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河南一男孩頭暈肚痛數月 無法治癒 竟是和父母老幹這件事有關

河南一男孩頭暈肚痛數月 無法治癒 竟是和父母老幹這件事有關

網絡圖片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

最近幾個月來,鄭州市民張先生一直十分愁悶,而這一切皆來源於兒子無法治好的頭暈和肚子痛。

在現代醫學如此發達和先進的背景下,什麼樣的肚子痛和頭暈會一直看不好,可這樣看似十分荒誕的景象,它還真就在我們身邊真實的上演了。

【無奈】

兒子頭暈肚痛數月 父親不理勸阻選擇帶他看心理醫生

12歲的超超,是鄭州某小學的一名六年級學生。

超超學習成績在班裡屬於中等偏上水平,這讓超超父母感到欣慰和放心,但超超的性格卻比較內向,不愛與人交流。

今年初的一天,放學回家的超超說自己頭暈、肚子疼,還有點噁心。

起初,張先生和愛人以為兒子是吃了變質的食物,加上兒子嚷嚷了幾聲後也不再吱聲,這讓二人沒太放在心上,可從那之後,每次週末回家,兒子都會說自己頭暈、肚子疼。

“次數多了,俺倆都不放心,就帶去醫院了,但啥都沒檢查出來。”張先生想了各種辦法,甚至用了偏方等辦法,可兒子頭暈、肚子痛的情況卻一直沒緩解。

看情況愈發糟糕,張先生決定帶超超去河南省兒童醫院就診,而他這次直接帶著兒子來到了該院的心理門診。

“不知道你咋想的,非要帶孩子來這,傳出去了多被人瞧不起……”張先生的愛人在一旁小心細語道。

“幾乎是啥檢查都做了,都沒查出問題,那你只能來這兒問問了。”張先生一臉無奈和不悅道。

【發現】

父母因工作頻繁更換搬家 致使男孩心病變成“身病”

“檢查顯示小孩只有很輕微的胃部炎症,跟家長說的,孩子疼起來滿地打滾明顯對不上。”為找到病因,該院兒保科主治醫師葉蓓決定用沙盤遊戲,來探究一下超超的內心世界。

隨著超超不斷地將模型擺在沙盤中,葉蓓發現,超超心裡所想的事情,幾乎全部都與他的家人有關,而在隨後的交談中,葉蓓也順利找到了超超“生病”的癥結。

原來,超超自幼就處於“流離失所”的狀態中。從幼兒園開始,他就不停地在換班、換學校。

“因為他父母的工作原因搬過好幾次家,後來更是舉家搬到了另外一個城市。”周遭環境的快速變化讓超超無所適從,與父母長時間的聚少離多,再加上小升初帶來的學業負擔,讓超超原本的心理壓力,轉換成了身體症狀。

“他班主任也說讓多給孩子交流,他有點內向,但說實話溝通的機會很少。”張先生無法想象,兒子的所有異常舉動都來自心裡,“我這個當爸的挺慚愧的。”

【建議】

心因性疾病在學齡期兒童中多發 但千萬不要過早妄下結論

日常生活中,孩子咳嗽、嘔吐都是一些常見症狀,但有的孩子雖然有症狀,可到醫院檢查後,卻始終找不到病因,就好像超超一樣,去過不少醫院,幾乎所有能做的檢查都顯示一切正常,可自己仍覺得不舒服,且身體上的症狀也顯示其病的不輕。

那為何會這樣呢?葉蓓稱,超超所得的病屬於一種“看似身體無病,其實病在心裡”的心因性疾病。

據她介紹,心因性疾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轉換障礙。即有一些患者,他們往往有1個或多個自主運動或感覺功能改變的症狀,例如肢體無力、胸腹疼痛、驚厥等等,但臨床檢查的結果卻不能很好地解釋和證明這些症狀。

由於查不出病因,許多患者的病情就被遷延許久。“出現這種情況後,就應該考慮轉換障礙了。”葉蓓說,近幾年來,兒童患轉換障礙的病例越來越多,尤其以學齡期兒童為主。

葉蓓稱,兒童不善於表達內心的想法,心理不適往往會用身體不適代為表達,這也就造成學齡期兒童成為轉換障礙高發的人群之一。

雖然心因性疾病看起來與普通疾病區別很大,但葉蓓還是特別強調了一點,心因性疾病不能單憑感覺就下定論,“只有在醫學檢查結果排除器質性病變之後,才能考慮心理因素,以免造成誤診,拖延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