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甘肅哪裡最富哪裡最窮?

井蓋遇賊


【今日頭條——旺旺旺】甘肅——這個省名的來歷弄明白,也就大概知道了一二。【甘】—古代【甘州】現在的武威;【肅】—古代【肅州】現在的酒泉。

甘肅歷史至今,河西走廊最富有。那裡有水那裡好,有道理吧!河西走廊是水利灌溉,它的水源是白茫茫的【祁連山】。自古以來,甘肅的主要糧食主產區。張掖的大米,不上市場,供應特殊人群。也是工業比較發達的區域。

甘肅最富的地方是嘉峪關,主要以酒鋼公司為依託。1992年美國評估的【小康城市】,截止今天西北五省,也是唯一【小康城市】。

甘肅很奇怪,越靠近黃河越平窮。九十年代以前【定西】地區,甘肅最落後也最窮。近年扶貧搬遷,加上種土豆,情況改變了。要說最窮的,可能是【平涼】吧!

我知道的就是如此,不是很準確。但最富的嘉峪關沒錯,最窮的拿不準。請大家說說!

歡迎評論!——何由之


何由之


在甘肅,其實經濟和文化都相當落後,政治大家也都知道。我們都知道,中國西北最貧窮,而西北地區,甘肅最貧窮。在甘肅,沒有哪個市是最落後,最窮的,只有哪一個是更貧窮,更落後的。



甘肅哪裡最富哪裡最窮?我覺得在甘肅,最富有的是蘭州市吧,這大家都懂得。至於最貧窮的是哪?大家都漂浮不定。我覺得把最貧窮的是甘南吧,其次就屬於甘肅河西的大沙漠地區武威市了。



蘭州大家都知道,是甘肅省的省會城市,它不發達誰發達啊,是咱們甘肅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的中心,滿滿的高樓大廈,白天堵車,不亞於上海和北京。夜晚的燈紅酒綠,就和夢幻天堂一般。




甘南,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也不是因為它是少數民族而貧窮,是因為它在咱甘肅比較偏遠,多山區,過去路也不是太好,所以就滯後了幾年。不過現在可以,甘南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美好的生活即將到來,我們也非常期待達到小康社會的新甘南。



武威,一個河西的大沙漠地區,在武威出來一堆沙子撒也沒有,你們說不貧窮嗎?武威的民勤縣,在夏天,不見一點雨水,炎熱的夏季,靠天吃飯的武威人只能眼巴巴的張望著,武威,真的太窮了。


看武威



圖為甘肅省人均gdp排名。

排前三的分別是蘭州位於西北地區。慶陽,天水,都位於北方地區。

蘭州是甘肅的省會城市。位於中國西北部、甘肅省中部,市中心位於北緯36°03′、東經103°40′,北與武威市、白銀市接壤,東與定西市接壤、南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接壤,總面積13085.6平方公里。蘭州的地形多樣複雜,高原居多。位於黃土高原西部,靠近青藏高原,黃河流進市區45km,水質較為純淨(相比下游)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水量312mm,全市戶籍324w人。

蘭州經濟發達的原因:

自然原因,氣候相對於敦煌,酒泉,嘉峪關肯定要溫和,季風氣候更明顯,日較差,年較差也更小,也不像甘南州高原氣候那麼明顯,但比隴南,天水差,總體來說還行。

人為原因,蘭州的省會,當然經濟發達。而且旁邊的地方也不窮。第二,鐵路比較發達,有成蘭鐵線,蘭新線等。第三,蘭州是西北的大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工業佔比較大。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區第二大城市。

最窮的是甘南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甘肅西南部,甘南南與四川阿壩州相連,西南與青海黃南州、果洛州接壤,東部和北部與隴南市、定西市、臨夏州毗鄰,地理座標位於東經100°46′~104°44′,北緯33°06′~36°10′之間。處於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地勢西北部高,東南部低。境內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區在3000米以上。屬於高原高山氣候,年平均氣溫較低。

甘南州窮的原因

第一,地處高原,海拔高,導致氣候偏寒 ,跨越多個溫度帶。第二支柱產業為畜牧業,不可能太富有,交通主要靠陸上交通,鐵路民航處於啟蒙階段,交通不便,位置較偏僻。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琦玉紅蠍隊


甘肅哪裡富,那要看GDP,不要看總量,要著人均GDP。"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是甘肅最富的地區,蘭州東南一百多公里的定西是最窮的地區。


行雲流水1437995


說到甘肅,不得不說的是甘肅在過去的2017年全國GDP排名中榮登“榜首”,榜首?想啥呢,是倒數第一。而甘肅省的臨夏回族自治州則是全國倒數第二,順利的繼承了定西的貧困地位。

在本次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了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在國家層面, 。

造成臨夏地區貧困的主要原因有:

資金短缺,技能缺乏,生活很難保障

據介紹,截至目前,臨夏州下轄的7個縣沒有第二水源,20.6萬群眾面臨水源不足、供水不穩的問題。安全保障供水率是93%,這意味著還有7.9萬偏遠山區群眾吃不上自來水,仍需依靠水窖。

除了吃水問題,臨夏州還面臨著不少短板。在基本住房方面,臨夏州還有農村危房20944戶。義務教育方面,還有746所農村中小學達不到標準化辦學要求,402個有需求的村沒有幼兒園。全州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7.5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僅為86.15%,遠低於全國9.5年和93.4%的平均水平。

基本醫療條件差,基礎也比較薄弱

臨夏州全州無一所三級甲等醫院,千人擁有衛技人員2.26人、病床3.73張,遠低於全國6.1人、4.55張的平均數。此外,縣級醫院和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低,還有162個村沒有標準化衛生室。

山大溝深,交通不便

除了吃水、住房、看病、上學方面基礎配套不完善以外,交通基礎設施目前是制約臨夏發展的最大“瓶頸”。目前,臨夏州的貧困人口大多分散在乾旱山區和高寒陰溼區。這些地區山大溝深,交通不便。至今,臨夏州七縣一市不通鐵路、沒有機場,東鄉、積石山、永靖3個深度貧困縣不通高速;高等級公路佔比較低。

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觀念落後

由於多方面原因,各族群眾在文化素質、思想觀念、認識水平等方面都與發達地區存在一定差距,還有部分少數民族群眾不會講漢語,溝通交流存在障礙。從數量來看,造成臨夏州貧困的主要原因是缺資金、缺勞動技能,這方面原因佔到貧困人口的50%。


曉陽有話說


如圖,除了蘭州,都比較貧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