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02年国足世界杯后米卢下课了?

琴酒and苦艾酒


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世预赛出线的功臣真的是博拉吗?不,博拉只是执行者,真正的功臣是张吉龙先生。关于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先生最终离任国足为什么,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合约到期,世界杯的成绩决定他没有必要留任


开头就讲过,02年世界杯,中国队世预赛出线的功臣不是米卢,而是张吉龙。如果不是张吉龙的“签运”,中国队恐怕落入和沙特、伊朗同组,那就不好玩了。事实上,那一年,中国队的实力仅次于韩国、日本、沙特和伊朗之后,位列亚洲第五,所以只要避开沙特和伊朗,中国队基本上可以确保拿到出线名额。因此在时任中国足协的领导看来,世预赛出线其实是理所当然的。而世界杯才是考验。

凭心而论,即使那年土耳其拿了第四,巴西是最终第二,这两支球队和中国队同组,中国队确实毫无胜算。但是面对万乔普领衔的哥斯达黎加,中国队不应该是0-2的结果。那场比赛其实也被很多足协领导所看重,而0-2的结果意味着中国队小组赛已无出线可能,这也是足协高层甚至是总局高层决定不和博拉续约的主要原因。这一点来看,我觉得当时足协管理者的选择是明智的。


二、目中无人,自视清高


这恐怕也是博拉先生下课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率领中国队历史性进军世界杯后,米卢和他的经纪团队把自己包装成了“民族英雄”。而在这种吹捧下,米卢也飘飘然起来,不断接各种代言广告,推销白酒、DVD、空调等不同商品,赚得了上百万美元左右的收入,改变了他只拿足协工资的局面。这种情况作为足协聘请的外籍教练来说,实际上已经有些“不务正业”了。

而且在不断地拍广告过程中,米卢基本上目空一切,甚至多次缺席中国队球员的考察。面对一些“善意”的提醒,他选择对抗,这犯了大忌讳。而且当时在足协的一些领导面前,博拉故意“摆架子”,自视清高,经常把国家队内幕消息独家透露给一位女记者,导致国家队一些技战术打法和内部伤情转天就在某媒体上全部发表,这也让足协和总局的高层震怒。这样的情况下,米卢再加上02世界杯的糟糕成绩,走人也就不奇怪了。

博拉先生从功臣到罪人,其实也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而他此后一直服务卡塔尔足协,帮助卡塔尔收集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甚至是女足的情报,也为卡塔尔足球在日后击败中国各级国字号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中国球迷来说,米卢现在早已不是昔日的英雄,而就是一个路人。


韩国足球新闻


关于米卢02年世界杯后为何走人,几乎所有人给出的答案都跟世界杯成绩不佳引发了外界的不满,以及米卢一直饱受质疑,世界杯后跌下神坛,因此足协没有跟他续约。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当时米卢跟国家队的几名大佬关系确实比较紧张,当年的舆论也是质疑米卢的声音偏多,当年在足协专门负责管国家队的南勇,对于米卢的训练、管理球队的方式,以及在场外频频走穴,把内幕爆给某个女记者,然后被某媒体公开出来的行为,也有一些不满,这些也确实都构成了米卢世界杯后走人的原因。但是我觉得真正造成米卢走人的原因,不仅仅是以上提到的这些,恐怕当时米卢自己也不想干了。

米卢跟这些年来中国的所有大牌教练都不一样,别人是一个团队,他是自己夹个包就来了;后期虽然来了个智利人胡里奥,但胡里奥名义上是米卢的助理教练,实则就是米卢的一个马仔;训练和技战术的事情,他基本不参与。没有团队,注定了独来独往的米卢只能是个江湖郎中,成不了大师;但是这个江湖郎中,过往履历都还不错,连着4届世界杯带队小组出线,带中国队也打进了世界杯,也算是不辱神奇主帅的光环。

那为什么不是世界名帅的米卢,走到哪带队成绩都不差呢?因为他有着丰富的阅历,出色的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让他一眼就能看出球队的问题所在;比如说当年中国队的问题,更多源自于心理而非球员能力,因此米卢的网式足球也好,跟球队一起训练、打台球的耍赖也罢,都是他缓解球员压力,提升大家自信的一种方式。而他的临场指挥以及比赛策略的制定,虽然比不过里皮这种大师,但很多时候也是比较果断且适用于中国队的。但是把中国球员此前暴露出的问题给解决了之后,米卢自身执教的短板,慢慢的也会暴露出来。

在当年那支国家队,大多数时候,负责带队训练的是助理教练沈祥福,米卢就在一边看着。这么多年过去了,沈祥福的技战术造诣到底怎么样,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即便现在沈指也在不断的学习新东西,但是总的来说,他那一套东西在当年就不算先进,因此“大脚沈”的外号也伴随了他很多年。既然让没什么技战术打造能力的沈祥福负责训练,说好听点,战术打的简单点是针对中国球员的能力做出的选择,说实际点,不就是因为米卢自身这方面没什么能力,只能让沈祥福在训练中当个执行教练么?

米卢能在中国熬到合同结束走人,必须要感谢沈祥福

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固定的团队,训练水平+技战术水准,完全是看助理教练的能力,这就决定了米卢不管在哪执教,时间长了这支球队都会陷入瓶颈,因此米卢的执教基本上属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离开中国队的帅位后,他大多数时候,是举个摄像机,给卡塔尔人当顾(jian)问(die),中途也偶尔出来执教过几次,但每一次执教周期都很短。

之所以只愿意打短工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打短工,来钱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打短工,他上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能继续凸显他是个神奇教练;可是时间长了,当他很容易把执教短板给暴露出来时,他会在暴露出问题之前,赶紧撤,保留自己在国际上的名声,继续去赚(骗)下一家的钱。


中国足球的那些事儿



作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绝对功臣,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当年为什么会下课?说来很复杂,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都有,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主观的。米卢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临时接过东道主的教鞭,就率领墨西哥打进八强,90年不仅带领哥斯达黎加杀进意大利世界杯,而且小组赛以弱胜强,先后力克瑞典和苏格兰,哥斯达黎加也史无前例的杀进16强,只是后来1:4输给了捷克斯洛伐克,高中锋斯库赫拉维上演帽子戏法。随后,94年的美国,98年的尼日利亚在米卢的带领下同样进入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自此,米卢成为世界足坛首位连续四次率领不同球队进入世界杯16强的神奇教练。



但是,到了2002年,这种神奇的履历在中国戛然而止。米卢很失望,他身上具有不肯循规蹈矩,喜欢挑战的天性,在他看来,中国队接下来不会再有分组抽签的好运,更重要的,随着郝海东,范志毅,马明宇等一批中坚力量已经过了巅峰期,中国队也不再具备冲击下届世界杯的实力,狐狸的本能告诉他是时候去下一站了。

当然,随着冲击世界杯的成功,米卢在国内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零距离”,走穴,广告……米卢一身不能两用,常常置国足的训练于不顾,这也引起了公愤,对于各种铺天盖地的批评,米卢非常不满,他认为没有得到中国足协的保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自国人的这种惯性攻击也让米卢的离开成为必然。


再来说说客观的。

其实,米卢上任后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人员调整,而是“态度决定一切”,对敢于直面挑战自己权威的“刺头”孙继海和郝海东,米卢以大局为重,恩威并济。对于每逢大赛就出现心理波动的国家队员,米卢在快乐网球中游戏人生。果然十强赛开战后,解决了心理问题的中国队如同下山猛虎,众志成城,看的球迷热血沸腾。但是,中国足协是不满意的,成绩归成绩,米卢的训练方法让以阎世铎为首的足协领导满腹牢骚,特别是米卢护犊子,冲撞上级的本性让他们大光其火,只是还没找到换帅的借口。

果然,机会来了,国足世界杯小组赛三战皆负,没有完成赛前制定的所谓“胜一场,平一场,负一场”的目标,再加上一球未进,0:2完败哥斯达黎加,大连的李明没有被征召进23人大名单等等,也让国足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每逢大赛失败,中国足协是一定会找出一只替罪羊的,而国足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主教练。而米卢此时也已萌生去意,双方不谋而合。如此米卢的离开就成了必然选择。


怪兽小王


米卢下课,在出线后踢世界杯之前就已经定案了!

米卢带队进入世界杯后很多大佬出来抢功劳了,可是米卢不让插手,护犊子,等等行为已经引起大佬们不满了。

后来米卢捞金的行为更是惹火足协这帮蛀虫,认为米卢不务正业了,再加上女记者事件,就更明显的就是赶人了。

足协赶走米卢就是认为国足已经跟牛X了,有没有米卢都是一个样,实际上他们真的错了,米卢的神奇在于发挥球员最大的作用,而不是全找那些名气大的球员。

最后米卢只要世界杯出现后就加薪的要求足协不兑现了,所以双方都没有合作下去的意思了。

世界杯的三场比赛你们可以去复盘看看,米卢也知道和足协走到崩溃地步了,看看米卢临场的指挥就明白了,米卢明白了足协卸磨杀驴的做法根本不出力了。

几年后那一批球员谈到米卢时一致都是赞美,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连郝海东郝大炮,范志毅范大将军,这两个刺头都没有抨击过米卢,就完全可以看出,米卢下课的主要原因就是足协那帮蛀虫。

当然了米卢也确实是一个机会主义教练,而不是一个搞实务的教练,因为他从来不去抓基础,对训练也没有难么系统化,他所提倡的快乐足球也正是印证了他对这方面的欠缺。

但是就是这样你也无法否认他的神奇之处,他最值得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眼光毒辣。

比如:李铁技术不行,那我就不让你秀技术,你不是能跑吗,那就把你当在盯人防守上面,看看小组赛有多少人被他盯的一筹莫展,全亚洲都知道李铁跑不死了。

比如:孙继海一个被以前定位为防守兢兢业业的球员被米卢发现了他助攻的能力,无论小组赛还是后来孙继海的留洋生涯都发挥出他助攻的能力。

比如:弃用李明,到并不是李明能力不行,而是跟球队整体定位配合不起来,中国队需要的是防守中的反击而不是李明这样前场组织功力的人员,中国队不是西班牙,李明也不是伊涅斯塔,中国队经不起别人冲击,所以还是先扎稳篱笆吧。

看看米卢启用的新人,老是换人的做法,其实就是知道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队技术的问题,只好找适合位置的人,说明米卢确实懂的投机取巧。

不管如何我还是认为米卢是成功的,因为中国足球已经病入膏肓了,想取得成绩只能投机取巧,只是看你投机的巧妙不巧妙而已。

米卢就是那个巧妙的人。




不让嚯嚯的人


中国足球界倒米,认为孙继海他外婆带国足都比米卢强。认为是队员厉害才会出线,换任何人当教练都能出线。米卢是个到中国赚钱的,不是为了帮助中国足球。对于米卢给很多商家代言、做广告,不满意。当时无论是足协、球迷,持此观点的大有人在。

此后中国足球陷入几年一换帅的节奏。找回阿里汉,当时让很多人看不懂。中国足协选帅小组在欧洲呆了很久,见了很多候选人,国内体育专业媒体连篇累牍跟进报道,最终却找回一个最名不见经传的阿里汉。

当时关于阿里汉名字的翻译,国内还有争议。新华社坚持译为阿里哈恩。

阿里汉带队成绩其实不错。只输一场,亚洲杯决赛2-3日本。但因为数学问题,中国队世界杯预选赛小组都没有出线,郑智还射失点球。

问题的关键是,中国足协当时被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因素所影响,是比较黑暗的几年。

球迷也急功近利。当时报纸上一片倒米声。现在回过头来看,平衡和获胜,只有米卢做到了。我们当时大喊“米卢下课”,是多么地短视、肤浅;但作为球迷,也是多么地幸福。


球迷中国


亲历者说:米卢下课伏笔早已经埋下,世界杯零进球成导火索

2001年,我作为记者见证了中国队世界杯出线,当然那个时候还是个怯生生的小记者,但当时的场景,如今回忆起来仍旧无比激动。

2002年世界杯之后,米卢下课,其实,米卢下课的直接原因很简单:赢一场,拿一分,进一球的三个小目标,米卢的国家队一个都没有实现,3场比赛丢9球而一球不进,也让中国队成为2002世界杯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世界杯之后,米卢下课,毫无疑问,世界杯战绩是直接原因,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很多伏笔已经埋下。

老球迷应该都清楚,就在2001年十强赛之前,米卢一度遭遇下课危机:2001年8月3日,中国队2-2平朝鲜,但当时主裁判陆俊的判罚明显不利于朝鲜,赛后球迷高喊米卢下课。

实际上,在十强赛之前,米卢一直存在信任危机,不只是球迷的信任危机,足协方面对米卢也有不少意见,米卢是个情商非常高的教练,但他有自己的坚持,包括对知名球员的“弃用”都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不过,十强赛成功出线,让这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只是,当2002世界杯败北之后,这些已经被尘封的东西,似乎又被悄然揭开。

真正让米卢走下神坛的,其实不是2002世界杯的三场比赛,而是十强赛结束到2002世界杯之前这段时间,很多纷争都在这段时间产生,包括米卢自身的一些绯闻等。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在十强赛之后,米卢实际上对中国队已经开始失控——球员们的想法也多了。

如果2002世界杯能够取得好成绩,这些事情可能也就烟消云散,但问题是,2002世界杯,中国队一球未进,惨淡收场,那些对米卢的不满也便集中爆发。

客观来讲,米卢有自身的问题,但不能不否认的是,当时的中国球迷,对中国队有了过高的期待,而十强赛出线,让足协、国脚和球迷,都变得浮躁起来,随着2002世界杯战绩不佳,米卢自然成为最好的泄洪口。

只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很多问题绝非米卢的问题,而是中国足球内在的问题——2001年十强赛是中国足球最辉煌的时候,但其实也是中国足球最混乱的时候,假球、赌球、黑哨泛滥,比如世界杯出线的时候,就发生了震惊中国足球的甲B五鼠案。而面对这一切乱象,中国足协监管无力,最终,中国足球由盛而衰,迎来了一段黑暗时代。

米卢下课,说到底,是中国足球乱象的一个产物而已。


足球报陈永


米卢与中国足协签订的合同就是在2002年世界杯结束以后到期,所以他们属于是好聚好散,并不是被动下课。不过足协没有和米卢续约还是因为他在世界杯的成绩没有达到要求,而米卢也是激流勇退,趁着还没有和足协与球员彻底闹僵,赶紧离开了中国男足。

米卢离开中国男足的直接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男足在米卢的带领下打进了世界杯,而且在世界杯中的分组还算是可以的,与巴西,土耳其和哥斯达黎加一组。这里面也只有巴西是世界强队。所以当时的足协主席阎世铎给国足指定了三个目标:第一,打进一球。第二,得到一分。第三,赢下一场。可以说他的这个目标彻底打乱了米卢的计划,米卢是认为中国队的实力与对手差距很大,所以应该全力防守,而足协要求他们必须要进攻,所以米卢无所适从,中国队的战术不明确,能力也不行,最终在世界杯中连输三场,丢了9个球。米卢的表现让足协比较失望,于是就没有选择和他续约。

米卢离开国足的深层次原因。

其实在世界杯之前米卢就已经心生退意,情商超高的他看到了中国男足的水确实是太深了。在预选赛期间,孙继海先是多次不服从管理,经常质疑米卢的能力,老米脾气虽然好但毕竟是名帅,关键时刻手不软,孙继海被开除国家队。接下来郝海东郝大炮又向米卢开炮了,他公开表示“世界名帅比如弗格森,埃里克森都有自己的教练团队和体能师什么的,而米卢自己拎个包就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名帅都这样”。米卢也是被气的不轻,又要开除郝海东。这个时候阎世铎做了和事佬,在球员的婚礼上他把孙继海和米卢叫在了一起,孙继海当时表示自己错了,米卢也是非常识时务选择了原谅他。虽然看起来和好了,但是毕竟已经伤感情了,怎么能完全恢复呢?


米卢通过这件事就看到了中国男足的本质,主教练是没有对于比赛的绝对控制权的,而且球员来帮结派很严重。如果不是阎世铎公开表示支持他,米卢可能早就被球员挤走了。所以米卢决定不再趟这个浑水,如果在中国继续执教下去,他不仅会被扫地出门,而且会身败名裂,毁了一世英名。老米的情商何其之高,当然是激流勇退了。

还是要感谢米卢对于中国男足做的贡献,中国队打进世界杯还是有他的功劳的。希望这个老人以后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锐理体育观


2002年韩日世界杯,米卢率领国足球员,历史性地打入世界杯决赛圈。而进入决赛圈之后,中国足协,中国绝大多数球迷都自以为是地认为,中国足球已经进入了一个台阶,需要更强的名帅,率领和改进国足。这个决定,应该是米卢下课的原因。2002年后的半年多,许多足球评论员、足协官员言论,都表现有这个态度。

在2003年下半年,中国足球通过新加坡警方提供线索,抓获某中国足球队员,指控新加坡足球联赛某球队比赛结果,随后,掀起中国打假黑球风暴。一些球员、俱乐部老板及裁判,纷纷入狱。期间也传闻韩日世界杯期间,中国球员赌球黑闻。

可见,米卢率领中国足球队打入世界杯决赛,实则花了很大心思,既讨好俱乐部老板,也要讨好球员。他提倡被媒体称为“快乐足球”实则很无奈。这个,他应该清楚。随后,伴随中国队进入决赛圈,接手很多广告,攒取“外块”。

中国足协,中国足球媒体等,在中国队分别对阵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的比分0:4,0:3,0:2。他们对比分结果,纷纷吐嘈,归咎于主教练米卢。世界杯结束后,不再米卢续约。韩日世界杯,中国足协、中国足球媒体和许多球迷,都认为中国足球已上一个新台阶,需要更强教练,领导国足。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国足球队成绩连续下阶,甚至连十强赛、廿强赛都进不了,现在,还出现白斩鸡身材,花纹猪身。这些影视剧才出现的享乐风气,完全浸润国足球员。这时,有人怀念起教练米卢了。


愤怒野虎


呵呵,这个问题最好去问阎世铎。中国足球在历史性的取得突破之后,米卢就迷路了。过去的精神胜利法激励不见了,过去的强有力的管理不见了,有的只是他和各种中国品牌签约,不停地赚钱。因为是他让中国足球历史性的出线,他的任何事情,国家队或者说中国足协都没有管,也不敢管。在中国一个人做出成绩后,他做什么都是对的,何况是一个外国足球教练呢?当时很多人都不再欣赏米卢,觉得他就是一个人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混子”!国家队能出线,与其感谢他,真的不如去感谢一下抽签的张吉龙。

因为合约到2002年世界杯之后结束,当时有人主张和米卢续约。不过,此时米卢的年薪已经不再是30万美元了,而时要300万美元,且为税后。当然这个年薪现在不值得一提,但是在17年前这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国足协根本就无力拿出这么多钱来。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出线之后,米卢拼命接拍各种广告的原因了。米卢的继任者阿里·汉的薪水更低,只有24万美元。在世界足坛贵的不一定好,但便宜的一定是很一般。据说,当时米卢之所以提出高价,主要是个人也认为没有办法让这支球队进一步提高。


球哄哄


我爱大帝!


2002年世界杯结束后,一场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总结和反思运动在中国足坛内外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关于米卢的评价格外引人注目,绝大多数人遵循的是传统思维:成王败寇,认为米卢应该为中国队在世界杯赛上的惨败负主要责任。

各种新文旧事都被翻腾一遍,有人说他训练太业余:他心血来潮,想一出,是一出;也有人说他选人有问题:他不选真材实料,而是“态度决定一切”;更有人指出米卢出名为赚钱:他豁出老脸,变着法子大捞特捞。世界杯上我们输了,他却一拍屁股走人!…… 类似这样的言论大肆出现在报端笔头。世界杯结束后,米卢从中国主教练的位置上黯然离开。

尤其是看到原本与我们水平“差不多”的近邻韩国、日本两队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部分人心理愈发地不平衡:与希丁克、特鲁西埃相比,米卢简直不值得一提。现在回头看看,米卢实属“背锅”,毕竟,中国男足是第一次冲进世界杯;更甭提我们小组赛的对手中居然有两支队伍进入4强。客观地说,中国队在3场小组赛中,基本上发挥出了水平。米卢已经尽力了。

当时有一种论调甚嚣尘上,即米卢在技战术方面没有给中国队带来任何积极的变化,这正是其同希丁克、特鲁西埃的差距所在。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是事实。问题的关键是,日本足球10余年来的腾飞令世界瞩目;韩国足球则连续多次闯进世界杯。面对水平落后的事实,有些人不愿意承认中国足球已经被日、韩所抛离,但这纯粹是阿Q式的心理。

其实,在中国,比赛失败,罪责主教练来扛已经成了传统。当年施拉普纳刚来时,简直被描绘成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就连春晚上也能看见施大爷的镜头。兵败伊尔比德之后,就立刻被描绘成了“卖啤酒的德国骗子”;戚务生呢?临危授命,可一次金州失利,一篇《金州不相信眼泪》马上被唾沫星子淹死,简直在足球圈都抬不起头。甚至优点也能变成缺点:大戚经常严肃的脸还成了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典范和反面教材;霍顿来的时候,媒体的吹捧纷至沓来,什么“理论大师”,“战术大师”的高帽子一顶又一顶地戴,可仅仅只是因为冲击奥运会失利就马上千人踩,万人踏,沦落到执教甲A都被人说三道四的地步。

总而言之,球迷和相关人员对那支冲入世界杯的国足实力的预期过高,在进一球拿一分赢一场的冀望落空后,米卢下课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作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绝对功臣,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当年为什么会下课?说来很复杂,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都有,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主观的。米卢86年墨西哥世界杯临时接过东道主的教鞭,就率领墨西哥打进八强,90年不仅带领哥斯达黎加杀进意大利世界杯,而且小组赛以弱胜强,先后力克瑞典和苏格兰,哥斯达黎加也史无前例的杀进16强,只是后来1:4输给了捷克斯洛伐克,高中锋斯库赫拉维上演帽子戏法。随后,94年的美国,98年的尼日利亚在米卢的带领下同样进入世界杯淘汰赛阶段。自此,米卢成为世界足坛首位连续四次率领不同球队进入世界杯16强的神奇教练。

但是,到了2002年,这种神奇的履历在中国戛然而止。米卢很失望,他身上具有不肯循规蹈矩,喜欢挑战的天性,在他看来,中国队接下来不会再有分组抽签的好运,更重要的,随着郝海东,范志毅,马明宇等一批中坚力量已经过了巅峰期,中国队也不再具备冲击下届世界杯的实力,狐狸的本能告诉他是时候去下一站了。

当然,随着冲击世界杯的成功,米卢在国内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零距离”,走穴,广告……米卢一身不能两用,常常置国足的训练于不顾,这也引起了公愤,对于各种铺天盖地的批评,米卢非常不满,他认为没有得到中国足协的保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自国人的这种惯性攻击也让米卢的离开成为必然。

其实,米卢上任后并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人员调整,而是“态度决定一切”,对敢于直面挑战自己权威的“刺头”孙继海和郝海东,米卢以大局为重,恩威并济。对于每逢大赛就出现心理波动的国家队员,米卢在快乐网球中游戏人生。果然十强赛开战后,解决了心理问题的中国队如同下山猛虎,众志成城,看的球迷热血沸腾。但是,中国足协是不满意的,成绩归成绩,米卢的训练方法让以阎世铎为首的足协领导满腹牢骚,特别是米卢护犊子,冲撞上级的本性让他们大光其火,只是还没找到换帅的借口。

果然,机会来了,国足世界杯小组赛三战皆负,没有完成赛前制定的所谓“胜一场,平一场,负一场”的目标,再加上一球未进,0:2完败哥斯达黎加,大连的李明没有被征召进23人大名单等等,也让国足内部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每逢大赛失败中国足协是一定会找出一只替罪羊的,而国足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主教练。而米卢此时也已萌生去意,双方不谋而合。如此米卢的离开就成了必然选择。

米卢带了中国进了唯一一次世界杯,下课时就变成了奶带冠的二流教练。 阿里汉算是带着中国队打到亚洲杯决赛,下课时已是酒囊饭袋。 佩兰灰溜溜的下课,大家都忘了现在这形势还是他带着中国队在亚洲杯拼出来的。 高洪波不过赢了只鱼腩部队马尔代夫和几乎全替补出战毫无争胜的欲望的卡塔尔,几乎被吹上天。我承认高指导也算国产教练的佼佼者,只怕到时候吹得越高摔得越重,到时候足球区秋后算账的时候别忘了今天这一出。

现在里皮真的能拯救中国足球吗!那就不一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