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医圣故事」十斤生姜救条命

「医圣故事」十斤生姜救条命

「医圣故事」十斤生姜救条命

飞舟追草医

李时珍曾用十斤生姜救活了一条性命,你说神奇不神奇!

相传蕲州东门城外,有个张大户。此人做过两任知县,家财万贯,是蕲州四乡八里首屈一指的豪富。

张大户五十多岁时,夫人才生下一个儿子,真好比是天上掉下一颗星星来。老两口喜出望外,大宴宾客,生儿酒一连摆了半个多月。

老年得子,张大户夫妇是顶在头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百依百顺。可偏偏天不作美,在儿子刚满十五周岁时,得了重病,卧床不起。

尽管张大户不惜钱财,四处延请名医诊治,可是百药用尽,儿子的病非但没有起色,反而一天加重一天,茶水不进,眼看拖不了几天了。

张大户见儿子病成这个样子,焦急万分,睡不安神,食不知味,到处传话:谁能救他儿子性命,愿以千金相谢,悬榜扬名。

不几天工夫,闻讯而来的医生就踏破了门槛,结果一个个都摇头摆手而去。

后来,连张大户也觉得无望,只好哭哭啼啼地准备后事了。

张家正在嚎啕大哭的时候,从大厅走进了一个年轻的医生。他粗布衣衫,风尘仆仆,正是刚从江西采药行医回来的李时珍。

「医圣故事」十斤生姜救条命

李时珍那时初入医林,又年轻稚嫩,张大户开始也没把他放在眼里。也是儿子病危,不得不死马当作活马医,勉强让李时珍入后室给宝贝儿子看病。

把张大户的儿子上下仔细看了一番后,李时珍又把张大户的夫人和服侍少爷生活起居的书童、丫环、奶妈找来,详细询问,心中就有数了。

回到厅堂,李时珍摊开素笺,蘸饱狼毫,提笔“沙沙沙”地写了这么一个处方:

生姜十斤研汁,拌以粥水调服。

头日一碗,二日二碗,三日三碗。

「医圣故事」十斤生姜救条命

一见这个处方,众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有几个郎中想插嘴,又不知李时珍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大户忍不住了,张大嘴巴惊奇地问:“这处方,我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呀!”

李时珍平素深知张大户的为人,不愿枉费口舌,便起身说道:“贵公子服药后有什么事,随时可以来找我。”

张大户听后,非但没有脸红,反倒大笑起来,连声说:“好!好!”其实,别的话他都没听进,藏在心里的话却是:我儿子尚有个好歹,唯你是问,这可是你李时珍亲口说的!

说也奇怪,张公子服了李时珍开的十斤生姜汁,头一天,四肢酥暖,能够唧唧哼哼;第二天阳返神归,连木头般的眼睛也睁开转动了;第三天,三碗生姜汁拌粥吃完,少爷一觉醒来,就唤人扶他半倚床榻,吵着要吃粥吃饭了。

李时珍让他起死回生,张大户喜得发狂,张夫人直念阿弥陀佛。多日来惶惶不安、死气沉沉的张府,这才有了欢声笑语。

张大户办好海参鱼翅酒席,差总管去请李时珍,还接来了四乡医生作陪。

李时珍进门后,张大户满脸堆笑,左一句“活菩萨”,右一句“请上座”。众医生先是你夸我赞,连声“啧啧”,接着不等落座吃茶,纷纷请李时珍介绍他用十斤生姜起死回生的奥妙来。

原来李时珍采药行医,处处留心,即使遇上的是三岁孩童也要请教,不耻下问。

别人对病和药有不清楚的地方,他也能毫无保留地倾其所知。

张公子为什么害这场重病呢?李时珍一五一十地告诉众医生:

「医圣故事」十斤生姜救条命

“张公子喜食斑鸠,只要一天没有斑鸠肉,他就闹着不吃饭。张家父母百般将就,哪怕在百里之遥,只要有斑鸠,不惜花钱买来。斑鸠性凉,吃多了容易得寒凉症;斑鸠又喜食半夏,半夏有毒,吃多了斑鸠也容易中毒。

切脉后,诊断他是年长月久地大量食用斑鸠,得了冰伏凉恶痼疾和半夏慢性中毒。对症下药,就非用生姜不可了。张公子病后体虚,药量由少到多,再加点粥水调养,自然能恢复健康。”

李时珍一席话,说得大家无不点头赞许。

张大户摆酒席了,李时珍不肯入席饮酒,也不受张大户千金,只是拿了应得的诊费,起身告辞。

从此,李时珍十斤生姜救条命的故事,在蕲州一带广泛流传。

讲述者:杜荣钧

搜集整理者:杜定启

「医圣故事」十斤生姜救条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