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據說這些照片,90%的宜昌人看到都會流淚


在三峽大壩還沒建成之前,葛洲壩是所有宜昌人心目中的城市名片。 60年代的宜昌還只是一座人口剛10萬的小城市,1970年葛洲壩工程開始建設,帶來了將近12萬的建設大軍,同時也給宜昌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330”代表著葛洲壩建設的那一代人,承載了很多人成長的回憶,這個數字會一直留在宜昌人的心中。

1994年12月14日,長江三峽工程開工典禮大會在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舉行。作為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的建設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防洪、發電、航運提供了巨大的助力。曾經工作在三峽兩岸懸崖峭壁上的三峽縴夫更是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宜昌人心中一段過去的回憶。

很多宜昌人的第一場電影都是在解放路電影院看的,作為宜昌最繁華的一條街道,解放路見證著宜昌從一個小小的港口,發展成為一座城市。隨著宜昌城市的建設,解放路大量的老舊建築被拆除,解放路電影院也停止了營業。現在的解放路早已是高樓林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地道的宜昌人大都曾在環城南路、學院街、獻福路附近生活過。隨著老城區設備老化、房屋破舊、生活不便等問題的日益凸顯,環城南路這個鋪滿回憶的老城區將被特色仿古街區所取代。現在的環城南路正在經歷蛻變,不管街道怎麼變化,屬於宜昌人的小巷記憶永不會被抹去!

在夷陵長江大橋通車以前,輪渡是從宜昌市區到達江南唯一的通行方式,在九中讀書的人,每天都要到江邊乘坐輪渡去上學,對宜昌人來說,乘坐輪渡的水上生活絕對是不可或缺的一段重要記憶。但隨著多座長江大橋的修建,乘坐輪渡的人越來越少,大南門和鎮江閣兩處碼頭也將取消,屬於宜昌人的舊時回憶又將缺少一塊。

宜昌火車站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還沒有高鐵的時候,宜昌人坐火車都是從這個有著高高樓梯的火車站出發的。那個時候感覺那麼長的樓梯,現在看起來也就一點點長了。現如今宜昌高鐵站已成為國內重要的交通樞紐,但對於宜昌人來說,那座需要一層層爬上去的火車站才是走向外面世界的第一步。


以前讀書的時候,博物館經常在週末舉辦一些昆蟲展覽、航模比賽之類的活動,它承載的是宜昌人童年最純真的回憶。現在,宜昌新的博物館已經在建設之中,很快就會與大家見面了,不知道那個小小的舊舊的博物館將來會做什麼用呢?

小時候宜昌人都愛往東山公園跑,曾經的東山公園遊樂設施完善,最愜意的就是讓父母帶著去坐摩天輪,划著小船遊湖好不舒服。東山公園收藏了宜昌人很多很多的回憶,隨著設施的老化現在這裡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歡聲笑語,等待它的是整體的拆除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