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注:本篇不適用於松柏類樹樁造型

下山樁,是盆景造型的主要素材來源。一般下山樁都樹齡高,根盤好,幹型奇特。到手後,一年養,二年放,三年開始殺樁造型,成型較快。但是對於殺樁的時機,殺樁的高度,樁乾的留存,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這裡就殺樁的技巧,做一些總結介紹。

1,殺樁的時間選擇。

所謂“一養二放三殺樁”,指的是樁材到手後應首先確保其成活,成活後不對樁材做任何處理,以恢復其長勢。待放養的枝條長到一定粗度,然後再進行殺樁截枝。這裡說的“三殺樁”不一定是指定數3年,應根據樹種生長快慢而定,不可太僵。達到殺樁條件後,具體殺樁時間一般選在早春萌芽前進行,注意對殺樁後的創口進行蠟封或塗植物癒合劑,防止幹縮,否則有可能造成截口下枝條失水死亡,對造型產生不利影響。

2,殺樁高度。

一般殺樁的高度,有網上盆友說在整個盆景預留高度的2/3處,我認為並不固定。殺樁高度,還是要根據幹型來定。直乾式的可以殺在盆景預留高度的2/3處(自盆面起),其他幹型的樁,就要根據主幹的轉折承起而定,一般應殺在幹型轉折承起點的稍上一部分。殺樁後的樁體上部空間,應為盆景將來的結頂高度。如下圖▼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3,怎樣定樁。

首先要對樁身反覆推敲,審琢,不要輕易下手,否則有可能會截成廢樁,需要時日重新培養。在放養期間就經常反覆觀察,設計方案。心中有了底數,盆景將來的觀賞面也就確定,時機成熟,開始截樁。

樁材的截取,一般遵循“節取多,頂取小”的原則。節,指樁身著生枝之間的樹段。頂,就是預留的樹頭部分。如下圖▼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上圖樹樁為雙乾式盆景素材,雙乾式盆景造型要求兩幹型基本一致,相互協調,互喚互應。再考慮到節取多,頂取小原則,所以留b,e做為樹頂。a和d去掉,c和f去處或短截將來作為側枝來使用。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節取多,實際上就是考慮到盆景樹身的曲度及側枝問題。枝節多,樹身線條曲折硬朗,富有動勢。一般樹樁萌芽在枝節處,節多,可用於選留的側枝數量較多,有利於選擇出位比較理想的枝來進行培養。頂取小,主要是考慮到樁身的錐度及走勢問題。用較小的枝作為頂,樹身才會有錐度。這裡選“小”,並不是只留最小的枝作頂,要根據整個樁身的變化,取最能夠自然過度的枝,這樣整個樹身的錐度變化自然流暢,不給人以突兀生硬的感覺。

4,勢的審定。

盆景的勢,應選擇給人以動感最強的位勢。勢,包括兩個方面來展現:1,盆景栽植於盆中的位置。2,盆景樹身的傾向。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選用圓形盆,一般應栽植於正中,這樣整個盆景給人以莊重穩定之感。
不栽植於正中,另一邊應擺設一些小件進行配重。如下圖: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方形盆,應選擇栽植於一邊。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盆景樹身的傾向選擇,一般應選擇動勢感強的姿勢。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
​​​
​​
​​​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這棵樁材可選的姿勢位較多。直立,斜幹,懸崖皆可。在可選擇的多種勢位中,有懸崖式的,以懸崖式為最佳。這是因為懸崖式的樁材可選擇範圍相對較小,懸崖式造型要滿足幾個條件:1,樹節要較多,需3節以上。2,接近樹頭處有一個急彎,這樣才能表現懸崖的跌而欲起之勢。3,根盤較好,存在拖根(與樹的傾斜方向相反的根)。所以上面的樁材能夠滿足這幾個條件,不可多得,選擇懸崖。

5,定面。

盆景的面,指的是最能展現盆景立意的意境美的一面,即觀賞面。面的選定,包括幾個方面:1,根。根能展現盆景的蒼老之美,根盤凸出,簡潔,合理,富於表現力的根面,應考慮做為盆景的欣賞面。2,幹。最能直接表現出幹型及乾的肌理美的一面,考慮作為欣賞面。如呈螺旋上升趨勢的幹型,應選擇螺旋凹面為觀賞面,因為這樣最能展現出主幹的上升動勢,給人的視覺衝力最強,最易令人產生美感。3,枝。最能展現盆丰度的一面,做為觀賞面。例如,盆景的飄枝,跌枝,神枝等。

當然,盆景面的選定,要綜合考慮,擇優而定。因為選定面的幾個條件,並不完全是協調統一的,有時還是相互矛盾的。這就要求選定時,要結合盆景的造型立意需要,選最能表現其主題的面,來作為盆景的觀賞面。


造型初入門——到手下山樁,你需要掌握的一些殺樁技巧

更多精彩請關注本頭條號,紅豆小圃和您一起玩盆景。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