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江西的农村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

薛-旭


1968到1971年我在南昌县富山乡插过队,回城以后基本上每年都要下乡去。我离开农村已经快五十年了,亲眼目睹了农村的生活和传统观念的巨大变化。

我在农村插队期间上一辈的老人基本上没有几位在世了,留下的除了和我一般大年纪的以外,就是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这确实是农村的一个特点。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新的一代人,他们不甘守在祖祖辈辈为之劳作的土地上,都外出打工去了。也有少数的年轻人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也在城市里面上班了。就拿我表弟来说吧,他有一儿一女,儿子是一家4S店的汽车修理工,由于技术过硬,每个月的固定收入也在五、六千,这在南昌县的收入水平来说也是可以的。他女儿出嫁以后也在城里工作。而我表弟离不开家乡,成了养猪专业户,一个人饲养了90多头猪,还要照管几亩地。表弟家在农村没有再盖房子,而是资助儿子女儿在县城分别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住宅。

四十九年前,我坐船去农村插队,一上岸,翻过赣江大堤看见村里全是草屋,村民们穿的也是破破烂烂,绝对可以用“穷的叮当响”来形容。记的一次一个亲戚的小孩好不容易从河里捞到了一件半新的衬衣,我说那是从死人身上漂落的,不能要。亲戚的孩子就要拿回家,我夺过来包上一块石头把这件衬衣扔的远远的。后来他妈妈知道了一边骂我,一边下河去捞,最后还是没有捞到。为此事她责怪了我好几天。过了三十多年,拿了一捆自己不穿的还是很新的衣服下乡,那时候那位骂我的亲戚已经去世,她的孩子都快五十岁了,看见我拿去的旧衣服居然说:以后不要拿这些衣服来了,现在我们农村不是四、五十年前那样了,再也不缺吃少穿了。

今天的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屋早就变成了楼房,有的楼房盖的像一座小别墅,我看了都觉得羡慕加嫉妒,呵呵。这在以前是绝对想也不敢想的。

我在农村插队时,农民们一年难的吃到肉,平时就是自家地里种的蔬菜,要不就是有名的“萝卜腌菜”。日子过的好一点的,偶尔会从河里打几条鱼来吃。现在随便走到哪家,都会拉我吃饭,鱼、肉都有,还能喝一点乡下人自己酿的米酒。过去,每年的夏收前就是农村最缺粮的时候,从“一干两稀”到了三餐都是喝粥,家境好一点的会在稀饭里面放一些黄豆。有的家庭还会“断顿”,没有米下锅。这时候最着急的就是生产队长,他得想办法打报告弄点返销粮来救急。秋收时,稻草都是宝贝,南昌县地处赣抚平原,做饭用的柴薪就是稻草,现在稻草成了累赘,村民们做饭都是用液化气和电饭锅了。农村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过年的那几天,家家户户都团聚了,村头村尾停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汽车,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中。这在以前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用户4454429173


我老婆是江西的,所以我也是半个江西人

说一下老婆老家那边的情况吧,过年回去的时候看到了江西那边的情况,老婆家在赣州的一个乡下农村,我是湖南长沙那边,过年开车回去,感觉很方便,高速路直接走到他们县城边上后,水泥路一直开到家门口,一路上还可以呀,感觉现在新农村建设确实不错,沿线都是几层的小楼房。

前几年修了一个房子二层,,花了40来万,里面装修什么都搞好了,虽然不是很豪华,但是也蛮舒适,该有的设备都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和城里没什么差别。自己种了一点菜,养了几只鸡,有几亩田,不过他们这边的田,很小块,几分田一块,机械化作业没有大面积推广,像我们那边都完全已经机械化了,

然后平时买点东西去镇上十来分钟,镇子的规模比较大。尤其是赶集的时候,我们去的是一般都是过年的时候,那镇上都是人挤人,就像城里的步行街一样,而且有些物价特别贵,不可思议的贵,像那个什么田螺肉啊,可以卖到几十块一斤,

然后村子里面大部分都在外面闯荡,有些打工有些做生意,有些包工程,我是觉得现在社会,只要你勤快,总会有饭吃,至于发财,那就要靠能力和运气了,

村里大部分都是楼房,房子的装修都可以,然后前年还凑钱修了祠堂,好像,小车的普及普及率也蛮高,

在农村过日子舒服啊,那个牛肉丸三黄鸡,现在想起来都是回味无穷,原生态的味道在外面根本吃不到

我岳父,在村子里人介绍的工厂上班,他有时候去人家的工地上守材料,不算很辛苦,也不轻松,但是收入在他们看来还可以,舅哥这一家都在深圳打工,没上班没上什么学,就在富士康搞机修吧,好像,生活压力挺大,不过日子也过过来了

总而言之,江西人我觉得还可以,比较勤劳,韧性很强,在什么地方都能生存,各行各业都有江西人


用户94212359573


我是江西南昌新建县农村的,现在农村普遍有是两三层楼房,还有一些别墅类型的,几乎一半家庭都有车,家里有儿子的 父母在市里和县里也都买了房,只是还是住在农村,教育和医疗确实比较落后,不过风景很好,照片是在我空间找的一两年前的






暮色伊人1513


我说我家的情况吧,我家在江西西北部的小村庄,我家老房子1986年盖的,那个时候青砖瓦房可是村里首屈一指的,大概花了几千块钱,当时家里生活条件还过的去,可是后面随着时间推移,家里生活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了,老房子一直到2016年才翻新重改,整整30年过去,这次盖房子大概花了30多万。

现在村里基本是中老年比较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生活条件呢比以前强太多了,房子修的漂亮,路也全是水泥路,现在村里有在搞农田园田化,就是把不规则的农田统一整理,这样更方便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作业,现在农村休闲娱乐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多了,记得小时候农村基本年头忙到年尾,如今一年也就忙两个月,其他时间大部分都在麻将桌上厮混,也不能怪农民,没什么精神娱乐活动,不打麻将能做什么呢。

现在小车在我们村里也非常普及,以前谁家买个小车,邻居还的放鞭炮表示庆祝,现在小车越来越多,这个怪异的风气也消失了,但是农村也有不少贷款买车的,车买回来也没什么地方去,就周边乡镇转转,县城都少去,更别说南昌了,去了怕迷路,到了城市基本不会开车。说实话,农村买车,除了过年走亲戚,其他时候没用。

现在我们村是吃喝不愁,菜不过夜,也就是不剩菜了,当天没吃完就倒了,这个我觉得挺好,身体第一。攀比心严重,这个不好,你家买车了,我家要买个更好的,真没必要。教育落后,这个没办法,是全国情况。总之,农村越来越好了,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了。


我要给生活加点料


坐标:江西赣州。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家里房子还是泥砖盖的,屋顶就是瓦片,经常下雨还会漏水进来。所以那时候特别怕打雷下雨,怕房子倒了。就那种情况我爸妈也没让我怎么吃苦,基本有求必应,所以我很感谢爸妈的养育之恩。

上中学以后因为是在学校住,爸妈商量好了出去打工,星期六回来家里就我和奶奶。爸妈那几年省吃俭用外加借了点钱终于盖了新房子,那时候真的特别高兴,终于不怕打雷下雨了。

到现在真的变化很大,现在我们这边都是家家户户盖了好几层楼,好一点的都是小洋楼,基本见不到一层的,而且差不多人均家里一台车。可能江西人比较务实,存到钱了都是先把家里弄好。

所以我觉得江西变化还是蛮大的,希望以后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农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兴国小锋


江西在全国整体都是落后的,更别说农村过的有多好什么的,我说说我们这边的生活现状吧。

第一点:人口老龄化严重 农村依靠的是什么,农业畜牧业等小范围的作业进行自我满足,田地分田当户,每户家庭守着几亩地进行耕作,而现在的趋势是,青年壮力等新时代的人才都外出工作,留下家里一些年长的互相帮助着进行耕作,而家庭人口少基本已经不再指望那一些田地,因为在这些地方付出一切都不如轻松工作几天来的快,所以这些田地日后又是个问题,而在农村扎根的也越来越少。

第二点:社会福利 教育 医疗 现在城镇学校有能力的家长早把孩子弄去城里接受教育了,因为这里不是相差一点半点,不过收费程度也不是一样的,现在有了医疗保险,看病确实是很便宜了,感冒去打针或者一堆药也就10块钱左右,不过从大病医疗来看的话,农村除了一些低保户,建档户以外报销比例也没有多高。

现在我们这边五十年代的人老了也基本不怎么劳作了或者不能进行重劳作了,七八十年代的人,该出去的都出去了,在家的能干活的都在努力干活,还有一些在混吃等死,每逢过年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城市不堵了,小县城小乡镇的车却是多的要命,这又很好解释,这终究是他们的根,有钱了农村是个度假养老的好地方,没钱如果不能在农村找到发展的路子真的只能靠着一亩三分地每天打牌麻将闲聊。


赣州青年说


我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农村人,江西省历来对农村建设就比较重视。江西农村人的生活相对于其他地区有一定的优势。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景区周边的农村。江西省风景优美,名川大山星罗棋布。靠近景区的农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依靠旅游家庭收入普遍高过城市居民,生活还是非常滋润的。
第二类是生活在城市附近的郊区农民。江西经济虽然不是非常好,但是物价和劳务薪酬还是偏高的。这些地方生活的农民依靠特色农业和进城做工收入普遍高过城市居民,他们的生活也应该很不错。


第三类平原地区的农民。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环鄱阳湖平原。平原面积还是很大的,气候条件也不差。素有鱼米之乡的称号。在这些地区生活的农民相对来说收入还是蛮好的。

其四,由于江西省四周都是高山环绕,还有很多农村人生活在山区。这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的很多。由于江西地理位置上靠近东部南部发达省市,所谓进水楼台先得月。他们在务工地都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收入,因此生活也是比较好的。

这四类情形农民包含大部分江西农民的生活。所以说江西城乡差距不大,人民生活幸福指数高。江西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是一个好地方!


南擎仙域青元子


作为一名江西人,虽然身在外地工作,但我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今天在悟空问答看到关于我家乡的问题,想说几句。

记得在某知名论坛看到这么一句话"世界的新西兰,中国的江西省",意指江西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确,江西是革命老区,建军之地,长征起点,除此之外,大多数国人对江西并没有多少印象。当向別人介绍我来自哪里时,对方通常都有一句"喔,江西老俵"。江西在他们的印象里几乎就是山坳坳,落后,穷地方。

这些年,江西周边兄弟省份经济发展飞速,而江西自身的不给力,已与它们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地位尴尬。这也导致了大量的江西人外出务工,经商,这其中以粤闽,江渐沪最为聚集。

江西老俵们以自已的勤劳吃苦,节俭持家攒下了不少的财富。这些钱除了一部份在外置业外,大部份都流回了家乡搞建设,因此农村的房子都造的非常大气,漂亮,甚至不乏造价百万以上的豪宅,上面己经有老乡把照片贴出来了,事实也如此。过去在较高的山顶极目四眺,村落的颜色都是以灰白为主调,现在都是鲜艳,气派的色彩装扮的楼房,别墅林立在山间,地头。

说到出行这块,现在几乎每个村庄水泥路都通到家门口了,村里的汽车数量增长很快,其中不乏豪车,这在过去是不想像的,能有一辆自行车就要自豪好一阵子了,出行基本靠走,拉货基本靠独轮车。

说到居住环境,过去农村虽然空气好,但实际上环境很差。一下雨就四处非常泥泞,厕所也是污水横流,臭气四溢,外人都不敢在农村上厕所。实际上国家在这几年在农村建设上是花了大力气的,"新农村建设",亮化工程,使江西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跟外国或江渐这边的农村还是不少差距的,但己足够了令人欣喜了。

另外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很多小村子己经没有什么人了,房屋坍塌,田地荒芜。一个叫"黄打虎"的小山村就剩三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村中居住,这会是中国农村的未来缩影吗?

江西农村的村干部甚至乡镇干部的廉洁度和素质也令人忧虑,国家下拔的补贴,补助甚至工程补偿款也有人敢打主意……这影响了广大农民的利益,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建设,希望能够引起中央政府和纪委对这块的重视。祝我的家乡江西越来越好。

?


耕云种月穹窿客


我们那里江西不远,生活习惯基本和江西差不多,今年回家过年最大的感触就是小车比前两年多了很多,农村道路还会出现堵车的情况。


卫生方面记得以前家家户户有垃圾就往河里倒,导致河流被污染。现在村委会都有规划了,每家都发了垃圾桶,垃圾要统一处理。


看病的话一般小病都到村里的诊所,严重点就要去到县人民医院。坐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交通基本只要有人家的地方都修了水泥路,加上有些人家买了小车出行比较方便。


网线也大部分普及了,生活的在偏远也不怕和外界失联了,农村装宽带费用也不高。


整体而言现在的农村没有以前的脏乱差了,家家户户起小洋楼。生活环境


分享些春节回家拍的照片


饮食小哥


应该说现在的农村越来越不适合居住了。我记得十年前田里还有泥鳅,河里还有野鱼,山上还有野兔,满眼青山绿水。虽然穷,倒也过得惬意。去年再回去的时候一切都变了,首先是很有特色的土坯房被推倒了,被红砖小洋楼四方格子取代,儿时的回忆荡然无存。更可悲的是因为缺少规划,很多良田都用来盖房了。密密麻麻的都是空心房(每家基本只是过年的时候住几天,其他时候在外地打工)。美观没了,更糟糕的是很多地方连路都修不了,整个村子跟十年前一样闭塞。而且因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野味基本绝迹。加上山上树木浓密,每年森林火灾好几回。总之就是现在的农村比以前没变好多少,甚至还变差了。真是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