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程英,那個金庸筆下最讓人心疼的姑娘

知乎上有一個帖子,在金庸小說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位女子?有一個回答是:程英。

金庸的小說中,不乏容貌美豔、招人喜歡的女子,比如趙敏,一句“我偏要勉強”,搶走了張無忌;比如阿朱,溫柔靈巧,是大英雄喬峰的至愛;比如任盈盈,端莊大氣,與令狐沖琴瑟和鳴。

而程英,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神鵰俠侶》中,論容貌,她比不上小龍女;論家世,她比不上郭芙;論成就,她比不上郭襄;她像一枝寂寞的芙蓉花,澗戶無人,花香幽幽。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為誰斷腸?半隨流水,半入塵埃。

她的陪伴,就像雪落寂靜無聲,觸感輕盈,但時日一久,滿地的白,讓人無法忽視。




程英一生中影響最深的三件事,一是童年經歷;二是少時學藝;三則是遇到楊過。

程英從小父母雙亡,被託付給陸立鼎撫養。寄人籬下,學會了察言觀色。她不像表妹陸無雙,明豔活潑,從小受盡萬千寵愛。

童年奠定了程英一生的底色:溫柔與謙讓。

小姐妹外出玩耍,看到“流浪漢”武三通,表妹陸無雙稱之為怪人,只有程英糾正她,要叫老伯伯。別的小女孩都在笑話怪人不會吃蓮蓬,只有她心善,主動剝掉蓮子心送去。

蒙古軍進犯時,正逢李莫愁尋仇,她也是自身難保,卻可憐打鐵匠年老,拿出十兩銀子讓其逃生。

絕情谷一役,公孫止與郭芙動手,她雖然惱恨郭芙砍掉楊過手臂,卻不忍郭芙也遭斷臂之痛,出言阻止。公孫止火燒山莊,又是她第一時間想到要去搶救公孫綠萼的遺體。

她謙讓懂事。

神鵰的開頭,她便是懂事小姐姐的形象出現,對錶妹無原則退讓。武家兄弟摘了凌霄花,拋給了程英,因為陸無雙想要,她便立刻給了表妹,卻被陸無雙當即扔在地上踩了幾腳。


程英,那個金庸筆下最讓人心疼的姑娘

《神鵰俠侶》程英 | 張可頤飾

生死之際,陸立鼎將李莫愁的舊物-錦帕給了程英,想要保得她性命,程英見姨母陸夫人傷心吐血,便連忙把錦帕遞給表妹。

陸無雙被李莫愁抓走,程英一見,大叫:「表妹,表妹!」隨後跟去,她明知那是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啊。

與楊過離別之際,本想多坐一會,看到表妹的身影,怕她多心,站起身來,走出房門。

每個人都有渴求的事物,而程英,習慣性的把自己的需求至於他人之後。

程英的一生,得到的愛太少,得到的甜太少,付出的卻是很多的暖、很多的真。

她的溫柔體貼,當然也為她贏得很多。陸家莊被滅門,她服侍黃藥師無微不至,獲得高人的憐愛,把她收為弟子。

某種程度上,她已經是人生贏家。拜得業界大牛為師,容貌美麗,不愁沒前途沒好姻緣。但她學成武藝後,心心念唸的第一件事,便是尋找表妹,去報大仇,從來沒想過要為自己快快活活的活一場。

東邪黃藥師,十足冷情,也十足痴情。他的痴情,都被掩埋在乖僻的外表下。也因為這外表的冷漠,讓人望之生畏,更別提進入他的心了。程英把黃藥師的冷情、專情,都學了個十成十。

最初,她的溫柔善良,會吸引你靠近;但隨之你會發現,溫柔的下面,是不與人分享的孤單與沉重。


程英,那個金庸筆下最讓人心疼的姑娘

如果你能融化她的心,回報你的將是如水的柔情、無限的包容。但她的心門,只對她愛的人開放,別人都不行。不得其門,又怎能進入其心。

桃花島的幾年,與其說是拜師學藝,不如說是一位老人與一位孩童的相互陪伴。程英的天賦,不是最出眾的,卻能靜下心來,將奇門遁甲學得比黃蓉還好。

桃花島遠離中原,只有孤僻的師傅、懵懂的傻姑;血海深仇,少女心事,只能深埋在蕭聲與波濤中。

她的溫柔與善良,孤單與沉重,都是屏障,隔絕了他人對她的探究欲與追求。

不懂她的人,會一味汲取她的溫柔,忽略了她的孤單;

不懂她的人,會轉身逃避她的沉重,放棄了她的溫柔;

而懂她如楊過,只能回報她以敬重,無法讓故事以喜劇收場。




人只會愛上同類。我們喜歡的人,與本真的自己,是類似的。

楊過捨命救陸無雙,人品與武功,撩動了程英本如古井般的心。她看似無波無瀾,可情之所鍾,也免不了內心的波動。

程英為他縫製的新袍底下,依舊還是那件小龍女縫製的破爛舊袍子。程英的心,酸了一下。這個時候,她才像一個真人。

陸無雙會吃醋,會發脾氣,程英,從來都是淡淡的,什麼也不說,只要楊大哥好,就夠了。

楊過受傷,程英為他做飯縫衣,讓楊過大為感動。鬼精靈楊過,發現撕破的碎紙上,都寫著八個字“既見君子,雲胡不喜。”意思是:見到了有德的君子,怎麼能不歡喜呢?

夜晚,程英吹笛,翻來覆去,總是〈淇奧〉的五句。聽曲的楊過,知曉這曲子的意思,是讚美一個男子的雅緻美好。他七竅玲瓏,便什麼都猜到了。

楊過再請她奏曲,她卻不再吹〈淇奧〉,而是一首賓主之禮的〈迎仙客〉,她的簫聲中也帶上了面具,不肯輕易透露心曲。帶上面具,隱藏自我,是最安全的方式,也阻絕了被愛的可能。

她太過明白,太過清醒,杜絕了任何一點曖昧發展的空間。放肆浪蕩的楊過,只有在她面前,才有一點正經樣子。

初次見面,楊過昏迷,誤以為她是小龍女,喚了無數次姑姑;後來他知曉了她的師門,玩笑道:這下真該叫姑姑了。而她立馬嚴肅臉:你已經有姑姑了。楊過和小龍女再見後,她糾正楊過,再也不能叫陸無雙媳婦了。件件小事,都極其有分寸。

別的女子,都和他親暱相處過,或多或少產生過愛情的錯覺,只有程英,是完全清醒理智的愛上了他。這樣的愛情,才是最無可救藥的。

或許是天性使然,程英天生與世界、與他人有段不可捉摸的距離感;她過於明白,所以在故事的開始,就拉開了距離,不敢讓心陷的太深;然心卻一個勁的向他而去,如鯨向海,鳥投林,無可避免,退無可退。

深情縱然深藏,在生死關頭亦無處遁行。

她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候,是生死之際,一間破草房內,與楊過、無雙,一起抵抗強敵。以他們三人的武功,與李莫愁動起手來,徒然送命,而程英心中卻快樂甜美,彈起了一曲《桃夭》。

她把錦帕給了楊過,也是把最後一絲生的希望讓給了他。對她來說,能和心愛的人一起死,竟已是難得的甜蜜。讀來酸澀,程英的一生,孤單太多,幸福太少。




陸無雙刁鑽活潑,郭芙驕肆自恣,耶律燕豪爽不羈,完顏萍楚楚可憐;而小龍女外冷內熱,是趨於極端的性格。

這些女子個性都非常鮮明,自我的辨識度極高,而程英最大的優點是:讓人舒服。

和她相處,心裡寧靜平和,這和楊過所認識的其他女子全然不同。對別的女子,他戲謔恣意,撩撥了無數芳心。只有在程英面前,他有所收斂。清醒時的一句“程姑娘”,便少了許多旖旎心思。

程英,是他最不忍辜負的。因為她太好,又太隱忍。程英不但像他的姐姐,更像母親一樣慈愛溫柔。


程英,那個金庸筆下最讓人心疼的姑娘


但她,與楊過相遇太晚了。

楊過師徒二人,年少相識,相依為命,已經不是單純的情人,更是親人。

楊過一生,渴望的是極深的認同。他的童年,不斷重複被拋棄的經歷。在他的潛在認知中,不管他變成什麼樣子,只有小龍女,是絕不會離開他,拋棄他的。

少年楊過內心的感情渴求,與小龍女極端的外冷內熱恰恰契合。他會對別的姑娘好,但不是對小龍女的那種好。小龍女,只有一個,無可取代。

斷腸崖下,楊過要與陸無雙、程英結拜成兄妹。陸無雙眼含淚水,程英立馬接口,笑道求之不得。

陸無雙刁蠻任性,愛憎分明,至少快意恩仇,活得灑脫。而程英,活得通透,也過得孤單。


程英說:「這位龍姑娘真美,人又好,也只這樣的人才,方配得上楊大哥。」


陸無雙道:「你怎知道這龍姑娘人好?你話都沒跟她說過幾句。


程英未說一句表白,卻樁樁件件都是表白。

除去小龍女,程英是楊過一生中最敬重、最親近、最信任的女子。只有程英,能與他立下“三擊掌”之約,勸他殺郭靖之前三思,讓楊過沒有釀成大錯。小龍女留下“十六年之約”後消失後,楊過癲狂欲死,也只有程英的話,他能稍稍聽得下去。

小龍女塑造了他,而程英成全了他。

楊過的“我值得甚么,何苦如此?”道出了這段感情的矛盾之處。

十六年後,她還是當年的好女兒顏色,嬌臉凝脂,眉黛鬢青,只有黃蓉想到她閨中寂寞,相思難遣,為她心酸。

人世間多的是痴男怨女,愛恨離別更是常態。但正如程英說的:“白雲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離合,亦復如斯。你又何必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