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记忆中妈妈的味道是什么菜?

热爱生活的鑫鑫


世间最好吃的美味莫过于妈妈亲手做的风味菜肴了,橘子姐出身于农村,对于小山沟里的一草一木格外有感情,从18岁外出求学的开始,对于家乡的思念就从未终止过。

大都市之中的山珍海味似乎让人们的胃口变得更加刁钻,再好的美食吃起来也似乎少了儿时记忆中的那种味道。橘子姐的老家门前就是一座座的小山丘,屋子后面三十米远就是一条清澈的小河流,初秋时节正好是豆角成熟丰收的季节,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的瓜地里种上豆角这种蔬菜,西瓜成熟采摘之后豆角开始疯狂生长,一块儿土地同时种植两种农作物,而且还不耽搁生长,充分利用了丘陵地带有限的土地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这也无不体现出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

橘子姐对酸豆角有着特别的情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风味菜肴可以说是伴随了橘子姐整个中学时代的求学时光,那个时候上中学需要到离家十里之外的乡上初中就读,因为学校离家远,每天来回不方便,因此不得不住校。那个时候学校的食堂所提供的的热菜并不多,很多农村学生都是跟橘子姐一样周一从家里背着一大罐炒好的酸豆角带到学校,每次吃饭的时候只到食堂打上一块儿米饭,加上自带的两勺酸豆角,一餐就解决了。

初中三年橘子姐都是这么过来的,记忆中妈妈的味道就是那一罐罐酸豆角,如今生活水平好了,每每跟老公提起初中求学时的那段艰苦岁月,眼角还是会不自觉泛出泪花。

多少年过去了,家里的乡亲们还有着腌制酸豆角的习惯,他们会为自己在城里的孩子准备这种有着特别风味和意义的菜肴,当有城里人来家里做客的时候,酸豆角肉末同样会成为餐桌上的抢手菜。

其实腌制酸豆角的工序并不繁琐,橘子姐也同样得到了妈妈的真传,每到秋季时节也会着手准备酸豆角的腌制。

首先需要挑选好没有虫眼的鲜嫩长豆角,豆角两端不要掐掉,为的是防止腌制过程中酸豆角进水腐烂掉。

然后将长豆角清洗干净晾干,准备一个大泡菜坛子,把豆角整齐的放在泡菜坛子里,然后均匀地撒上一层姜丝,喜欢吃辣的朋友强烈建议可以把尖椒也放进去一起腌制。

放好之后在每层长豆角上均匀撒上一层盐,找来两块儿合适的腌菜石头紧紧压在豆角上面,注入凉水到完全淹没石头的位置就可以了。

盖上盖子把坛子放在阴凉干燥处,静静等候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开坛享用了。腌好的酸豆角色泽金黄,可以跟肉末搭配做成酸豆角肉沫,不仅下饭而且味道独特。

相信很多跟橘子姐一样在大都市之中的工作和学习的人们同样对着故乡的某道菜有着特别的眷恋和情思,你最喜欢的妈妈的味道是什么呢?评论区唠唠吧。


食尚橘子姐


记忆中妈妈的味道是青辣椒炒鱼(小炒鱼),记得小时候读书都是带米带菜去学校,带的菜呢基本都是梅菜,因为梅菜不容易馊掉,能吃一个星期,还有就是豆腐卤,每个星期必带,那个时候吃的真的是腻呀!可是没办法呀!家里条件也不是那么好,生活在农村,所以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就是5-6月自家种的青辣椒配上自家养的鱼🐠,每次吃饭都不够,又辣又鲜,最下饭了,所以这也成为了漂泊在外的我最想念的妈妈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活着的温度


有一种味道,叫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是浓郁的饭菜香,是屋子里温暖的暗香,是家的味道。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妈妈的味道已然成为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从小学到大学,每天放学回来都是香气扑鼻的饭菜已经上桌,吃完以后盘光碗净是妈妈最快乐的一件事。

我的记忆中妈妈的味道不是一道菜,是数之不尽的早餐中餐晚餐,一道道可口的佳肴在脑海中回荡。“妈,我饿了”是我在慢慢长大中,对妈妈的味道的一种呼唤,是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又拿起锅碗瓢盆在厨房中穿梭的动力。

从古至今,太多华丽的句子歌颂伟大的母亲,我今天想表达的也是如此,俗套但是真诚。高三的那年,放学很晚,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每天放学回到家里,父亲母亲都会等着我吃饭,妈妈也是变着法儿的做好吃的。“好辣呀,不吃了”我匆匆地把剩下的米饭吃完就回屋了,母亲特意做的我爱吃的辣椒炒肉有些辣,父亲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把剩下的菜都吃完了。那时候我还是很叛逆,没有想想父母的感受,总觉得在家里我想怎么样都行,步入社会以后才明白只有父母才能容忍我的坏脾气。

过去的年代,冬天里没有什么菜,无非就是萝卜白菜,每天的白菜萝卜,让我看着都饱了,“又吃白菜,都吃腻了”有时我会有这样无端的抱怨与埋怨,现在想想每天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是多么幸福的事,一家人在一起又会在意吃什么呢。一个人生活以后,总会回想起以前母亲在身边的时候,饭来张口,不会因为晚上有没有饭吃,吃什么而发愁。现在每次回家我偶尔也会为母亲做上一两道菜,想找到当年妈妈的味道,也知道了每天下班后做饭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我总是后知后觉。母亲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做饭了,可是我已不在身边,生活就是这样的无奈。

妈妈的味道,是一种味道,也是成百上千种数不清的味道,已经记不清在成长中吃过母亲的每一道菜,现在只有端起家里的碗筷就会知道这是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无论在外面吃过什么山珍海味也赶不上妈妈的味道,它是一种依赖,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味道。


大茶缸美食


妈妈离开我已经10多年了。妈妈的厨艺很棒,只要是她烧的菜我都爱吃。如果用一道菜形容妈妈的味道,那就是梅干菜炒肉。如果再加一道菜,那就是红烧肉。



一、梅干菜炒肉

梅干菜炒肉我提过好多次,是我老家的特色菜。因为我上小学、初中和高中,妈妈经常做梅干菜炒肉让我带到学校。刚出锅的梅干菜炒肉,香味扑鼻。带点热度的梅干菜入口,蓬松感在舌尖上跳跃。里面的肉裹着梅干菜的香味,加上盐的味道,吃起来特别美味。就算是梅干菜里面的肥肉,吃起来也很有嚼劲。



二、红烧肉

妈妈做的红烧肉,家里人吃了以后赞不绝口。每逢家庭聚餐,妈妈总是会做这道拿手菜。妈妈做的红烧肉色香味俱全,甜而不腻,肥肉很有嚼劲。


晓晓私语


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生活很困难,难得有一些好吃的,这里好吃的特指的是肉。

但我出生的地方是水乡,特别的多的湖泊河岔,所以我们从小就不缺鱼吃,想吃鱼了就下河去抓,可以讲是很简单的事情,家里如果来人,马上下河就可以抓鱼回来烧。

那我小的时候我母亲经常给我炒的菜让我特别喜欢吃的有辣椒炒小干鱼小干虾、辣椒炒鸡蛋、炒莲藕。

小干鱼小干虾用辣椒炒,这个一直到现在我都特别的喜欢吃。这个南北方应该说都喜欢的一道下饭菜,尤其是就稀饭就馒头,卷饼卷煎饼,下米饭,特别下饭的一道菜。

辣椒炒鸡蛋呢,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我喜欢我妈妈给我做的那种做法。

我妈妈是把辣椒切成丝,切一点葱,几个鸡蛋,一般两三个人吃的话就四个鸡蛋,打在辣椒里面,加一点盐加一点味精搅一起,搅匀之后稍微的放置几分钟,等辣椒进盐味,然后锅烧热之后加入植物油,然后将鸡蛋倒进去翻炒,特别香,一直到现在我都特别的喜欢吃这道菜。

炒莲藕,我们老家特别多的湖岔河岔,里面长最好的莲藕,妈妈劳作之后有时会从荷塘里面挖几节回来炒给我和弟弟吃,

妈妈的炒法是,姜切细碎颗粒,葱切细碎颗粒,干辣椒切小段。锅烧热之后,加入葱姜辣椒爆香,然后加入莲藕翻炒,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就是忘不掉妈妈炒的莲藕,也吃了很多炒法的莲藕,都没有妈妈炒给我们吃的那种炒法好吃。一辈子忘不掉!

还有炒豆芽,走了很多地方,见过各种豆芽,但,我的家乡江苏宿迁的小豆芽却很难找到,很多地方的豆芽要么是豆很大,要么就是芽很长要么就是毒豆芽,但我家乡的小豆芽,小黄豆生的,芽小手指长短,下锅一炒特别的好吃特别的香,尤其口感特别的好,有的时候我弟弟到我这里来,还专门让他带一点老家的小豆芽。


食赏


我必须夸赞我老妈,她能干勤快!做饭味道好,品种多,是我们那社区的巧手!记的我小学三年级时调皮,把同学打出鼻血,老师一边止血一边让学习委员大队长去找我妈来,处理完回到家后,我心知一顿揍少不了,神奇的是,她不但沒打我反去了厨房忙活!忐忑的我在房间如热锅上蚂蚁各种猜想,各种借口也冒出应对!一会,老妈喊我洗手吃饭,座好后我桌前是大碗面条:🍜白面青葱黄鸡蛋,汤底酸辣老泡萝卜熬制!管他三七二十一,馋猫的我呼呼呼热汤香面下肚,意犹未尽!我老妈微笑说:好吃吧!儿子,打人对不对?我说:不对!你以后还打吗?我回答:不打了!真话?老妈大眼盯我,我说:真的!那好!二小时后,你去大门处做上下蹲五十个,蛙跳三十个,半年零用钱扣除!老妈说完收碗走开,傻了的我!从那以后我再没主动打同学,但我最爱那汤面,幸福并痛!


唐伊尹


妈妈的味道大概就是辣椒炒茄子,还有虎皮辣子了吧!小时候家庭条件有限,那会夏天最喜欢的菜就是这两道了,因为我一直很喜欢吃辣,所以这两道菜就完全满足我的味蕾了!

辣椒炒茄子好像在陇南地区才会这么吃吧,因为我曾在北京务工,就没有吃过这道菜,做法很简单,热锅冷油,油热后放点猪油,然后放蒜片炸香,切好片的茄子和辣椒一起下锅翻炒,炒软后放盐巴,味精,鸡精,花椒面,十三香,继续翻炒,出国前放生抽还有蚝油就可以了。记得那会在北京,我一个朋友回老家带来的茄子辣椒,西红柿,当时住的是宿舍,没有地方做饭,然后就找了一家饭馆,让他按照我说的做了从老家带来的辣椒茄子,虽然味道不是妈妈的,但是依然多吃一碗饭!

还有虎皮辣子,这个就很普通了,不过家里做的时候基本都是自己家里种的很辣的小辣椒,洗干净后撕开点小口子,锅里放油,油热下辣椒,小火炒成虎皮状,放盐味精,生抽成醋,让你一点生蚝就可以出锅了,酸酸辣辣,绝对好吃。




跳跳龙漂流记


每次在外地上学,最想念的就是菜花了,今年十一回家,你绝对不敢想象,连吃七天菜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我的妈妈有一种特质,她特别喜欢我们夸她做菜,有一次我哥哥夸妈妈炒的土豆好吃,然后我家连吃三天的炒土豆,至于为什么只有三天,因为我哥哥实在受不了了



花伊眸


妈妈的味道就是一种忘不了的情节,因为妈妈的手艺早已在你童年的记忆里储备下了印象。所以说只要是这道菜,马上你就会想到妈妈做的是最好吃的,现在我一提到这个题目,马上就想到我妈妈给我炖的油豆角。

不是东北人,还真不知道油豆角是什么样的蔬菜,说句实话,油豆角是东北这个高寒地区比较低产的一种蔬菜。这个豆角又厚又宽,非常的好吃。我母亲做这道菜其实也是一种很简单的做法。我记得那时候我家里有一口大锅,当时夏天的时候妈妈把新鲜的豆角从地里摘回来,然后起锅烧油,并且从冬天里练出来的荤油快一些出来。等到锅里邮箱散发出来的时候,我妈妈就会往锅里,倒一勺子农家大酱。然后再把油豆角放在锅里不停地翻炒。等到豆角炒成绿色以后,我妈妈在天堂加水。然后老人会在锅的豆角上面覆一层饼,或者是贴一层大饼子。总之这道菜让我非常的喜欢,到现在我还时常想念着这道菜的美味,所以我说这个永远是妈妈做的味道。



现在条件好了,总想让妈妈还用老方法做一点豆角,但是我妈妈说荤油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好,所以说现在妈妈炖豆角儿都用五花肉或者是用排骨来做了,虽然食材档次提高了,但是没有先前那种味道了,所以我说最好的永远是最原始的,最宝贵的永远是妈妈做的饭菜。


伊春美食美客


粉蒸肉

小时候,炎炎夏日天气热,这时候最好的就是几个小伙伴一起结伴去水塘,摸螺蛳踩河蚌,还记得我们家门前有一个水塘养鱼的……

有一年,小外公忘记放青鱼下去了,水塘里的螺蛳,跟河蚌成堆成堆的……只要你肯下水,一定能摸上一大桶的螺蛳跟河蚌,特别是河蚌,一踩一个准……



妈妈特别喜欢把我们摸上来的螺蛳给水煮熟,然后用牙签或者针把螺蛳肉一个一个挑出来……河蚌则用刀剖开,去内脏,肉留用,都弄好了,洗干净,准备好五花肉……



老妈再拿上一大碗米,用石磨磨上一小盆粘米粉,再将磨好的粘米粉调成米糊状。小火一边煮一边搅拌,切些姜丝放进去,在将田螺肉跟河蚌肉都放进去,腌好的五花肉也倒进去,搅拌好,关火,添进盆里,切些葱断放上面,上锅蒸至五花肉软烂最好……

小时候妈妈做这个菜的时候,我总是能吃上一大碗饭,我喜欢用吸取了螺蛳肉跟河蚌肉的鲜及五花肉的油腻的米糊拌米饭,味道特别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