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解決確權難題,是金融科技激活50萬供應鏈金融市場的關鍵

2019年中,國家工信部和金融辦到廣東來調研,銀行、物流企業、互聯網網企業參加了調研,我有幸作為互聯網公司的代表參加了調研。在調研的過程中,很多的銀行表示供應鏈金融產品模式已經很成熟,但是由於核心企業不願意進行應收賬款確權,所以導致應收賬款保理類的業務開展遇到極大的困難。

解決確權難題,是金融科技激活50萬供應鏈金融市場的關鍵

產品模式已經很成熟了,只是做貿易過程中,買賣雙方由於地位不對等導致賒銷貿易的,導致賣方處於弱勢地位,買方強勢不願意對應收賬款確權,導致買方無法進行應收賬款融資,提前回籠資金,對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影響很大。

根據權威數據顯示,供應鏈金融從2017年到2020年的平均增長數字是4.5%到5%,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產值將會達到15萬億。而全國的應收賬款的體量是多少,50萬億到60萬億之多,可見供應鏈金融市場的潛力之大。

解決確權難題,是金融科技激活50萬供應鏈金融市場的關鍵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物聯網+、5G、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加入,通過金融科技手段來解決確權難題,將是完全激活50萬億供應鏈金融市場的關鍵。

解決確權問題是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關鍵。現在解決應收賬款融資中,存在許多的問題。

1. 核心企業處於強勢地位,銀行確權流程增加核心企業操作成本。

核心企業作為強勢地位,上游供應商面對核心企業的採購賬期要求只能被動接受,當上遊供應商需進行融資時,銀行需要核心企業確權,而銀行的確權流程是獨立於核心企業內部的採購、對賬、結算流程的,勢必增加核心企業的操作成本,且對核心企業內部管理流程和制度造成衝擊,所以在核心企業不確權也不影響其強勢地位時,確權的積極性不高。

2.應收賬款質量參差不齊。

傳統的應收賬款確權是依靠對紙質單據的核對來進行,需要核心企業進行的硬確權,但由於紙質單據存在造假的機會成本很低,一些不法分子,虛構貿易背景,騙取貸款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承興公司的34億大案,就是通過虛構貿易背景,導致應收賬款不合格,導致金融機構重大損失。

解決確權難題,是金融科技激活50萬供應鏈金融市場的關鍵

但是,通過金融科技可以有效的解決以上的問題。

1. 用交易過程確權代替傳統的應收賬款確權

通過金融科技平臺,將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進行記錄,通過貿易合同、物流交收等交易過程,作為應收賬款確權的依據,代替以往的對賬單、發票等傳統紙質文件確權過程。

2. 區塊鏈解決應收賬款的真假難題

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證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問題。

3. 金融科技平臺解決應收賬款流轉問題

通過平臺,將核心企業、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納入到平臺中來,從而實現應收賬款的多級流轉,從而解決全鏈條的資金流的週轉難題。

通過金融科技平臺,將銀行、買賣雙方納入,同時用交易過程確權(軟確權)代替硬確權,可以有效的兼容核心企業的內部管理流程,不需新增確權部門和流程,降低操作成本,通過區塊鏈技術、物聯網技術,源頭數據由人工錄入變為數據自動採集,從而極大的保障的數據的源頭真實性。

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髮展,不斷的解決應收賬款確權難題,全國應收賬款市場50萬億的市場將被完全激發,從而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