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廣西五天假的“三月三”,竟然在梅州五華也有!

“三月三”,即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的重大節日之一,是傳統駱越文化的主要表現,統稱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廣西壯鄉南寧市武鳴縣舉辦了六屆“三月三”歌圩暨武鳴駱越文化旅遊節,聽說這一天,他們當地放假五天,這對當地上班族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盛宴。不過這‘三月三’,在梅州五華也有這樣一個活動:華城“三月三”天妃出巡慶典!

廣西五天假的“三月三”,竟然在梅州五華也有!

天妃,又名天后,其廟設於城南天后街,全廟為上下兩堂的古平房建築,上下堂之間有左右兩橫廂,皆設護衛神。上堂正廳設天妃神像並立神位牌。整座廟約佔地300平方米。廟前有一長方形空地約800平方米;空地另一端與廟門相對,築一固定戲臺,供廟會專門演戲之用,稱為"天妃戲棚",空地為群眾看戲的露天場地。

廣西五天假的“三月三”,竟然在梅州五華也有!

查閱《辭海》:天后,海神名,據傳說,宋莆田林願第六女,卒後曾屢顯靈於海上,元至元年間封天妃神號,清康熙時又加封天后,舊時通海之地多立廟祀之。華城天妃廟又名天后宮,設廟所在街道名天后街,皆與此說吻合。而華城本為山城,並非通海之地,為何設天妃海神廟?當地有這樣的傳說:清末民初,五華(長樂)一幫民眾乘船飄洋過海去南洋(俗稱"過番"),碰上特大風浪,船在浪峰與浪谷之間顛簸得十分厲害,眼看就要翻船了,忽聽天空噼嚦一聲傳出話來"我乃天妃女神,特來保祐大家渡海! "話音剛落,即見海上風平浪靜。於是,這幫"番客"安全去到南洋,便集資寄回故鄉,在縣城 (即現華城)建造了天妃廟。

廣西五天假的“三月三”,竟然在梅州五華也有!

據此,可以認為華城天妃廟約建於清末民國初期。影響所及,長樂縣城商民及附近百姓都十分信奉天妃,乃至天妃廟會成為華城具有代表性的特大盛會。由於這一廟會於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為"出巡"日,故稱"三月三",沿此成習而為華城民間"三月三"節日,俗稱"天妃娘娘生日"。整個廟會期為3天3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