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天盛号石桥有名吗?

青梅煮酒58727816


金代建的天盛号石桥因其古老而被誉为“关外第一桥”,是辽宁省自1949年后首次发现的古石桥。1988年起为辽宁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考古人员发掘清理时发现在桥孔正中嵌有建桥志石一块,上面阴刻了59个字:“唯大定十年岁次庚寅五月辛亥为朔乙卯日龙山县西五十里地狗河川孙家庄刘百通亲笔记非百通独立而成赖二刘同心而建二刘者刘五刘海”。

大定,金国金世宗完颜雍的年号,史称“大定之治”,对外主动与宋朝议和,双方自此停战了30年,对内则励精图治。勤修内政,自然会多建桥铺路发展经济。大定十年就是公元1170年。

桥志中说此处离着龙山县五十里,看起来是孙家庄的刘百通出力最多,因为桥志是刘百通所写,不过他说是同村的二刘一起三个人同心建起的桥。

“天盛号石桥” 是中国北方少见的倒拱护底(上下呈拱形)的单孔石拱桥。拱,建筑学名词,是常见建筑结构之一,型态定义为中央上半成圆弧曲线。单孔,就是一个拱形的石桥。倒拱护底(上下成拱形)的倒拱,也就是桥下地面也由条形石砌成,成倒拱状,使得整个桥孔看上去为呈不规则圆形。如今保存下来的古代石桥,一般都是半拱形,极少有上下成拱形的。

根据古桥的清理者韩宝兴所著的“辽宁凌源天盛号金代石拱桥”一文:桥身大致为东西向,通长5米,宽4.7米,路面宽3.4米,通高4.36米,石桥跨度为4米。桥面平铺着长石条,两边装有望柱(桥上柱子)5对,栏板4对。素面栏板高约60厘米、望柱高约80厘米。每块条石之间都用白灰灌浆,更加坚固了稳定性。另外,孔壁两侧下方还各有一道圈脸石,固以束腰,将全部横断面的压力都承载下来,

桥孔的水下部分在在河床上用石条12行纵向铺砌呈扁圆形的倒拱,作为桥下护底石。入水口高于出水口30厘米。石拱券(桥孔的拱形部分)采用纵联式石砌筑方法,桥身纵向拱石排列有序,横向前后相错,拱石空隙面用石楔加以固定,使整个拱桥成为一体。

桥的拱脚下仅用三行长石料为拱券的基础石,每块石料长五至六米,宽70厘米左右,厚度约30厘米。基石下面是冲积粗砂层,其内可见部分腐朽的木质痕迹。由此可推测原基石下面砂层内已经打入木桩用来支撑桥基石。

桥拱两面券脸石厚0.5米,共分七段,在每段上的两道弦纹之间各有直径为0.28米的浮雕大莲花一朵,每朵五蕊八瓣,外以30个乳钉纹环绕。


研究者普遍认为,“天盛号石桥”的发现对金代拱桥建造技术及东北交通道路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在我国桥梁史上有重要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