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研究生是如何上课的?

cdh123


很多没有读过研究生的同学,可能都不了解研究生是如何上课,需不需要考试等等?很多同学就以为研究生上课就是导师单独辅导式的家教。

其实不是的,研究生的上课类型每个学校基本差不多,但是文科和理科的会有所不用。以吉大为例,文科类的研究生基本就是上课,一般要上一年半到两年的课程,这个课一般就是一个专业的一起上,属于讨论式上课的较多,也就是老师说的少,学生说的多。除了上课以外,文科类的研究生就是看书了,毕业论文主要通过对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如何研究呢?就是看书,看不同人的观点,然后写出自己的观点。当然,研究生也有政治一类的大课,这个就是学校安排的,一般一个学期就结束了。

理工类的一般是上一年的课,但是理工类的需要做实验,基本没几个学生去上课,很多都会选择逃课。即使去上课了,也没几个学生听课,毕竟上的课程和自己的专业研究领域相差还是很大的,所以很多基本能逃就逃了。老师讲的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来做的一些课件,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领域或者技术,学生是很难懂的,导师也不愿意从浅显的讲起。而学生认为这对自己的研究没有用,根本也不可能课下去查询资料的。有一些全院选修的课程,基本都没人上课。

当然,研究生和本科一样,都是需要修够一定的学分。既然要修学分,那就要考试了,一般研究生的考试也比较简单,老师一般上是不会让人通不过的,毕竟都是自己专业的导师,会经常见面的,给你一个不过,谁面子上都不好看。


科研界的小学生


国内对于研究生课程没有细致的区分,在日本则有两种不同的课程类型,我觉得用于区分研究生上课的方式,很有借鉴意义。

简单来说,一种是讲义课,也就是主要由老师主讲,学生听讲的模式。另一种是实习课,也就是我们这边的读书课。由老师指定阅读内容,学生分工,每次有一到两个学生进行专题报告,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讨论。


我曾经问过日本的老师,你们实习课老师会做什么?他很直接地回答,老师负责的是骂人。会骂什么呢?具体来说,就是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注意到,查的书不对,用的书的版本不对,等等等等。一般来说,一学期实习课下来,对于学科的一些技术性的门槛就已经能够摸到了。

我在上过学的几所大陆学校里面,虽然没有这一类的明确划分,但是这两种性质的课都是有的,只不过可能讲义课多一些,实习课少一些,特别是高质量的实习课少一些。总的来说,实习课对于老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虽然老师讲的比较少,但是老师必须对文献有比较全面的把握。然而由于老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有些实习课相当之好,而大多数实习课则沦为水课。很麻烦的是,很多老师就会把读书性质的课当作一个可以让自己休息休息的课程来对待,自己并没有认真跟着学生同步在读书。学生也很容易体会到老师的这种心情,于是大家嘻嘻哈哈几下就过去了,最后了无收获。

总的来说,顾名思义,研究生就是要能够快速进入专题研究的状态。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从心态上都不要把研究生当作本科生的延伸来对待。讲义课应该少开,实习课应当认真对待。


pku小动物


我们研一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上课,就只谈谈中科院的上课模式吧,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上课之前是要选课的,因为中科院的同学来自全国一二百个研究所,专业不同,选的课程也不一样,同时,也要满足中科院的选课要求。怎么说呢,反正每年选课的时候都是一脸懵,很多要求还是不理解的,大家也都是迷迷糊糊选的。

中科院的课程里包括专业核心课、一级核心课、选修课等等,要求专业核心课需要选够多少学分,选修课选购多少学分,整个学年分为上学期、下学期和夏季学期,夏季学期也就一个月,只需要两个学分就行了。同时,中科院会安排大量的讲座什么的,主讲人都是一些院士教授甚至国务委员类似的大牛,当年我们遇到过提出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的讲座,当然还有很多清华北大等一些名校的老师过来讲座,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只要听够规定次数就行了,这属于人文讲座吧,记得当年经常几百人的教室爆满,还在隔壁好多教室开设直播,也是前所未有。另外还得补充一点,就是我们选课之后可以试听三个周,三个周之内,觉得选的课不合适,可以在三个周之内随意变换,三个周之后一切都成定局了。

上课形式有和本科一样正常讲课的,但大多数课程都会安排同学就某个课题自己上去讲给大家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课的时候,大家分组上去讲PPT,讲完之后,全教室的人都可以提出疑问,学术谈论氛围很浓厚,因为专业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讨论就很精彩的。

反正不同的学校可能模式不一样,但是大同小异,我总结一点就是,研一也就是上上课修修学分罢了。


研究僧


一个已经毕业3年的研究生告诉你怎么上课。估计题主是本科生,我就和本科上课对比下。

上课时间与本科不同

研究生的课基本都在研一就上完了,研二基本就是科研做实验了,偶尔也会有两门专业课,但是就不集体上课了。

本科就是前三年都有课,甚至四年级也有课。

上课方式与本科不同

研究生的课分为必修和选修。思政和英语是必修,其他就看你是理工文管,哪个学科了。我们还要上数学课。必修课一般是一个学院一个班集体上课。这是你认识全学院同学的好机会,尤其是没有对象的,要抓紧研一集体课时间。

选修课,一般就和你专业相关了,你不用选课,导师会根据他研究需要,给你选了,反正保证你学分够。由于学生比较少,上课方式就多元化。有时候只有1-2人选这门课,老师一般都会给你参考书,然后布置论文作业。有时候是让每个同学讲一章节。有时候是周末突击上课一整天。

本科基本是全部集体上课。

考试方式与本科不同

必修课基本都是统一组织考试。

选修课有组织考试,有交论文,有交应用实例,有看上课效果的。

本科基本是统一考试。


两江覞覞


我们学校研一刚开始就选课,选够所修学分。

所选课程分成两个学期进行学习,跨专业可能还要补修本科课程

选课的时候要和自己的导师商量一下,老师会给你提些建议,选择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有的同学是跨专业考研的,还要补修一些本科课程,我同学就修了两门,跟着本科生去上课,也得参加考试。


我们是选择同一门课程的人集体上课。

像我们选的学位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大概是二三百人一起上课,数值分析大概是一二百人一起上课。而有的非学位课像是资源经济学,选择这门课的就五六个学生,我们直接去导师办公室去上课。根据选课的学生人数来看,人数多就大班,人数少就小班制。

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活动课

研一是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的学习,每学期期末的考试很重要,千万不要挂科。因为一旦挂科就会失去评奖学金的资格。虽然我们评奖学金的时候只看成绩里面的学位课的成绩,但是非学位课也不能挂科。所以好好学习课程,考个好成绩很重要。然后实践课就是研二研三,实践课一共四个学分,实习指导、开题报告、论文等。所以研二研三没有课堂学习,一般是写论文。


赵小包


研究生毕业已经12年了,看到这个问题,又回忆起研究生期间的美好生活了。

我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全部都集中在第一年就上完了。上的课我感觉和本科期间的限选课差不了太多,但区别就是,除了英语、科技哲学这类基础课程外,其他的专业课程基本没有考试,平时都是大作业,比如编一段程序,结业的时候就是一篇小论文。老师平时上课也没有固定教材,就跟学术讲座似的。

由于我是跨专业上的研究生,上课基本上是神游,能听懂一半就不错了。当时还很担心后面研究生期间的工作,但后来发现,研一课上学的那些东西大部分没用上,用上的东西也是后来重新自学的。

这就是我的研究生上课经历,或许和其他人不同。不管如何,研究生期间一定要做好自学的准备,研究生期间最大的收获也通常不在课上,而是在实验室、在现场、在学术论文、在图书馆里。


高校人才真经


硕士研究生基础课几十人一起上,专业课二十人左右一起上。博士生基础课也是几十人上百人一起上,专业课上过的最多是六个人一起讨论,一般情况下是导师和我一对一。基本上都是自己看过一段时间的文献后去汇报,然后导师评点。


江南大学老徐


研究生上课其实没什么神秘之处,根本科时差不多,唯一不同就是,上课周期比较短,只有两个或三个学期。其余剩下的时间就是进行课题相关的科研任务了。

研究生报道后,首先进行选课。当然选课只是选择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修课都是学校安排好的。

1.公修课(必修课),和本科阶段差不多,都是几个学院或几个专业的一块上大课,包括数学,英语,政治一类的。老师由理学院,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学院的一些老师代课,考试也是全校统考,统一评卷。

2.公共选修课,一般也都是多个学院专业在一块上大课,没有什么差别,期末自行安排考试。

3.专业选修课,这个一般都是同专业或相近专业,多是自己学院的同学,老师也都是自家学院的,所以相对比较宽松。考试也都有的商量,开卷,论文,多重形式。

课堂上当然和本科没什么区别,有第一排的学霸,有倒一排的学渣,有中间玩手机的,有桌子下面打电话的,有藏书后面吃东西的,当然也有旷课睡觉打游戏的。



经过课程学习,才算是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任务,相对来说的好日子也就过去啦。


影迷爱电影


作为一名文科类在读研究生,我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首先人的话(我们班就人多,三十多个人)一起上课,感觉和大学没什么差别~每周一节每个专业老师的课。然后每学期上课的套路就是,前两周老师讲,后面开始分组,根据还剩多少课分成几组然后每次上课学生做presentation,老师进行点评,还有时间会有同学提问,但是这个提问基本不存在。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感觉都是学生再讲,讲了这一次就没有你的事情了~

其次人少的话,比如隔壁专业就七个人,每次老师都不在讲台上,都是和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言。都要讨论,个人觉得这种成效大。

最后,
我也有理工类的同学,上课也都差不多,但是我们这朋友基本上每天泡在实验室,每次打电话问她们在哪,基本上都在实验室~~~~


热点小追踪


今年研三,说一下我学校上课的情况,坐标北京医学类,研一全年有课,有医学统计,化学,英语,药理药剂等,课不多,必修不多,可以选很多有意思的选修,游泳课啊(女生选的多,男生少🌚)有校内健身房,可以健身,上课老师会讲最新学科前沿,然后让大家发表看法,后续课程由学生进行文献汇报,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个就是文献汇报,另一个就是交一篇综述,不存在挂科的现象,毕竟都是研究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