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痴迷佛骨的懿宗,千疮百孔的大唐王朝

懿宗上台之后,这位新任天子在奉佛的问题上,比之他的历代先祖有过之而无不及。

痴迷佛骨的懿宗,千疮百孔的大唐王朝

自他即位开始,便内结道场,聚僧念诵,并多次行幸寺院,大量布施财物。对于这位皇帝超常的举动,许多臣僚起来劝谏,希望其有所收敛,但他依然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咸通三年(862年),又有左散骑常侍萧仿上疏,劝谏皇帝远避佛事,勤理朝政,并指出:

“昔年韩愈已获罪于宪宗,今日微臣固甘心于遐缴。”

而这位皇帝不同于他的祖先的是,对上表者既不贬官,也不斥责,只是当做压根就没有这个人,以及其上表之事。他照样潇洒大方地敕命于两街僧尼四寺各置方等戒坛度僧,并在大内经常以美味佳肴招待成千上万的僧人,他本人还亲自制作赞呗。

每年遇到佛祖降生日,唐懿宗便敕令在宫中大肆庆贺,结彩为寺,宫廷伶人李可及“尝教数百人作四方菩萨队”,“作菩萨蛮舞,如佛降生”。而咸通十四年举行的迎奉佛骨活动,使这股宫廷崇佛的热潮升到极至。

当大唐历史进入懿宗一朝,已是老态毕露,余日无多。

藩镇势力的急剧扩张,南蛮、戍卒的不断反叛,苛捐杂税的日益增多,民众反叛情绪的日趋高涨。使一个雄踞东方长达三个世纪的封建帝国走向衰亡。

咸通十四年(873年),懿宗在内外交困中身患重病,他迫感来日不多,便将国家前途和自己的命运交给佛祖,希冀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及自身的解脱。

这年三月二十二日,唐懿宗亲派供奉官李奉建、高品彭延鲁和左右街僧众到法门寺迎奉佛骨。

痴迷佛骨的懿宗,千疮百孔的大唐王朝

朝中百官闻讯纷纷上疏劝谏,有的竟提出当年宪宗迎奉佛骨误国害民,自身不久晏驾之事。但懿宗决心已下,毫无收回敕命之意,并当着诸多臣僚的面,说出了令人无可奈何的话:

“但生得见,殁而无恨也!”

由此可见,这位皇帝对佛骨已痴迷到怎样的程度,对大唐帝国的前途及自身的能力是怎样的悲观和无可奈何。

新皇帝“器本中庸,流于近习”,压根就无法治理一个泱泱大国,上台不久,便乱象横生,战事迭起,大唐王朝如一艘千疮百孔的古船,向死亡的深海疾速滑去。

咸通元年二月,浙东观察使王式斩“草贼”仇甫,浙东群邑皆平。

咸通二年至七年,南蛮、戍卒相继举事,朝廷每年都需派兵讨伐。

咸通三年七月,徐州军乱,两月之后尽诛“徐寇”三千余人。

咸通九年七月,徐州赴桂林戍卒五百人反唐,后至十万人响应,从岭南杀回徐淮。

咸通十年,以十八将分统诸道兵共七万三千一十五人进攻“徐寇”,至九月平定。

咸通十三年十二月,以振武节度使李昌国为检校右仆射、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等使。就在这时,李昌国的小儿子李克用杀云中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防御留后。

痴迷佛骨的懿宗,千疮百孔的大唐王朝

咸通十四年正月,李昌国拒不奉诏,亦反,懿宗令张公素率师讨之。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唐懿宗执政十四年期间,战乱从未中止,反唐的烈火越烧越烈。

为了平息战乱,必须进一步征兵敛税,这一做法的结果是:

“征二蜀之捍防,蒸人荡覆,徐寇虽殄,河南几空”。

天下已形成了昏政、搜刮、反叛、再搜刮、再反叛的恶性循环,庸懦无能的懿宗皇帝渐渐将佛摆到了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神圣的地位。

在这位皇帝的心中,自己注定已无力回天,只有佛可以保大唐不亡,可以为百姓带来福音。这或许就是懿宗在悲观绝望中的又一种侥幸心理,及自我麻醉的心态。

于是,浩大的迎奉佛骨行动开始了。

他沿袭唐高宗与武后两次迎奉佛骨的盛况,又在此基础上做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和创造。

诸如导以禁军兵仗、沿途二百里道旁全设香刹等等,都是闻所未闻的,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无法计算。

遗憾的是,懿宗皇帝最终所渴望的祈福延寿没能实现,甚至连佛骨都未来得及送回法门寺,就一命鸣呼了。

痴迷佛骨的懿宗,千疮百孔的大唐王朝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懿宗终因荒淫无度而病逝,终年41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