約的形式明確了各邦國的獨立性,戰敗的哈布斯堡皇室對此無能為力。

在此之間,出於盧森堡王朝西捷斯蒙皇帝的提攜,名不見經傳的霍亨索倫家族,得以成為勃蘭登堡選候,就此登上了德意志的政治舞臺。該家族在近代早期的相關政治鬥爭及軍事衝突中,都以妥善、精巧的外交手段,得以避開政治陷阱,成為能與勝利者分享戰利品的一方,實力急劇增強。到公元1701年,霍亨索倫家族成為新成立的普魯士王國的世襲統治者。(詳細過程,可參見蘭克著《普魯士史》第一卷)。

由於堅持王權專制和整軍經武的國策,被歐洲文人們始終詬病的普魯士王國的軍事實力愈加強大,在奧地利王位爭奪戰、七年戰爭等事件中,均取得了對名義上的宗主——哈布斯堡皇室的軍事勝利。雖然由於法國大革命及拿破崙帝國對德意志的入侵,打斷了普魯士處心積慮奪取德意志霸權的歷程,但這個“科西嘉怪物”順手牽羊覆滅了神聖羅馬帝國,這卻從客觀上幫助了普魯士擺脫了長期以來束縛自身發展的桎梏。



拿破崙帝國崩潰後,隨著德意志民族復興的潮流興起,結束分裂、走向統一已是大勢所趨。然而,是恢復到以哈布斯堡家族為領導的、以奧地利帝國為中心的舊帝國體制;還是重新建立一個以普魯士王國為主體的德意志新聯邦。這個問題在當時橫亙於德意志諸邦國的上空。

在政治家尚未就此展開行動前,兩國的學術界已經開始了爭鋒相對的輿論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普魯士學派的聚貝爾、達爾曼、特賴奇克與維也納學派的菲克爾、邁勒等人的論戰,其焦點就是德意志統一後的國家政權,是應該侷限於狹隘的德意志民族;還是包容基督教信仰下的多民族。雙方舌劍唇槍、擁護者們搖旗吶喊,好不熱鬧。

最終以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提出的以純粹的德意志民族為統一基礎,擯棄掉多民族的奧地利帝國的“小德意志方案”,得到了梅克倫堡、奧爾登堡、呂貝克、漢堡等北德意志邦國的支持;而奧地利恢復舊有神聖羅馬帝國體制的德意志邦聯的方案,得到了薩克森、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森等多數邦國的支持,兩個集團虎視眈眈,只有血與火的戰鬥,才能給出答案咯。

普奧戰爭的過程,相比大家都很熟悉,這裡自不必展開細說,在俾斯麥的強力主導下,在薩多瓦會戰中獲勝的普魯士軍隊,並沒有乘勝深入奧地利,反倒是以相對寬容的條件,與老對手訂立了和約,因為俾斯麥所追求的目的已經達到,那就是迫使奧地利帝國退出了德意志民族的大家庭,使之永遠失去了領導德意志的資格,而這才是普魯士及霍亨索倫家族幾個世紀以來所夢寐以求的東西,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道路就此被打開。


史海悠遊閭春暉


關於普魯士在統一德意志之後,為何將奧地利排除在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為大家解答。

德意志統一後內部政治形勢需要

由於德意志地區在中世紀,幾乎為神聖羅馬帝國所覆蓋。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作為神聖羅馬帝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諸侯,長期持有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其政治影響力在德意志地區非常深厚,即使普魯士在18世紀的迅速崛起,成功的統一了德意志地區後,奧地利也仍然是該地區的重要影響勢力。為了減少奧地利對普屬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影響力,確保德意志地區只有一個政權作為代表發聲,普魯士必然需要將奧地利排除在由普魯士建立的新德意志地區之外。

奧匈帝國二元君主制政體多民族性質影響

我們知道奧地利是純粹的德意志民族構成,但是此時的奧地利自從被拿破崙打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神壇之後,就不斷深耕發展東部的匈牙利、波西米亞、被意大利和部分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地區,當普魯士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的統一時,面對已經成為多民族國家的奧匈帝國,普魯士是不願與奧地利組成不純粹的德意志國家的,所以與其說是將奧地利排除在外,不如說是將奧匈帝國排除在外。

減少奧地利天主教對南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

德意志地區是一個宗教情況十分複雜的區域,原本該地區的宗教完全由天主教所支配。但在新教領袖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興起後,德意志北部地區基本都已成為了新教國家,這其中的代表就有普魯士與英國控制的漢諾威。當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統一了德意志地區之後,為了保證南部德意志信仰天主教的各邦不受奧地利的天主教信仰影響,則也必然將奧地利排除在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奧地利失去幹預德意志內部宗教問題的理由。

普魯士不具備吞併奧地利的實力

雖然普魯士通過俾斯麥發動的三次王朝戰爭,以及多年的經濟建設,國力得到了空前提升,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奧匈帝國即使實力有所減弱,也依然是歐洲的傳統五強之一,其領土涵蓋著奧地利、匈牙利、波西米亞及被意大利和部分南斯拉夫地區。所以普魯士在沒有能力吞併奧地利的情況下,為了避免受到奧地利的反噬,只有先將它排除在德意志的政治版圖之外,以後在考慮。而二戰時奧地利被德國吞併就是這一戰略思想的真實反映。

歐洲三強不會坐視普魯士吞併奧地利打破大陸勢力平衡

此時的歐洲強國,並不僅僅只有普魯士和奧地利。還有著英國、法國和俄國這三個強國。它們可以容忍普魯士在德意志範圍內強大後,挑戰並削弱奧地利的實力。但是絕對不會希望看到一個吞併了奧地利,成為中歐霸主的德意志來挑戰它們所代表的歐洲主宰地位。

所以,從以上五點,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政治需要還是民族宗教問題,亦或是雙方的實力對比,以及外部列強的干預影響,都註定了普魯士對德意志的統一,只能是退而求其次,在排除奧地利之後完成小德意志的統一。


阿瑞koi


在歷史上相當漫長的時間裡德意志更多的只是一種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在這片3570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出現超過300個大大小小的邦國,這些邦國彼此之間不斷上演著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的大戲。名義上這些邦國共同組成了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然而用伏爾泰的話說“這個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甚至壓根不是一個帝國”。所謂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只是一種無實權的象徵,各邦國諸侯都是獨立的主體,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室根本無法號令他們。奧地利就是當時眾多的德意志邦國之一:奧地利這個名字最早見諸記錄是在996年,最初是巴本堡王朝的邊疆領地區,1156年奧地利升格為公國。1246年奧地利的巴本堡王朝絕嗣,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從1699年起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開始兼任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奧地利成為德意志諸邦中實力最為強大者。1805年8月9日以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諸邦同英、俄等國結成的反法同盟被拿破崙擊敗,在拿破崙的壓力下奧地利王室不再兼任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至此德意志連名義上的共主也不復存在。

拿破崙的入侵儘管摧毀了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但與此同時也將法國大革命中的民族主義理念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傳播到了德意志,各邦國內部都湧現出明顯的民族主義傾向:一開始是各邦國的文學家、哲學家、音樂家通過自己的作品喚起人們對同一語言、同一文化、同一法理根基的重視,到了1818年普魯士發起的德意志關稅同盟逐步擴展至德意志邦聯中的其他各邦國,消除了邦間貿易的繁瑣、矛盾和惡性競爭。交通的不斷改善使邦內和邦間的商貿和往來旅行變得愈加便捷,進一步加速了中歐說德語的民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隨著德意志諸邦在文化和經濟上的交流程度空前密切起來之後構築統一的政治實體以消除各邦之間的壁壘就成為了一種發展趨勢,而在這一過程中普魯士和奧地利作為德意志最大的兩個邦國逐漸脫穎而出:曾兼任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奧地利是德意志邦國中傳統意義上的第一強國,其領土囊括了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面積高達65萬平方公里。然而作為傳統強國的奧地利也有自己的缺陷:過於龐大的奧地利國內民族成分複雜,彼此之間的矛盾錯綜糾葛,難以形成凝聚力。飽受國內民族矛盾困擾的奧地利在接受新的政治文明、工業文明、軍事理念時總是比普魯士慢上好幾拍。1862年9月23日俾斯麥就任普魯士首相後開始積極致力於德意志的統一事業——他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然而這種統一卻並不是將歷史上整個德意志地區的範圍全部納入到一個統一的政治體系之下,而是在將奧地利排除之後完成德意志其他邦國的統一。事實上在當時圍繞德意志的統一問題出現了所謂“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兩種不同的方案,而大小之間的區別就在於統一之後的德意志國家是否應當包括奧地利。那麼俾斯麥為何最終選擇了將奧地利排除在德意志之外的“小德意志”方案呢?

其一是為了避免因吞併奧地利帶來的歐洲地緣格局的震盪引起列強幹預: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歐洲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這一體系的本質在於維持歐洲列強的均勢:歐洲形成了英、法、奧、普、俄五大強國,列強之間既互相勾結又彼此牽制。如果普魯士吞併奧地利勢必改變整個歐洲的地緣格局,對英、法、俄而言都是不願看到這一幕的——畢竟一個囊括奧地利在內的大德意志對其將是極大的威脅,這點我們看看之後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局面就不難理解。儘管當時英、法、俄無法未卜先知預料到德國會膨脹到何等地步,但絕不希望中歐突然崛起一個足以對自己構成威脅的強權。因此如果普魯士執意吞併奧地利極有可能引發英、法、俄的干涉。

其二佔領奧地利是會帶來可觀的利益,但之後的治理問題卻足以令統一後的德意志焦頭爛額——事實上當時的奧地利能否被視為一個德意志民族的國家都難以確定:在奧地利治下有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等多個民族,這些民族加起來幾乎是奧地利境內德語民族的3倍左右。如果普魯士吞併奧地利實際上完成的並不是德意志的統一,而是要代替奧地利接管其境內大量的斯拉夫民族,複雜的民族關係將使普魯士在吞併奧地利後不僅難以因此提升國力,反而會成為牽制消耗普魯士財力和軍力的無底深淵,精明的俾斯麥自然不願揹負這個包袱。

其三德意志的統一是以普魯士為主體構建的統一的聯邦制國家,之前的巴伐利亞、黑森、漢諾威、薩克森等德意志諸侯國依然存在,只不過被置於統一的聯邦管轄之下。既然德意志帝國的政體是聯邦制,那麼如果普魯士吞併了奧地利自然也得保留奧地利作為帝國之下的一個邦,如此一來在德意志帝國內部就形成了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大邦國之間的競爭關係,而這勢必會削弱普魯士在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中的地位。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奧地利

奧地利自1278年開始被哈布斯堡家族統治, 1815年成立以奧地利帝國為首的德意志邦聯,是德意志地區名義上的霸主,1866年在普奧戰爭中失敗,邦聯解散;1867年奧地利與匈牙利聯合為奧匈帝國,“一戰”后帝國解體;1918年奧地利成立共和國,1938年被德國吞併,1945年被盟軍佔領;1955年重新獨立成為永久中立國。其首都維也納聞名於世,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

普魯士

普魯士原本是德意志眾多邦國中,偏安東北一隅很不起眼的小邦;18世紀中期普魯士迅速崛起,形成了與奧地利兩強並立的局面,奧地利無法獨佔整個德意志;19世紀,普魯士王國鐵血宰相俾斯麥通過3次戰爭,建立起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將奧地利這樣傳統的德意志諸侯都排除在德意志聯邦之外。為何普魯士要將奧地利排除在外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德意志的前身是羅馬帝國,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意大利北部及捷克、波蘭等,其主體是德語區的日耳曼各諸侯。

但羅馬帝國的皇帝是選舉產生,即選帝侯制度。而奧地利的王室具有選帝侯資格,長期獲得皇帝的頭銜。羅馬帝國被拿破崙取締之後而成立了德意志邦聯,這個邦聯的大權仍由奧地利操控。普魯士如果不將奧地利排擠出局,就難以消除奧地利的強大影響。

②德意志南部的大多諸侯為天主教國家,與奧地利的宗教信仰一致,這些諸侯為了自身的利益,也願意站到奧地利一起。普魯士如果不將奧地利排除出局,很難建立一種權威統治。

③普魯士雖然軍事上超過了奧地利,但還不具備兼併奧地利的實力。奧地利的實力不容小覷,它畢竟是歐洲傳統5強之一。

3對納粹的遏制

“一戰”後,奧匈帝國遭到肢解,新建立的奧地利舉步艱難,很想與德國合併,卻遭到了戰勝國的制止;“二戰”前,希特勒促成了德奧合併,兩個日爾曼國家實現了融合,但“二戰”後德國與奧地利的關係又回到了原點。

如果普魯士兼併了奧地利,將會改變歐洲的勢力版圖,這就大大不利於穩定歐洲局勢,更不利於英、法、俄等國利益,所以他們也不容許普魯士兼併奧地利,誰都不願看到新建立的德國過於強大,所以對納粹釆取強硬的遏制政策:1919年凡爾賽條約明令禁止德國和奧地利以任何形式進行合併;1945年雅爾塔會議規定對德國一分為二,社會主義的民主德國和資本主義的聯邦德國由蘇、美分別控制。

(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許多問題都沒有回答到點子上。說普魯士不要奧地利的,怎麼解釋1938年的德奧合併甚至希特勒本人就是奧地利人的事實?

真實的原因是,奧地利帝國不是一個純粹的德意志國家。

奧匈種族分佈,紅色為德意志人


這聽起來很滑稽,不過確實是一個事實——奧地利帝國國內斯拉夫人數量幾乎是德意志人的三倍。


從歷史上看,在經歷了法國大革命的洗禮之後,德意志的民族意識覺醒,“哪裡有人說德語,那裡就是德意志”的呼聲響徹雲霄。圍繞著統一的方式出現了兩種主要思潮,以奧地利帝國為核心的“大德意志”和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小德意志”。



1862年出任普魯士王國首相的奧托·馮·俾斯麥堅定地主張後者,他的下面一段話幾乎可以直接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不能把一個容有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的沉重包袱背在自己的身上……德意志並不會因為輸入大量的斯拉夫血液而強大起來”。為了 “把奧地利排除出德國,把德意志邦聯毀滅”,這位“鐵血宰相”決不允許長期存在普、奧分割德意志霸權的“二元政治”,一定要與奧地利一決雌雄:“德意志諸邦相互關係的戈爾迪之結(形容纏繞不已、難以理清的問題)不能用脈脈含情的二元辦法解開,只有用軍刀斬開。”

普奧戰爭


這也正是俾斯麥在普奧戰爭大獲全勝後收兵的原因——“與奧地利的爭端已經解決,現在我們必須恢復舊日的友誼。”俾斯麥告誡頭腦發熱的普魯士總參謀部,“要是敵軍放棄維也納,向匈牙利撤退,我們是否還要去追擊?我們一旦越過多瑙河……就失去同後方的聯繫;那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建立一個新的拜占庭帝國,讓普魯士聽天由命。”


因此,只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奧匈帝國這個多民族混合體之後,德國與純粹的德意志奧地利的合併才成為風潮,不幸的是,這忤逆了列強的意志,所以今天的德國與奧地利仍然是兩個彼此獨立的德語國家——有一個關於德國前總理科爾的笑話就是,“誰說科爾不懂外語,他在會見奧地利總理時根本不需要翻譯”……


個人意見,歡迎拍磚。


雜史譚


簡單點說,就是奧地利太強了,普魯士吃不掉奧地利,只能把它踢出去了。

十九世紀中期,由於長年受到英法俄等歐洲大國的欺負,普魯士和奧地利都主張統一德意志地區,就連當時由小城邦組成的德意志聯邦也主張統一。因為只有統一了,大國才不敢欺負德意志人。

不過,雖然大家都同意統一,但究竟要怎麼統一。普魯士、奧地利、德意志小城邦三方的主張卻並不同。

一開始,方案有兩種。

一種是小城邦主張的“大德意志方案”;

當時的小城邦代表們認為,新建立的德意志國家,其國民必須是純粹的德意志人,不能有非德意志民族在內。

但是這個主張,奧地利極力反對。因為奧地利的地盤上,大部分都是非德意志人。如果按照這個主張統一,那麼奧地利要主動放棄80%的領土。這是奧地利不能接受的。



所以奧地利就拋出了一個“大奧地利方案”。

也就是把當時德意志各邦國和奧地利王國直接合並,足成一個橫亙中東歐,疆土面積超越法國,人口約七千萬的帝國。按照這個方案,奧地利沒有任何領土損失。

下圖黑色的部分,就是奧地利主張的“大奧地利方案”。



由於主張分歧太大,所以小城邦的代表和奧地利代表就不停的扯皮。

最終,奧地利國王佛蘭茨約瑟夫一世扯皮扯煩了,就牛鼻轟轟的宣佈:奧地利王國境內的每一寸領土都是不可分割的,奧地利絕不放棄任何一塊非德意志民族聚居的領土。

於是就因為這一句話,奧地利就把所有小城邦的代表全得罪了。

之後,普魯士國王趁機拋出了一個“小德意志方案”。這個方案簡單的說,就是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國等於普魯士+小城邦,不包括奧地利在內。(整個奧地利都不包括,就連奧地利的德意志人聚集區也不包括)


其實普魯士境內也有非德意志民族,比如波蘭人。如果按小城邦提出的方案,普魯士也要放棄一部分領土。不過當時奧地利死不鬆口,並且普魯士的非德意志人也不多,小城邦在權衡利弊後,認為統一是必須的,他們沒有能力統一,奧地利又跟茅坑裡的石頭一樣,又臭又硬,所以最終大家就支持了普魯士的方案。

確定了統一方案之後,普魯士國王自然就被大家推選為了德意志皇帝。不過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很清楚,想踢出奧地利是很困難的。奧地利是大國,一群小國開會說要踢出它,它就能就範?

所以普魯士國王就拒絕了小城邦拋給他的大帽子。並在1851~1861年期間,韜光養晦十餘年整頓軍隊。力求一戰打服奧地利。

後來威廉一世繼位,俾斯麥擔任首相。他先是拉攏奧地利,以德意志聯邦軍隊的名義和丹麥開戰,並輕易取勝。之後又與意大利結盟,向奧地利發起所謂的“德意志之戰”。最終普軍以少剩多,讓奧軍付出五倍於自己的傷亡打贏了戰爭。



為了防止英法俄勢力的介入,俾斯麥關鍵時刻見好就收,迅速與奧地利議和。普魯士順利的解散德意志邦聯,兼併石荷地區、漢諾威、黑森、拿騷和法蘭克福,並約定奧地利不得干涉小德意志區域內的事務。奧地利表示同意。

於是最終,奧地利就被踢出了德意志,就此出局。此後,奧地利與匈牙利合併,組成奧匈帝國,專注在巴爾幹地區擴張。

總的來說。德國統一之所以將奧地利踢出德意志,這主要是因為普魯士的方案得到了德意志地區各邦國代表的支持。如果大家不支持,普魯士是不可能踢出奧地利的。而普魯士之所以一定要踢出奧地利,不是吞併,則是因為普魯士的實力不行。吞併奧地利是不可能的。戰爭長久打下去,必然會遭到英法俄的干涉。脾斯麥是一個睿智且懂得見好就收的政治家。在處理奧地利問題上,他做的非常明智。


Mer86


漫長的歐洲歷史,神聖羅馬帝國佔據了相當厚重的內容,普魯士與奧國乃至奧匈帝國、納粹德國與奧地利,又有合合分分的歷史恩怨。


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加冕皇帝,43年後,帝國一分為三,東法蘭克王國即為德意志國家的雛形,它由5個公國(法蘭克尼亞、薩克森、圖林根、士瓦本和巴伐利亞)組成。919年,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即位,開創德意志統一和權力的新時代。

神聖羅馬帝國

公元962年,曾拯救教皇的奧托一世受封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開啟德意志第一帝國,直至1806年。它缺乏國家應有的凝聚力,皇帝無自己的軍隊和中央政府,一如伏爾泰所言,既不神聖,也與羅馬不相干,更不是什麼帝國。而奧地利也在其版圖內,相當一段時間主導帝國,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解體時的皇帝就是奧地利君主弗朗茨二世。

在漫長九個世紀裡,國王/皇帝在與教皇的權力爭奪中逐漸得勢,十字軍東征、漢薩同盟、條頓騎士團等增強了國家實力和影響,宗教改革相當程度助推14世紀中葉開始的諸侯割據,17世紀的30年宗教戰爭使得經濟社會大大倒退,到18世紀末,所謂的帝國不過是350個諸侯與1000多個小邦國的聯合體,2300萬人中的4/5被束縛在土地上,嚴重影響工商業發展,只有“兵營國家”普魯士在等待時機。

1803年,拿破崙率軍在德意志土地上盪滌封建小國,1806年攻陷柏林。1813—1815年,反抗拿破崙的德意志民族解放戰爭結束,德意志依然是由34個邦國與4個自由城市組成的聯邦,沒有組織和統一領導,君主專制依然。

德意志帝國

普魯士首相(帝國宰相)俾斯麥認為 “普魯士必須積聚自己的力量並將它掌握在手以待有利時機,它已被錯過好多次。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次決議,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普法戰爭賦予俾斯麥以良機,他揮師於色當大敗法軍,得到阿爾薩斯、洛林以及50億法郎的賠款。

1871年1月,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凡爾賽宮宣告成立,鉅額資金推動德國完成工業革命,建起領先歐洲的社會福利系統。19世紀末20世紀初,農業人口降至1/5以下,德國一舉跨入工業國的行列,經濟總量趕上並超過英國。

普魯士的歷史重任和第一目標是戰勝法蘭西、統一德意志,除此之外沒有第二目標——兼併奧地利。奧地利在歐洲中部具有強大實力,俾斯麥不會沒有主次,而且奧地利對“新”德意志帝國不構成威脅,此後的奧匈帝國與德意志並駕齊驅。

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的地位與影響深遠

早在10世紀下半葉,神聖羅馬帝國在奧地利一代建立邊區。976—1278年,巴伐利亞的巴本堡家族統治該地區。

1278年,哈布斯堡家族成為奧地利的統治者,此後的640年裡,哈布斯堡時代的奧國經歷擴張—輝煌—衰落的歷史週期。統治者將聯姻作為擴張的重要策略,家族觸角遍及歐洲大陸。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哈布斯堡擊潰奧斯曼帝國入侵後疆土空前擴大。

1815年維也納會議,奧國外交大臣梅特涅建立歐洲大國均衡格局。1867年,奧與匈牙利成立二元制奧匈帝國。1918年,被稱作“民族監獄”的奧匈帝國解體,奧“盡喪元氣”,其悲劇在於統治者占人口少數而堅持大民族主義統治(奧、匈兩族佔帝國人口的44%),奧地利第一共和國成立。

奧地利在納粹德國版圖中經歷了7年痛苦歲月

1938年,“尋求均衡”的20年結束,它被納粹德國強行合併,奧公決贊成合併票佔97%,成為其戰爭機器的一部分和迫害猶太人的同謀。

1945年4月,奧地利從德意志第三帝國中分離並宣告復國,史稱第二共和國,全境被蘇美英法分區佔領長達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