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網球培訓報告怎麼寫?

用戶5566948


對於一個網球初學者,一旦達到入門等級並步入愛好者行列,就必須立即強化其基本技術訓練(很枯燥,也很累,很細節)。但是,很不幸的,很多人在此時選擇離開教練,轉而在娛樂和比賽中自學或互學(腦子裡帶著入門時的那些原則)。在這種自學互學的過程中,完成了從“有為”(大腦控制)到“無為”(肌肉控制、潛意識控制…)的過程,當然這種“無為”通常是錯誤的。(這個錯誤是指較高階段的更高要求)

於是,就有了很多球友在打了多年網球后,又再次迴歸到希望對基本技術進行修正。可是,人是很神奇的,你的大腦可以輕而易舉地接受新的知識(即使和你原來的知識矛盾)你的身體卻拒絕接受,它總是在不斷重複並強化原來的記憶。要想改變它,必須要有強力的外源介入。而這種外源,不是你的大腦,而是教練的眼睛(在這點上,即使天王如費德勒也無法逃避)。

我覺得關於簡易法和傳統法的爭論似乎有些偏差。兩種教學法的爭論應該僅是教學技巧、步奏、先後重點的不同,但在爭論中卻有對雙方網球技術的不認同。網球的技術有先進的,有落後的;在實戰中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平心而論絕大部分傳統法教學所教授的技術都是落後的。這是因為採用傳統法教學的教練或多或少是由上世紀80、90時年代(前積累的)網球技術和教學理論一脈相承下來的。但這也不是說採用簡易法教學的教練所教授的技術就是先進的。

什麼是合理、先進的網球技術?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符合人體肌肉結構和發力特點。擊球動作不是擺出來的,不是發力的源頭,而是發力的結果。像李老師所說香港的教學的現象應該就是擺動作造成的惡果。學員在無球時動作可以由大腦控制擺得有模有樣——有球了、大腦注意力要轉移到球上了、肌肉要發力了——動作立刻走形,因為源頭變了。在這點上,我想簡易法有優越性(可能是碰巧)。簡易法讓學員自己發力找擊球的感覺而不強調動作,學員自然而然的會按照自己最舒服的發力方式來打球,而這正好是符合該學員!當前!的肌肉結構和發力特點。這使得該學員可以相對快地達到動作和擊球的穩定。

但是,每個學員的初始肌肉結構和發力特點對網球運動來說卻並不一定是合理的。就像我看到很多人用羽毛球或兵乓球的基礎去理解網球:短期內可能有些有運動天賦的人確實可以打得很穩定,甚至很好(相對的),但長此以往,水平停滯則是必然的。所以,我同意在網球入門階段可以採用簡易法教學。但對於青少年以上及成年學員必須明確告知:“我此時不強調的,不一定是今後不重要的;我此時強調的,也不一定是今後還要執行的”否則在當前資訊環境下會給學員帶來很大困惑。

而一旦學員通過入門階段,也就是說已經知道擊球的感覺並有興趣了,就必須開始嚴格的訓練,使他掌握正確的發力方法和技術要領。這就是所謂的痛苦階段,因為要訓練弱的肌肉,對抗強的肌肉,全身會很疼,有時會覺得球技在倒退,甚至又不會打球了。但是,只要過了這個階段,學員的水平就會突飛猛進。這是對那些非網球愛好者的方法。對於那些不論因為是運動狂,還是因為別的原因不得不硬著頭皮學的學員,可以跳過第一步,直接進行第二步。這樣可以節省不少時間,效果也要好得多。當然,我要再次強調,動作是發力的結果。總結一句,不論是傳統法還是簡易法,教練最重要。

diablo的視角還是孤立地看待簡易法教學,並有意無意區別於現行的網球教學的。這是他個人的的當時的因素。

這裡有個肌肉記憶的形成問題,肌肉記憶很多教練只是偏重於指揮系統或執行系統的訓練。比如李德添 22:21:08傳統法教出的學生一眼就能看出來,不論什麼位置的球都是那個動作,有時動作漂亮,有時打不到球,有時慘不忍睹。就是片面強調動作造成的指揮系統問題。

網球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和側重肯定不同。李德天的簡易法並非區別於現行的網球教學的異類,而是某一階段的的教學。我的教學方法就是根據不同階段的情況,要求精確地做到那一階段的技術要求。“動作是發力的結果”其實就是我說的是你的擊球合理才看起來動作好看。傳統姿勢法用一個標準動作來要求初學者,忽視了初學者目前實際能力理解方式和能力範圍。明星初學時也不能打出很好的技術,也必須先學會對打,再不斷錘鍊形成後來的技術。我們要考慮業餘愛好者的基本身體素質;學習目的;時間、金錢投入因素才談得上因材施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