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国演义》中刘焉初登场为幽州太守,为何中期其子刘璋又成为了益州牧,那刘虞呢?

古今历史观文


刘焉、刘虞都是汉室宗亲,东汉末年一方州牧。刘焉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子鲁恭王刘余之后,出生江夏郡竟陵县;刘虞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出生东海郡郯县。

《三国演义》是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改编而成的,与真实的历史事件还是有许多区别的。历史上真实的刘焉从未出任过幽州刺史,相反刘虞曾经出任幽州刺史,并且幽州作为东汉十三州之一,最高长官是刺史而不是太守。


刘焉早年因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后来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刘虞最初被举孝廉,从担任曹吏,到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官。

州牧是刘焉向汉灵帝建议设置的,此前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因为东汉末年,朝纲混乱、王室衰微,刘焉就建议汉灵帝挑选清廉的朝中要员、宗室出任地方州郡长官,并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就在刘焉还没有前往交州上任时,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正好此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肆敛财,刘焉就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汉灵帝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不久,郄俭被黄巾军所杀,刘焉被益州士族迎接进入益州,地位稳固后,刘焉又派张鲁盘踞汉中,张鲁截断交通,斩杀汉使,从此益州与中央道路不通,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直到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

刘虞在出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少数民族中威望崇高,使边境相安无事,后来因公事被免官。后来,前中山国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大人连盟,发动叛乱,部队达到十余万,朝廷因为刘虞在北方的威信很高,再次任命他为幽州牧。刘虞到任后,很快就平定叛乱,被汉灵帝拜为太尉、封容丘侯。由于与公孙瓒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初平四年(193年)因而进兵攻击公孙瓒,兵败为其所执,惨遭杀害。


安定郡小书生


《三国演义》中,刘焉在黄巾之乱时任幽州太守,但其实历史上的刘焉曾任冀州太守,并没有做过幽州太守,任幽州太守的是刘虞。

《三国志》中记载: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 焉少仕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 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

不过幽州也好,冀州也罢,都在今日的河北地区。黄巾起义的时候,刘虞刚被免职,不久被任命为甘陵国相(今河北清河),也在冀州。

不过,这都是黄巾起义刚开始之时二人的任职,随着局势的发展,两人的官职也不断变化。

1、刘焉,在汉末至三国的历史进程中,其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提出了“废史立牧”的主张。

这一年是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三国志》中记载刘焉向朝廷建言:

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也就是由宗室或重臣担任地方州牧,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更容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

所以,州牧不同与刺史,是真正的地方军政长官。从此,群雄割据之势渐成。

刘焉最初自告奋勇要做的是交州牧,交州就是现在的两广和越南,刘焉本意是想避祸,后来又听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便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益州,偏居西南,可以说是既能避祸,又有机会问鼎天下之地。

刘焉于194年去世,所以刘备后来夺西川(即益州)之时,西川之主便是刘焉之子刘璋。

2、刘虞在刘焉提出“废使立牧”之后的同一年,即188年,被任命为幽州牧。所以,之后便有公孙瓒大败幽州太守刘虞之事。

公元193年,刘虞兵败公孙瓒后,被杀。

事实上,东汉末年以宗室任州牧的还有两人,即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加上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共四大州牧,汉朝宗室在群雄割据之初还是相当有实力的。

只不过,这四人均没有兴复汉室之能,刘繇夹在袁术和孙策之间,并无多大建树,最终于197年病逝。

刘表,则在208年曹操攻破荆州之前病逝。


心向青山


这个必须要说明,《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在很多历史问题上有漏洞,甚至可以说是缺乏常识的。关于刘焉、刘虞、刘璋的情况,还是要更正一下《三国演义》中的错误。


首先,“幽州太守”,这四个字就有问题。秦朝郡县制,将天下分为郡、县两级,郡的长官称郡守,汉代则改称太守。汉朝又在郡上设州,将天下分为十三个州。西汉设州之初,州只是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为监察官员。到了东汉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刺史也就成了州一级的地方长官。东汉还一度将州刺史改称州牧,之后屡有更迭,到了东汉末年,州牧、州刺史都有,但如果该州长官是州牧则权力更大(之后说到刘焉会具体说)。幽州是天下十三州之一,所以幽州的长官只能是幽州牧或者幽州刺史,不可能是幽州太守。就像现在,你能说山西市长、河北市长吗?这不是笑话吗?

一、刘焉


然后说刘焉,《三国演义》第一回说“幽州太守刘焉,江夏竟陵人士,汉鲁恭王之后也”,除了“幽州太守”四个字外,其他的倒都对。刘焉确实是江夏郡竟陵县人,祖先为西汉鲁恭王刘余(汉景帝之子)。刘焉因为有汉室宗亲身份(并且不像刘备那样家道中落),所以很早踏上仕途,从天子近臣的中郎,一路高升,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所以,刘焉没有在幽州做过官,更不存在“幽州太守”,只是做过冀州刺史和南阳太守。《三国演义》第一回说幽州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人讨伐黄巾军,那肯定是错的离谱了。

那刘焉在冀州和南阳郡做官的,怎么儿子刘璋跑益州去了呢?其实刘焉自己就去了,而且他还搞出一个大事情“废史立牧”。那是在汉灵帝中平五年,当时在朝中任太常(九卿之一,负责宗庙礼仪)的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建议,说当时各州郡刺史、太守多行贪腐,民不聊生。应该将清廉的宗室成员或朝廷重臣派往各州担任“州牧”(权力凌驾于刺史之上,拥有独立的军政大权)以安定人心。刘焉的建议被汉灵帝采纳,结果,各州的州牧纷纷自立,东汉进入军阀割据的局面。

刘焉提出废史立牧的建议,是为自己考量的。因为他看天下大乱,恐在朝中难保平安,所以为自己求交州牧(交州地处现在两广一带,没被黄巾军战火波及),希望在那边扩展自己的势力。结果,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而时任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贪墨无度,刘焉动心,于是改求益州牧。汉灵帝准许,命其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到益州捉捕郤俭。结果人还没到,郤俭已经被黄巾军杀死,黄巾军又给益州从事贾龙打跑了。就这样,刘焉白捡了个便宜,被贾龙迎入益州坐稳了州牧。从此,刘焉在益州发展势力,隔绝益州与朝廷的联系,安抚蜀中本土势力,吸引因战乱逃往益州的军民,成为一方诸侯。

二、刘璋


刘璋是刘焉幼子,本在朝廷任奉车都尉,刘焉在益州坐稳后,称病,希望朝廷让刘璋到益州探望,借机留下。后来其在长安为官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联合西凉马腾欲杀把持朝政的李傕,事情败露被杀。随刘焉入益州的第三子刘瑁早逝(其寡妻吴氏后嫁刘备为皇后),所以刘焉死后,刘璋继承了其益州牧地位。

三、刘虞


最后就说刘虞了。刘虞也是汉室宗亲,并且和皇室关系更近。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正宗的东汉皇亲,比刘备、刘焉、刘表这些要追诉到西汉的宗室地位更高)。黄巾之乱爆发的中平元年,刘虞倒是正好担任幽州刺史。所以《三国演义》第一回发榜征兵的应该是他才对。刘虞后来调离幽州任甘陵国相,再入朝担任宗正(九卿之一,管理宗室和外戚事务)。

中平五年朝廷接受刘焉建议废史立牧后,因为刘虞长期在幽州任职,威望高名声好,被任命为幽州牧,负责平定幽州境内的匪患,刘虞不负所望,将幽州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汉灵帝为此加拜其三公之首的太尉(不过当时三公已经没有太多实际权力了,更多是荣誉官职)。由于刘虞威望甚高,又有清廉之名,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董卓把持朝政后,还拜其为大司马,封襄贲侯,后来晋升太傅,召其入朝,但是因为战乱不断,道路阻隔,任命送不到。


刘虞仁义,但在乱世中,仁义之人往往不能长久。他和公孙瓒的矛盾来自于二人一个爱民,一个重兵。当时驻扎在北平的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攻打乌桓,因为北平在幽州境内,公孙瓒需要受刘虞节制。公孙瓒出兵,多有扰民,因此与刘虞发生矛盾,成为后来刘虞败亡的隐患。

因为刘虞的汉室宗亲身份和地方上的威望,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等以董卓挟持天子,希望立刘虞为帝,或者退一步领尚书事(主持政务),都被刘虞拒绝。而其他诸侯也是各怀鬼胎,汉献帝派刘虞的儿子侍中刘和向刘虞求救兵,被割据淮南的袁术扣押,另派他人邀请刘虞说要一起出兵解救献帝。公孙瓒看出袁术有诈,结果刘虞不听,派兵到淮南,公孙瓒看刘虞无药可救,转而和袁术联合,劝他不要放走刘和,并且吞掉刘虞派去的军队。事后刘虞知道,恼恨公孙瓒吃里扒外。

由于当时公孙瓒和袁绍一直互相攻杀,公孙瓒败多胜少还不断进攻,刘虞的儿子刘和又从袁术处逃出后被袁绍扣留。刘虞一方面恼恨公孙瓒穷兵黩武害苦百姓,一方面可能也担心自己儿子安危,禁止出兵。公孙瓒恼怒,开始抢掠,二人矛盾彻底激化,还互相上奏朝廷指责对方。最终,刘虞组织十万兵马攻打公孙瓒,虽然人多势众但一来刚刚招募战斗力不足,而来还爱惜百姓房屋不愿意烧城,最后被公孙瓒的精锐击溃。刘虞被擒,公孙瓒挟持刘虞自任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利用完之后诬称刘虞与袁绍合谋意图称帝,将其杀害。


伊耆角木


这个问题《三国演义》语焉不详,其第一回内说“且说张角一军,前犯幽州界分。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第五十九回又说“却说益州刘璋,字季玉,即刘焉之子,汉鲁恭王之后。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因居于此。后焉官至益州牧,兴平元年患病疽而死,州大吏赵韪等,共保璋为益州牧……”这样,后面的内容就显得非常突兀,而且前后因果有点不搭。这应该说是小说的一个漏洞。

其实,要搞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和传承关系,必须参照《三国志》的相关记载。《三国志•蜀书》里的《刘二牧传》原文是:“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汉鲁恭王之后裔,章帝元和中徙封竟陵,支庶家焉。焉少事州郡,以宗室拜中郎,后以师祝公丧去官。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贤良方正,辟司徒府,历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贿为官,割剥百姓,以至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趾牧,欲避世难。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会益州刺史郤俭赋敛烦扰,谣言远闻,而并州杀刺史张壹,凉州杀刺史耿鄙,焉谋得施。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扶亦求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及太仓令巴西赵韪去官,俱随焉。

……时焉子……璋为奉车都尉……献帝使璋晓谕焉,焉留璋不遣……兴平元年(焉)痈疽发背而卒。州大吏赵韪等贪璋温仁,共上璋为益州刺史。诏书因以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以韪为征东中郎将,帅众击刘表。”

这样,在刘备占蜀之前,蜀地及刘焉、刘璋父子的情况及刘焉由冀而益的传承脉络就清楚多了。





经霜红叶Cbq


很简单,刘氏宗亲面对的局面不同。

总体来说,刘氏宗亲能力普遍不足。而刘焉刘表刘繇三位宗亲面对的是南方,三个州刺史州牧的敌人都是势力不强的本地豪门,他们的选择也不相同。

刘焉先安抚本地,隔离中央,再用东州派替换本地世家,所以刘焉最成功,基本控制局面还顺利传递儿子,开州政世袭之例。

刘表直接与蒯蔡合流,虽安稳一时,却在死后被出卖,儿子无奈投降曹操。

刘繇比较惨,江东世家势力强大,对外交往渠道众多,自身能力差,所以被突然崛起的毛头小子孙策逼死。

刘岱最早参与中原混战,也死得最早。

而刘虞的局面比较倒霉了,北面西面是胡族,南面是袁绍,本州之内还有武力超群的豪门公孙瓒,因此被虐得很惨。


四川達州


《三国演义》不同于真实的历史,演义中第一回这样描写刘焉:

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 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靖曰:“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刘 焉然其说,随即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刘备)。(《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幽州太守这一职务刘焉担任这一演义说法明显和历史真相是不相符的。(刘焉形象图,历史中没有担任幽州刺史,但是担任过临近的冀州刺史)

刘焉、刘虞担任幽州刺史辨析。

刘焉是汉室宗亲,西汉鲁恭王刘馀是他的祖先,刘馀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五子。历任洛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益州牧,他根本没有做过幽州刺史。而刘虞则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王刘强的后代,两度担任幽州刺史,历任曹吏、郡吏、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幽州刺史。

184年,黄巾军起义之时,刘虞已经被免官,黄巾军起义后再度起用为甘陵国相。188年,东汉政府鉴于刘虞在幽州刺史任职上威望比较高,于是让他再度出任幽州刺史。

《三国演义》中,刘备籍贯在涿县,涿县在西汉时期属于冀州刺史部;东汉时期,涿县属于幽州刺史部;三国时期,涿县属于幽州,因此黄巾军起义之时幽州太守的檄文才能够发到涿县。

《三国演义》中幽州刺史刘焉发布檄文的时间应该是184年,而刘虞再度出任幽州刺史的时间是188年,两个人之间有时间差,东汉的官位也是时常有调动的,符合常规。(刘虞形象图,拒绝了皇帝位置,拒绝了录尚书事,不懂军事却被公孙瓒所杀)

刘焉之子刘璋为何担任益州牧?

188年,刘焉看到汉灵帝时期的东汉卖官鬻爵,王室衰微,随时可能发生变乱,于是想寻找一处远离中央政府的地方做一把手,一切自己说了算,避开祸乱。于是他建议汉灵帝:

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三国志》)

他还接着提出要到交州担任牧,交州远在南方,足可以避祸了。此时汉灵帝的侍中董扶同他说,益州之地有天子之气,于是他又申请去益州担任长官。其实董扶是四川绵竹人,他也有私心,他想刘焉去益州,可保一方。汉灵帝封刘焉为益州牧、监军使者,前去益州逮捕原来的益州地方长官郗俭,整顿益州废弛的吏治。

没想到得到是,郗俭已经被黄巾军起义首领马相杀死,马相占领三郡之地之后居然称帝了。不久黄巾军马相就被益州从事贾龙(后被刘焉处死)组织军队消灭,然后接纳他到绵竹任职。

188-191年间,刘焉整合军队,完全控制了益州之地。他占据益州之后也心心念念的想独自称帝,按照天子的车驾标准给自己量身定做了车驾。这事让荆州牧刘表知道了,于是弹劾刘焉图谋不轨,不过这事也不了了之。

按照东汉对地方长官的规定,刘焉的子女都留在了都城洛阳。刘焉诈称有病,请朝廷派遣自己的儿子来益州照顾照顾,于是东汉中央政府派他的幼子刘璋去益州探望。趁此机会,他就把幼子刘璋留在了益州。

194年,刘焉的长子刘范、次子刘诞联合征西将军马腾谋反,策划进攻长安。但阴谋败露,他的两个儿子被杀。与此同时,刘焉益州治所绵竹发了大水,他的官邸被焚烧,只得将治所迁往成都,同年去世。

东汉末年中央政府非常腐败,刘璋的两个哥哥谋反被杀,父亲擅自用天子仪仗,居然还批准了刘璋担任益州牧,看来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刘璋形象图,他的父亲够有远见,他却懦弱,最后引狼入室被刘备所制)

综合以上分析,刘璋在《三国演义》的中后期担任益州牧是没有啥问题的,和真实的历史相符。

忠心耿耿的刘虞缘何被杀?

刘虞是以三公的身份于188年担任幽州牧,威望特别高,对待北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怀柔政策。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时隶属于刘虞管辖,而公孙瓒主张对少数民族强硬,注重发展自己的部队。从政治理念上来讲,两个人属于政见不和,这是两个人矛盾的爆发点。

191年,冀州刺史韩馥和渤海太守袁绍和山东各个地方的割据势力协商,鉴于董卓挟持年少的汉献帝,于是纷纷请刘虞继任皇帝,因刘虞是刘秀的直系后代。刘虞拒绝了即位为皇帝,袁绍等人不死心,请他担任录尚书事,给山东的割据势力封官加爵,也被拒绝。

同年,汉献帝想东归,摆脱董卓的控制,于是派刘虞的儿子刘和给刘虞,请他出兵协助。刘虞的儿子在经过袁术的地盘时被袁术扣留,然后袁术再派人请刘虞出兵。公孙瓒对袁术早就看透了,进言刘虞不要派遣军队援救汉献帝,刘虞不听劝告,坚持派兵。公孙瓒于是暗中告诉袁术扣留刘虞派遣的兵马,袁术果然将刘虞的几千人马留下,为自己所用。公孙瓒和刘虞的矛盾日益加深了。

公孙瓒为了抢夺地盘,增加军事实力,屡次派军进攻袁绍,但都被袁绍击败。刘虞强令公孙瓒不要进攻袁绍,公孙瓒置若罔闻。刘虞于是上书汉献帝,要求撤免公孙瓒的职务,两个人的矛盾激化,双方都厉兵秣马,防备对方的进攻。(公孙瓒形象图,被袁绍攻灭,刘虞的儿子刘和投降了袁绍)

193年,刘虞组织了10万人马进攻公孙瓒,本来公孙瓒打算逃跑,他发现刘虞根本不太懂的作战,严令士兵在进攻中不要损毁百姓的住宅,兵力很少的公孙瓒居然抵抗住了刘虞的进攻。公孙瓒聚合军队发动突袭,居然击败刘虞并且俘虏了他。公孙瓒俘虏刘虞之后并没有马上杀了他,而是利用他获得北方四个州的权力,并且胁迫东汉中央政府派遣官员杀了刘虞。

公孙瓒是幽州太守刘虞的下属,负责军事,政见不和导致两个人矛盾发生。公孙瓒为了地盘穷兵黩武导致矛盾爆发,刘虞进攻失败后被公孙瓒围攻被俘杀,这也符合历史事实。

《三国演义》虽然是演义小说,但很多和历史事实是相符合的,因此导致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就是真实的历史,现实中有部分刘氏家谱都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刘氏谱系改写族谱,可以想见《三国演义》的影响力有多大!
























穿越再现彼岸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让人觉得一个地方大员始终就是一个地方的!其实这种情况是从汉灵帝时黄巾之乱后,朝廷才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也在汉献帝时代才地方武装听宣不听调[捂脸][捂脸]


芳华正好


刘焉不是幽州牧,而是益州牧。此前,刘焉看到东汉政权即将崩溃,为安身立命,他主动放弃朝中的九卿之一的职务,申请到益州担任牧守。此后,经过多年经营,将益州变成自己的割据地。他死后,其子刘璋接班,戓为新的益州控制者。刘虞是幽州牧。


市井半隐


后来刘焉建议的州牧制,又第一个当了州牧,去的益州。


白露为霜65799235


据史记载,汉灵帝中平五年(188 年),接受太常刘焉建议,重置州府,废史为牧。于是封刘焉为益州牧,黄琬为豫州牧。之后又封刘虞为幽州牧。

废史为牧的弊病,是牧守后来形成割据势为,各自为政。

刘虞是汉朝宗室人,当时有些诸侯拥戴他称帝,被他坚决拒绝。尽管他在自己管辖范围内实行仁政,但后来还是在诸侯兼并中死去。

刘璋是继承其父之位,才做了益州牧的。

欢迎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